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業智能:國內核工業智能裝備第一股,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66.17%,業績搶眼!

2022-04-28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景業智能:國內核工業智能裝備第一股,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66.17%,業績搶眼!

當人們談論清潔能源時往往第一時間想到光伏、天然氣或風能,但理論上來說,核能也是化石能源的最佳替代品之一。供應穩定、碳排量少的優勢讓其成為很多已開發國家的主要電力來源,比如法國就有近80%的電力由核能供應。不僅如此,核工業的發展也體現了一國的國際競爭力。

不過由於核工業的特殊性,很多工作無法採用傳統的作業模式,這就讓核工業與智能製造裝備牢牢綁定在一起。近年來,在我國碳中和及智能製造的發展大方向下,核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高端智能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行業也駛入快車道,相關企業備受關注。4月29日,杭州景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290 簡稱:景業智能)將登陸科創板,作為國內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重要供應商,公司與多家大型央企下屬企業和科研院所達成深度合作,為相關產品實現進口替代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次上市也將成為景業智能新的助力,未來發展勢頭更值得期待。同時,根據最新公告顯示,2022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18.60萬元,同比增長366.17%,一季度業績的快速成長,公司業務與產能持續增長,景業科技在未來幾年增速有望高速增長。

聚焦高端智能裝備領域,三大核心技術奠定領先地位

景業智能成立於2015年,彼時國內核工業智能裝備發展恰好迎來起步的重要窗口期,公司迅速作出反應,開始嘗試將機器人技術引入核工業領域,並研製了第一套核工業智能裝備樣機。此後通過多年的連續攻關,景業智能逐步成長為國內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的重要供應商,公司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核燃料循環產業的多個環節,是核工業發展中至關重要的參與部分。

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而核工業機器人作為特種機器人,其對廠商技術水平的要求只高不低,不僅需要具備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穩定性,還需做到易操作、易清潔、易維修。可以說技術強弱是這條賽道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景業智能在這一點上具備強健的基礎優勢,公司擁有一支由博士領銜的專業技術團隊和管理隊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技術研發人員約占公司總人數的38.49%,骨幹人員畢業於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知名院校,從事機器人、機械自動化、智能控制、精細化工、軟體開發等多個學科領域和專業方向。

基於此,在經過多年持續研發創新後,景業智能已擁有157項智慧財產權,包括139項專利和18項軟體著作權,並形成了核工業系列機器人技術、核工業智能裝備技術和數字化工廠三大類自主可控技術,在核工業智能製造基礎數據、核工業機器人本體設計、核工業機器人核心算法、數字化技術等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公司生產的電隨動機械手適用於多應用場景的同構、異構和移動式等多形態電隨動機械手的工程應用,經浙江省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認定,其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推動了國內核工業用機械手智能水平的顯著提升,大幅降低了該類產品的使用成本。該產品不僅獲得了2020年度浙江省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國內首台(套)產品認定、2020年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等多項榮譽,還被國家核工業重大專項成功採用。

另外,公司研製的分析用取樣機器人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標也達到了國際同類水平,且價格較國外產品有明顯優勢,可以顯著提高國內核工業放射性料液取樣流程的自動化水平,提升核工業生產效率。

中核集團核心供應商,品牌優勢為高速成長保駕護航

憑藉高技術含量、質量穩定、性能優異的產品和高質量的綜合服務,景業智能獲得了國內核工業關鍵企業的青睞。公司相關產品被國家核工業重大專項成功採用,主要客戶為中核集團、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大型央企的下屬企業和科研院所,以及民營先進位造業上市公司南都電源(300068.SZ)、東陽光集團等知名公司。

2020年,景業智能還獲得了中核集團下屬單位一4A級履約供應商的稱號,公司產品可靠性及品牌信譽進一步得到肯定。

在非核業務方面,景業智能也致力於將形成的核心技術應用於對智能裝備要求較高的新能源電池、醫藥大健康產品生產、職業教育等領域,既解決了核工業領域和非核領域智能化開發的波峰波谷問題,又賦能了相關行業裝備智能化需求,產品獲得相關客戶的好評。

