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灰霉病的發病症狀、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9-10-26     中農莊稼植保

三七近幾年在我國的雲南、廣西地區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但是三七易受病蟲害的危害,其中三七灰霉病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三七灰霉病。

三七灰霉病的發病症狀

三七灰霉病是三七生產中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病原主要是危害三七的幼芽、苗期幼嫩植株葉片、成熟葉片的葉尖和採收花蕾後留下的花梗,進而危害三七的葉柄。三七灰霉病以危害葉莖為主,多從下部老葉的葉尖或近地部分葉柄發病,灰褐色病斑,腐爛,從葉尖呈倒「V」字形向內發展。其表面生灰色霉,邊緣明顯,外緣黃色,中部淡褐色,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接觸地面的下部葉發病時初為水浸狀,後變褐色,迅速發展到葉柄基部,使外形及至整植株萎焉,嚴重時植株枯死。高濕時長霉為灰色,並形成黑色片狀菌核,菌核下,且扁平,以此與菌核病區別。

三七灰霉病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條件

發生原因由灰葡萄孢侵染機體引發的,病菌的菌絲體或分生孢子能在地表越冬,分生孢子藉助氣流或流水傳播。再次侵染是通過氣流、雨水和農事操作傳播蔓延。

發病條件病菌適溫為18~30℃,在陰、雨天相對溫度對達90%以上有利於發病,在早春露地栽培遇低溫高濕或連綿陰雨後易發病,土壤肥力不足、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受凍害或生長衰弱的植株易引發灰霉病。

三七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無病種子種苗,實施規範化栽培,注意七園排水,保證遮蔭棚透光度均勻良好。三七採收花蕾和下棵後,要及時噴施保護藥劑,以免傷口受病菌感染。秋冬季節注意清除園內及周圍病株殘體。

三七灰霉病的預防方案

病害高發前噴霧:(溫度20~25℃、濕度持續90%以上時,低溫高濕或連綿陰雨後,採收花蕾後)用霉止(靚果安)、沃豐素、大蒜油定期噴霧。

三七灰霉病的治療方案

霉止(靚果安)、大蒜油、沃豐素連噴2-3次,間隔2天噴施1次,病情嚴重的可適當復配化學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wOaC24BMH2_cNUgJC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