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2月25日,稻花香發布訃告,稻花香集團創始人、黨委書記、終身名譽董事長蔡宏柱,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2月24日逝世,享年73歲。
官方資料顯示,蔡宏柱1951年10月出生,1969年9月參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和湖北省第九、十次黨代會代表,曾任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聯合會理事,湖北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在其官方微信號發布唁電稱蔡宏柱為「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第一批民營企業家的優秀代表,創立並帶領稻花香集團走上了跨越發展的快車道,探索出了一條酒業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蔡宏柱一手打造的稻花香集團正位於中國白酒名鎮——湖北宜昌市龍泉鎮,這裡三面群山環抱,一面臨向平原,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空氣中瀰漫著陣陣酒香。
1982年, 31歲的蔡宏柱,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以敢為人先的勇氣,通過三個人、三口缸、1500元貸款起家,辦起青龍村第一家醬油廠。
蔡宏柱的創業史由此開啟,從此他的人生起跳跨越,開創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商業傳奇。
10年後,蔡宏柱關閉了醬油廠,一心決定釀酒,並選擇了以南宋詞人辛棄疾之名句「稻花香里說豐年」里寓意豐收、喜悅的「稻花香」以品牌名稱,創立了稻花香酒。
為了釀出好酒,蔡宏柱提出「兩找一創走三高」的發展方針,即找名廠、找名師,創名牌,高起點、高質量、高效益。這便是稻花香著名的十八字方針。憑藉這十八字方針,蔡宏柱率領稻花香人五進四川延師取經,經過近千次探索,釀造出「稻花香」白酒。
釀酒有種說法,好酒還需窖泥老。為此,蔡宏柱擲下重金,從五糧液的老家宜賓購買窖泥,50元一斤,一車窖泥就值10萬元。據媒體報道,蔡宏柱一車車的直到稻花香發展起步,蔡宏柱為買窖泥前前後後花了幾百萬。
當年,「稻花香」白酒一經投入市場,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熱烈追捧,成為中國白酒品牌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1996年,稻香酒的銷量就突破了2億元,隨後稻花香「一年建成一個廠,一年賺回一個廠」,業務實現了飛速的發展。
直到2001年,湖北稻花香集團改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但猶如定海神針的蔡宏柱卻因中風坐在了輪椅上。
這對於稻花香而言幾乎是致命打擊。到了2002年底,稻花香人心渙散,銷售額由6.7億直降至2.8億,在大本營市場都遭遇重創。
蔡宏柱為了早日戰勝病痛,每天要吃幾十片藥片,每隔一天兩小時針灸,渾身上下要扎40多根銀針。當有一隻手、一條腿能夠活動時,蔡宏柱就宣布重出江湖,掌舵稻花香。
自此,稻花香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先後併購了關公坊酒業、昭君酒業、屈原酒業等酒企,深度布局省內市場。
2011年,稻花香銷售額跨過百億門檻,成為湖北首家百億農字號企業。
2018年,「稻花香二代」蔡開雲接棒,正式任職稻花香集團董事長,稻花香進入二次創業新征程。
面對新形勢,稻花香在戰略布局、組織模式、營銷布局、產品結構、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和實踐,深入實施「五大轉型」,即「產業化發展、效益化經營、科學化管理、創新型營銷、智能團隊」,穩步推進「燎原戰略」,著力打造「一主三輔」優勢產業集群,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按照2022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白酒產量數據顯示,四川占比52%,湖北占比5%位居第二,超過了貴州、河南、安徽、山西等白酒大省。
由蔡氏父子的稻花香、吳少勛的勁牌、李欣的白雲邊這三家湖北民企占據了當地市場的大部分蛋糕。
據媒體報道,2022年稻花香酒業的銷售規模大約40億元,湖北省內業務占比約七成,集中在宜昌、黃岡、孝感等二線市場,大體為地方龍頭。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蔡宏柱領導的稻花香酒業非常重視誠信和厚道經營,善待經銷商和供應商,目前在湖北河南等周邊市場營銷基礎非常牢固,很多經銷商和供應商與稻花香都是持續數十年的合作友誼,彼此成就,彼此為對方創造了價值。
「蔡宏柱作為湖北三大酒廠之一的湖北稻花香酒廠做大做強事業領頭人功勳卓著,稻花香酒業為湖北貢獻了巨大稅收,稻花香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很多關聯企業並且直接和間接解決大量就業,稻花香釀酒採購釀酒原料直接促進農民增收,稻花香在發展過程中熱衷公益,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為湖北公益慈善事業做出很多貢獻。」肖竹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