與行業頭部企業保持深度合作也為景業智能的業績增長提供了重要助力,公司近年來取得的訂單數量逐步增加,訂單金額逐漸增大,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盈利能力也不斷釋放。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065.58萬元、20,639.52萬元和34,871.21萬元,最近三年年復合增長率為86.13%,同期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28.19萬元、4,682.85萬元和6,658.99萬元,最近三年年復合增長率為76.89%,二者均呈現增長趨勢,公司整體成長速度驚人。

更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核工業裝備行業准入門檻高,國內從業者相對較少,未來隨著中國核工業裝備也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逐步實現轉型升級,景業智能的盈利紅利將進一步得到釋放。

宏觀趨勢利好,特種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未來可期

2020年,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讓全球製造業開始加速思考「人力缺位,生產該如何延續和升級」。正因如此,生產方式改革和工業自動化進程在理念和市場兩端,都被推進了一大步,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化製造裝備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國家多部委密集出台相關產業政策,加快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特別是高科技領域中的滲透速度。同時,作為各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切入點,機器人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完整製造業體系的國家,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尤為引人矚目。

2016年我國機器人市場銷售規模為368.2億元,2017年增長了37%,達483.7億元;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大關。截至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據《新世界機器人工業機器人2020》報告顯示,中國工廠有78.3萬台工業機器人在運行,同比增長21%。

身為國之重器的核工業,智能化同樣是其走向一流的必經之路。不過由於起步較晚,我國雖然加大了對核工業的持續投入,但目前在關鍵設備製造和建設經驗方面仍存在不足。近年來中美之間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對抗局面日益升級,中核集團等企業被美國國防部列入「實體清單」,加上部分在用進口設備已老化到使用壽命期限,面臨無設備可疊代換新的困難。因此,我國核工業迫切需要將關鍵進口設備自主創新國產化,逐漸擺脫對國外設備及技術的進口依賴。

另一方面,隨著「雙碳」目標的公布,核能作為清潔能源也備受關注和重視。隨著核電建設未來步入快車道,我國乏燃料規模也將不斷增長。而目前我國乏燃料處理能力與未來乏燃料後處理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仍需建設多座乏燃料後處理廠。

據估算,我國需要建設3-4個後處理廠,2021年至2035年中國乏燃料後處理領域智能裝備投資額每年約28-79億元。在核電站反應堆退役處理產業方面,隨著大量早期民用核電反應堆陸續結束運行,全球核工業預計將在未來15-20年內迎來歷史上第一輪退役高潮。

到2030年,全球核電反應堆退役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巨大的退役市場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市場將進一步推動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行業的持續增長。

把握機遇突破瓶頸,優化產業結構創造成長新空間

為了更好地迎合核工業領域的飛速發展及智能裝備廣闊的下游市場,景業智能本次登陸資本市場擬募集資金60,145.20萬元,主要用於高端智能裝備及機器人製造基地項目、產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高端智能裝備及機器人製造基地項目將通過新建廠房、新購置加工中心等設備,對生產要素和生產流程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整合,從而突破產能瓶頸,滿足公司未來業務拓展的需求;產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將通過新建研發區,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研發人才,購置先進的技術研發設備,重點研發智能化特種防護裝備、核退役機器人、三廢處理裝備、數字孿生系統、邊緣計算技術等項目,加快公司研發技術產業化,豐富公司產品結構,增強公司持續創新能力。

自成立以來,景業智能一直專注於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高水平的核工業創新鏈和產業鏈,是中國唯一的專營核燃料生產商、供應商和服務商。深耕行業多年,公司產品為推動我國核工業裝備領域向「智能製造」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隨著我國核電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公司將有望深度獲益。

而在非核裝備領域景業智能也已研發出一系列新能源電池、醫藥大健康、職業教育等領域的專用智能裝備,包括智能生產線和智能單機設備等,公司未來亦計劃進一步拓展新能源電池、醫藥大健康、職業教育領域,橫向優化產業結構,為公司發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bcae5b66290073b8f9748891bbee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