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熊貓頭表情包
從「圖一樂」開始,又回歸於此
凡是上網衝浪選手,對熊貓腦袋+黑白人臉的搭配一定不陌生。憑藉極高的可塑性和廣泛的適用性,熊貓頭在表情包界殺出重圍,常年占據頂流之位。但熊貓頭的「野心」不止於此,近年來,其影響力向著視頻領域持續延伸。
若你登錄B站搜索「沙雕動畫」,就會看到熊貓人們在不同世界觀下演繹著各種故事。
末日背景下,主角可以當世界上最後一位倖存者,也可以是不斷升級的喪屍。
現實里最厭煩熊孩子,但拿他沒辦法?沒關係,懲治熊孩子系列,看完只想感嘆「大快人心」。
規則怪談類作品,則邀請觀眾們和主角一起進行頭腦風暴。
還可以看修仙界廢柴男主一路逆襲,朝著巔峰不斷前進。
這些內容抓住了網友們的娛樂時間,不少長篇合集,需要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才能看完,笑點、爽點、燃點齊飛,很難不讓人 「上頭」。
至於視頻來源,有的出自「沙雕動畫專業戶」之手,有的則是被營銷號搬運至此。B站目前眾多類型的沙雕動畫,其實已經是發展多年,融合全平台用戶喜好後的結果。作為脫胎於沙雕文化的小眾內容,經歷了短視頻爆火、同類內容高速發展後,沙雕動畫已過「黃金期」。
熊貓頭的可能性
在被稱為「沙雕元年」的2018年,網際網路上隨處可見年輕人對「沙雕」的推崇。而表達這份喜愛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產出文字梗、表情包以及搞笑視頻。本就有受眾基礎的熊貓頭,自然在沙雕屆占領了一席之地。
當年漁夫帽、全員惡人文字T、格子褲、老爹鞋,是社會潮人標配著裝,可走上大街才發現,年輕人皆走在潮流前線,全身行頭由潮變土就在一瞬間。有人將該現象製作成熊貓人表情包,用連續劇情抨擊了所謂的「流行趨勢」,博得眾多網友一笑。
熊貓人表情包後續的「升級」速度,超出廣大網友的想像。B站、微博上不少同類題材的自製動畫引發關注,再度將盲目跟風的現狀轉化為笑點。勢頭正盛的全員惡人梗,搭配無厘頭、強反轉的情節設計,加上「三年動畫」式的畫面呈現,讓沙雕元素匯聚一堂。
B站UP主@皮蛋殼好吃《【全員惡人動畫版】學了三年動畫做出來的》
事實證明,動起來的熊貓人笑果加倍,這給許多創作者帶來了靈感。
作為一種內容表現形式,沙雕動畫堪稱萬能,創作者既可以聊生活,也能夠說知識、講故事。所以沙雕動畫的創作出發點,不只限於「圖一樂」。
例如B站UP主「阿幕降臨」,就是較早主攻沙雕動畫的代表,「深度隱喻」是他擅長的風格。經典BGM《杜鵑圓舞曲》、熊貓人邁著自信步伐入場,構成了阿幕降臨視頻的標準開局,但簡單得堪稱靈魂的畫風,並不妨礙作者用1-2分鐘時長內容來探討攀比現象、天價商品、關係社會等現實議題。如此有思想的沙雕動畫,獲得了B站用戶們的認可,「妙啊」得以入選B站2019年十大彈幕熱詞,這位UP主功不可沒,阿幕降臨成了粉絲眼中的「當代魯迅」,自2019年起連續兩年進入「B站百大UP主」之列。
就如同一個網絡梗從誕生到全平台流行的過程,隨著越來越多網友加入內容製作,表情包形象為主角的「沙雕動畫」開始自成流派。大約在2019-2020年,這一內容形式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颱風靡,優愛騰這樣的主流平台也有人持續更新。
在「沙雕拯救不開心」這一網際網路真理的作用下,沙雕動畫的高漲熱度維持了很多年。但說實在的,現在的沙雕動畫,只能用「內卷到盡頭」來形容。
放眼全平台,不乏木易阿婆、進擊的金廠長等積累了忠實粉絲的資深創作者。不過,節奏快、反轉多、容易調動情緒的虛構故事漸占主流,許多沙雕動畫僅服務於觀眾爽點,無授權搬運、抄襲、融梗已是常態,堅持觀點輸出的原創內容比例呈下降趨勢。
流量生意是「萬惡之源」
當小眾文化「破圈」進入大眾視野後,會經歷顛覆性的改變。沙雕動畫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沙雕動畫誕生早期,許多創作者的出發點常常是「為靈感發電」,他們從觀眾反饋中獲得成就感。可當同一類型內容受眾面擴大、形成流行趨勢,內容求變成了必經之路。尤其有人抓住了沙雕動畫實現「生產-播出-收益」完美循環的潛力,相關內容開始被打上「流量密碼」標籤,除了收穫可觀的播放量之外,還能從平台扶持、收徒培訓、小說推廣等方面尋求回報。不斷有期望獲得收益的人加入創作者行列,內卷隨之而來。
機械配音、靈魂畫風、五毛特效始終如一,共鳴也還是作品「殺手鐧」,可內容方面,越發需要考慮用戶愛看什麼。打臉逆襲、人前顯聖等故事設定,充分滿足每個普通人心底慾望,正是相關沙雕動畫讓網友們欲罷不能的關鍵。
而內容數量、更新頻率的「卷」,有賴於製作門檻逐步降低:兩三年前的沙雕動畫教程里,用到的還是AN、AE等專業軟體;近年來則越來越多教程標題打上「0基礎、月入X萬」「有手就會、日入300」,最終告訴觀眾「下載XX APP即可快速製作」;如果潛在創作者們依然覺得麻煩,還有沙雕動畫生成器可供選擇,只需打開網頁即可輕鬆產出。
同類內容高度內卷後的影響,在創作者和消費者層面亦有顯現。
近幾年B站想要擁抱大眾,使得其他平台的流行內容湧入,平台資深創作便需要就「如何面對大眾流量」做出取捨。雖然阿幕降臨露臉發布視頻澄清「沒有賣號」,但他近期產出的內容,頻繁被粉絲吐槽「風格轉變、質量下滑」「像營銷號,有水軍」。阿幕降臨曾在評論區表示:「我試著不再表達所謂』深度』,暫且放下那些犀利的、尖銳的、敏感的內容屬性,但我依然想提供』一些趣味性』,擁抱日常的、瑣碎的、平庸的、符合時代發展主旋律的,都是我的新關注點。」
不管在B站,還是快手、抖音等更加大眾化的短視頻平台,都有新入坑的創作者抱怨內容流量不佳,認為沙雕動畫內容的巔峰期已過。
還有觀眾步入審美疲勞階段,評論「同題材作品套路都一樣」。
站在「萬能內容表現形式」發展的角度看來,沙雕動畫面臨的現狀的確有些可惜,可我們很難評價這樣的變化沒有意義,降低觀看門檻、收穫大眾喜愛,也可以說是另一種層面的「回歸初心」:沙雕動畫原本自帶的幽默解構屬性,讓位於故事呈現,這一內容形態的發展方向又朝著原點靠攏,回歸到「圖一樂」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