【透視社·全民健康】不小心攝入塑料,後果很嚴重?

2024-01-18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透視社·全民健康】不小心攝入塑料,後果很嚴重?

塑料雖然給生活帶來便利,但微塑料和納米塑料已經入侵人體,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最近有傳言,每一口外賣都吃進了塑料,這是危言聳聽,還是真有其事呢?遺憾的是,這是真的,如果每天都攝入一點塑料,10年下來,你可能已經吃掉了一個標準的救生圈。

人類每天都在在攝入塑料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塑料的產量幾乎超過了所有其他材料。塑料的發明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僅是一次性的外賣餐盒,正拿著的手機、購買物品的外包裝、兒童玩具、醫療用品(如靜脈輸液管、人工瓣膜等),就連航空航天設備,都有塑料的身影。

然而,這種便利性造成了巨大的環境代價。2019年,塑料生產和焚燒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189個燃煤電廠的排放量。這種情況只會進一步惡化——二十年後,價值5220億美元的塑料產業體量預計將翻倍。

目前全球生產的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剩下相當大的一部分塑料都在以不同形式存在於地球上,有的入海荼毒海洋生物,有的入土禍害土壤中的「居民」,還有一部分被端上餐桌,潤物細無聲地潛入我們的身體,人類早已對塑料失去控制。

在這裡,需要了解兩個概念,一是微塑料,它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是我們使用後的塑料被降解成的小顆粒物質,微塑料形態多樣,可呈碎片狀、顆粒狀、細絲狀和纖維狀等。二是納米塑料,這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微塑料,尺寸在1微米(0.001毫米)以下,體積小到可以穿過細胞膜。

因此,塑料入侵我們的身體根本避無可避。當我們使用塑料,塑料顆粒就會被釋放到環境中,通過呼吸、飲食等方式進入人體。另外,微塑料還可能被動物誤食,比如海洋動物,動物體內的微塑料會順著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內。

每個人每周、每天甚至每餐都會攝入微塑料,而這些微塑料也正在改變我們的身體,危害人類的健康。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研究顯示,人們每周可能攝入5克微塑料,大約是一張信用卡的重量。按這個數據計算,每月攝入的微塑料量為21克,半年攝入量為125克,一年攝入量為250克,10年的攝入量2.5千克,可以做一個救生圈,一生攝入的微塑料量高達20千克,可以做兩個垃圾桶。

目前研究人員在多類膳食中發現微塑料污染

飲用水:微塑料作為水環境中的新興污染物備受關注,飲用水可能是人體攝入微塑料的重要途徑。研究發現,可回收塑料瓶中飲用水微塑料顆粒的檢出率為一次性塑料瓶的6~8倍。其原因可能是,可回收塑料瓶的多次使用造成塑料表面磨損,使更多微塑料釋放到水中。

魚類:魚類的胃腸道和腮中均有微塑料污染,且32%的魚類背肌中有微塑料的存在。

貝類:貝類在攝食時會過濾大量海水,積累了一定的微塑料,且一般情況下,人們會整個食用貝類,不去除腸道,從而增加了微塑料的攝入量。

食鹽:有學者曾對不同國家的海洋、湖泊、水井和岩鹽中提取的食鹽進行了檢測,都發現含有微塑料。

蔬菜水果:可食用蔬菜水果中的微塑料問題在2020年首次被報道,胡蘿蔔、生菜、西藍花、土豆、蘋果等蔬菜和水果中發現有微塑料成分,並檢測出蘋果是受污染最嚴重的水果,胡蘿蔔則是受污染最嚴重的蔬菜。

生肉:研究人員對生肉類微塑料來源進行了溯源,發現塑料切菜板是微塑料污染的直接來源。

糖:最近的一項研究評估了食糖中微塑料的特性和風險,結果顯示從超市收集的5個品牌包裝糖和2個無品牌散裝糖中都發現了相似的微塑料顆粒,共9種聚合物類型,估計在每年的食糖消耗量中平均約有10.2噸微塑料暴露於人體。

乳製品:多個品牌的乳製品樣品中也檢測出了多種顏色的微塑料,說明乳製品在加工過程中可能存在微塑料污染。

吃進去的塑料都去了哪?

猜一猜,塑料能到達人體哪些器官組織呢?是肺部、肝臟?難道血液里也有嗎?

以上器官組織都有!去年3月,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了微塑料污染,目前尚不清楚其對健康的影響。此前的一些相關研究,在大腦、腸道、肺部、肝臟、脾臟、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以及成人和嬰兒糞便中都能檢測出微塑料。

目前,受限於倫理等問題,關於暴露於微塑料環境對人體健康潛在危害的研究較少,有限的證據認為微塑料在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後,可能被分解為更小的顆粒,進而進入循環系統,對胃腸道、大腦、免疫系統,產生潛在的危害,人體里的塑料顆粒會成為健康的一大隱患。

有研究指出,通過口腔途逕到達人體的微塑料與皮炎、呼吸道疾病、癌症等相關。暴露於包括顆粒物在內的交通污染與老年人的輕度認知障礙有關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

炎症性腸病IBD(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糞便中含有的微塑料顆粒是健康受試者糞便的 1.5 倍;IBD患者體內的微塑料含量越高,疾病相關的腹瀉、直腸出血和腹部絞痛症狀就越明顯。

此外,研究發現塑料可影響內分泌功能,增加早產、神經發育障礙、男性生殖缺陷、肥胖、心血管病、腎病、癌症等疾病發生風險。近期研究還發現,納米塑料可損害大腦神經元中的蛋白纖維,從而增加帕金森病的發生風險。

減塑,我們能做點什麼?

減塑降碳。圖源:卡樂圖片(攝影/寧穎)

塑料不僅會影響人體健康,還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數據顯示,每年約有800萬~10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而塑料的壽命比人類長多了,它們可能要在大海漂浮500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降解。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措施,減少塑料的使用和廢棄,來保護健康和環境。對個人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減少和不重複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用玻璃或者不鏽鋼製品來代替塑料製品,平時出門準備好購物袋、便攜水杯,少吃外賣,不用塑料吸管等。

選擇可降解塑料:雖然有「限塑令」,但也不能完全杜絕塑料使用,如果可以選擇可降解塑料,就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支持環保:如果住在河邊或者海邊,可以積極參與志願者工作清理河道或者沙灘的塑料垃圾,為環保事業出一份力。

減少塑料對人體的危害:不用塑料袋盛熟食,尤其是熱的熟食;不加熱塑料容器;不用塑料瓶來裝食用油;避免選擇合成纖維的衣物;定期進行室內吸塵,減少室內塑料顆粒水平。

(透視社綜合中國日報、北京青年報、健康報、南方周末、第一財經報道)

編輯:李煦、廖明娟(實習)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0b1290995ef3dd05580cb7c95ebb1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