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傣族手抓飯。
入伏之後,全國開啟炙烤模式,一時間 #避暑勝地# 成了熱門話題,
雲南,這個四季如春、風景宜人、民俗風情獨樹一幟的地方,迅速被遊人占領。
其中大理、西雙版納等地尤其受歡迎。
據2022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系列新聞發布會消息,7月1日至10日,大理州接待遊客超過230萬人次。
畢竟,雲南不僅好看又好玩,秀色可餐的雲南菜還是夏日沒胃口的剋星。
各種鮮果、鮮花都能用作菜的材料;
就地取材的竹筒、菠蘿碗、各種樹葉子也能成為裝菜神器;
剛出土的鮮嫩野生菌形態各異……
雲南的菌子。
說起雲南菜,清爽,是第一印象。
新鮮,是品嘗後的感慨。
念念不忘,是回味後的意猶未盡。
一時間,腦中就剩下這一句話——
「這個夏天,讓胃不再將就。」
01
華麗的外表,一眼萬年
雲南孔雀宴。
雖然說食物最重要的是味道,但如果在美味的基礎上加上華麗的外表,便是絕對的加分項。
《雲南·映像》將雲南的孔雀推上舞台,代表著大多數人對雲南的第一印象,
而在雲南菜中,當然也少不了孔雀的身影。
當然,孔雀宴里並沒有真的孔雀,愛護珍稀動物人人有責。
將孔雀高昂著頭的形象,平移到餐桌上,便盡顯華麗高貴。
食物在四周分散開來,各式各樣、各種顏色。
檸檬手撕雞、傣味烤魚、烤豬皮等各種葷菜,
黃瓜條、折耳根、木耳、手剝筍等各種爽口小菜,
小番茄、菠蘿、西瓜等各種新鮮水果,
葷素搭配、餐後水果樣樣俱全,
鮮紅翠綠、金黃湛藍顏色多樣,
咸、甜、酸、香、脆口味豐富。
傣族手抓飯。
北方有大席,雲南有手抓飯。
手抓飯,也是雲南人的待客之道。
三五好友齊聚,擺上滿滿一桌子的菜和飯,可以將飯糰成飯糰,也可以隨心所欲,抓到什麼吃什麼,
菠蘿飯。
菠蘿紫米飯,也是雲南菜中的一大「顏霸」。
將菠蘿肉整塊挖出,與蒸熟的糯米或紫米混合,將菠蘿汁浸透,
不需要碗裝,直接盛到菠蘿殼裡,再次上鍋蒸5-10分鐘。
菠蘿的清香與糯米的甜香相混合,開鍋的一瞬間便可以聞到香甜的美味。
02
浪漫的內在,不僅是美食
雲南素有「植物王國」、「鮮花國度」的美譽,全國七成多的鮮花產自這裡。
以鮮花入饌,便也順理成章。
聞名天下的鮮花餅,便是其中的代表。
玫瑰鮮花餅。
玫瑰花瓣洗凈,混合蜂蜜和麵粉做成餡料,鎖住玫瑰的香氣,再裹上麵糰,刷上蛋液,放入烤箱烤熟。
滿滿的餡料,裝著盛開的花,映著「蒼山雪,洱海月」。
「玫瑰不會謝,會被饞嘴人吃進肚子裡」也是一種別樣的浪漫。
在玫瑰盛開之時相約雲南,共看鮮花盛開、共品時鮮花餅,享受視覺與味覺的雙重滿足。
晾曬玫瑰。
如果說鮮花餅是古人留存的浪漫,那麼鮮花大饅頭便是現代人的限定可愛。
圓滾滾的大饅頭,透過表皮依稀可以看到裡邊包裹的糖漬玫瑰。
不是玫瑰果醬,是大片的玫瑰花瓣,給顏色寡淡的大白饅頭增添了一抹紅色。
鮮花大饅頭。
饅頭的麥香味很濃,簡直是碳水星人的快樂老家。
一口咬下去,糖漬玫瑰清甜的口感與麥香相碰撞,猶如雨後竹林,又像是在麥田中讀書的少年,充滿著對未來的嚮往與熱愛。
饅頭與詩店。
「饅頭詩人」是創始人店主的名號,
「左手饅頭、右手詩歌」的招牌也還站在門口。
頓時讓人想到那句「我在人間販賣浪漫」。
下面是饅頭詩人的一段原創小詩:
每一個趕走夜晚的凌晨,廚房是我的城堡,饅頭是壁爐里燃燒的火苗;
在麵糰酣睡的間隙,我用靈動的手指,撩撥腦海漂浮的文字;
我用跳動的靈感發酵,鮮活的文字穿越麵糰之後,留下蜂窩狀的戰場。
激情的城堡,尖叫的饅頭
我的世界,你味蕾的寵。
03
來點接地氣的,開擺!
采菌子。
雲南菜,也可以很接地氣。
泥地里的菌子,那可真是滿滿的「地氣」。
正值夏季,撿菌子,成了很多雲南人必做的事情。
「要想讓一個懶人早起,就告訴他明天早上去撿菌子!」
因為——雲南人對野生菌的執著真不是蓋的!
從辨別不同種類的菌子,到菌子的各種烹飪方法,他們可都是行家。
一早上收穫的大半筐青頭菌和牛肝菌。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段子——
「吃雲南野生菌一定要三熟:一是菌子的種類一定要熟,二是一定要炒熟,三是去醫院的路一定要熟。」
做菌子的方法很多,不過不少人偏愛炒菌子,做法簡單,味道也十分鮮美。
大蒜爆香,加入菌子,大火反覆煸炒至熟透,再加入食鹽即可。
新鮮出鍋的炒菌子。
還有菌子燉湯,給個肉都不換!
處理過後的菌子,下入滾沸的土家湯鍋中,耐心一定要足。
去店裡吃可能還會有服務員掐點計時,二十分鐘一秒都不能少。
金黃的湯底保留著最原始的鮮美,不需要另外添加調味料,原本的鮮味就已經令人為之傾倒。
菌湯火鍋意
燒烤,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夏天必備儀式感,雲南自然也不例外。
烤菌子,便是這個「致幻之夏」的靈魂。
剛採下山的青頭菌處理後現烤,油煙升起,香氣立刻四散開來。
青頭菌在烤架上滋滋作響,時而爆出水花。
入口鮮嫩彈牙,汁水四溢。
晚上涼風習習,配上可口的烤菌子,才是不負味蕾!
烤青頭菌。
汪曾祺曾寫道——
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已四十年,不忘昆明的菌子。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里一片菌子氣味。
諸君食諸菌,小心再小心,切莫「相愛相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