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常有4種獲取食物的方式

2020-04-21     貓咪說Cattosay

為了食物貓總會動些心思。貓不僅知道貓乾糧和貓罐頭的差別,還能準確記住鏟屎官打開每種食物時細微的聲音差異。聰明的貓,會放下虛無縹緲的貓自尊心,選擇和其他貓一起合作。

這些貓會在家中合力,以求更頻繁地獲得優質食物。當一隻貓阻擋了你去路時,另外的貓會圍繞你快速走動,而你最喜歡的貓會恰好出現在貓罐頭所在的地方,並通過聲音給你暗示:是時候給貓加餐了。

貓還會記住最有效的貓撒嬌方式。但這需要貓用些時間慢慢打磨技藝。一開始幼貓是不容易猜准鏟屎官心思的。但只需要和你一起生活6個月之後,這些貓便會頗有心得。

適當地表現出不適或拒絕進食,對許多鏟屎官也很有效。但一般3歲以上的大貓才能明白這種謀略的價值所在。這需要貓的定力,貓需要能夠忍受一兩頓飢餓,並以此謀求一頓更優質的食物。

貓的基礎手段:貓撒嬌

和貓媽媽一起生活過的幼貓,會學到類似的本領。實際上幼貓在面對大貓時已然會這樣做。但你豐富的表情和更容易被貓感動的狀態,給了一些貓良機。

聰明些的幼貓,會把在大貓那裡練就的能力迅速發揮出來。這包含了貓的聲音變化、貓爪顯出的虛弱感以及貓和你若即若離的關係。

整個過程之中貓都在進行取捨。那些對於鏟屎官無效的手段,貓會迅速忘卻。比如你很喜歡貓站起來向你討要食物,貓只需2~3次成功獲取食物,貓便會牢牢記住這種方式。家裡其他貓也會因為見到這一幕而豁然開朗積極模仿。

這會是你對一隻貓持續一生影響的起點。貓會因為你的喜好,最終形成一套固定的打法。只要你的性格沒有較大改變,貓便能基於這些套路有效獲得食物。

母貓和公貓相比,會少一些複雜的手段。母貓更樂於選擇更為簡單的方式。貓叫聲、緩慢的步伐、圍繞鏟屎官的走動方式,都會成為貓的選擇。而公貓更喜歡伸出貓爪具體去做一些事情。

貓的中級手段:有效護食

護住食物對貓而言是必修課。尤其在貓很多的家中,每隻貓都要學會這種技能。但聰明的貓會懂得如何更有效地護住有價值的食物。比如對貓食盆中普通的貓乾糧,這些貓便興趣不大。

貓罐頭、新鮮肉食都會是貓在意的目標。聰明的貓會發現喂食順序的時間差。你不可能同時給每隻貓準備好食物,所以這些聰明的胖貓會提前等在最先開飯的那隻貓旁邊。

先努力吃到其他貓的食物,然後迅速回到貓食盆處守住自己的食物,是這些貓的謀略所在。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家裡地位最高的那隻公貓往往樂於這樣做。

而其他貓對這隻強勢公貓敢怒不敢言。就算食物被胖貓吃掉,其他貓也只能不滿地發出貓叫聲,卻無具體的方法拿回食物。此時你應該調整喂食順序。先給這隻地位高的胖貓開飯。這會改變貓的思路。貓不得不立刻回到自己食盆處迅速吃東西。

但是當這隻貓吃完自己這一份準備去其他貓那裡蹭吃時,卻發現其他貓也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如果你長期不留意這些弱勢的貓,其中聰明的貓便會出現叼著食物迅速跑走的情況。貓會到角落處吃東西。如果你給貓準備的食物不方便貓這樣做,貓便會躁動不安甚至弄翻食盆。

貓的高級手段:忍一時之餓

成年的公貓很喜歡這樣做。這些貓會對貓乾糧等常見食物不屑一顧,專心等待晚上的那頓貓罐頭或新鮮肉食。

有了小貓的母貓則不會如此。這些貓會傾向於隨時進食。一些老貓也會放下這種對於優質食物的執念,變得更加溫和一些。

3~6歲的公貓會非常執著地等待優質食物。貓之所以有如此膽略,是因為此前貓每一次都得逞。但是你想調整貓的習慣卻很難。因為你可能需要餓著貓22小時以上,但這又容易造成公貓的躁動。

結果很可能是貓把家裡弄亂,並且貓會在許多地方亂撓一氣。所以想改變貓的這種情況,只能在貓小時候及時培養好習慣。一旦貓形成了等待優質食物的念頭,再想讓貓恢復平常心則比較困難。

但你依然有一種額外的解決辦法:增加每一次貓獲得優質食物的難度。你依然按時給貓準備貓罐頭或者新鮮肉食,但是要讓貓發現吃到食物並不容易。這會改變貓的籌謀,一些公貓會開始在白天先吃一點貓乾糧,以便晚上有更多的心力精力思考獲食大事。

貓的合力:基於貓之間的信任

家貓有時會合力獲取食物。但並非所有的貓都能如此。這些貓往往是幼貓時期便認識的貓夥伴。或者本身就是貓兄弟。

但這種信任也很容易出現變化。如果某一次合力後,獲得食物的貓先叼著食物跑掉,那麼其他的貓便會不再信任這隻貓。

貓之間並不會詳細估量每隻貓付出多少。按照貓的思維模式,只要參與了獲食行為,那麼每隻貓便都有獲得食物的機會。

但這就造成了一些懶貓藉機運用心思。這些貓會跟在其他貓旁邊假裝做事,其實更多的心思在於保留力氣。但是當食物出現後,這隻貓往往比其他貓更為焦躁興奮。

可惜的是,其他貓的注意力一般都在食物上。一些實在的好貓並不會意識到發生了什麼。這些偷懶的貓如果在第一次這樣做後能成功獲食,便會在接下來每一次都這樣做。最終的結果就是溫暖的善良貓努力做事,但懶貓卻可能獲得更多的食物。

如果貓媽媽在一旁,幼貓的類似行為則會被改變。大貓會影響食物的走向。那些出力較多的貓往往會得到大貓的留意。但懶貓並非毫無機會,如果這隻懶貓恰好是大貓喜歡的幼貓,依然可以獲得較多的食物。

貓獲食行為的差異化

不同狀態的貓,會出現差異化的獲食行為。和貓的天然性格關係也很大。有時你的貓會有著個性化的行為特點。

一般而言,成年的公貓心思最為活躍。這些貓也有更為健康的狀態,可以忍住飢餓。而絕育後的貓則會安靜許多。但這些貓的護食行為會逐漸增多。

對於老貓,你需要留意貓行為的變化。一些貓並不一定會減少貓撒嬌的頻率。一部分老貓反而變得更有心機並且只樂於進食優質的稀少食物。

幼貓是最佳的培養時期。但幼貓天然的差異很大。有些貓會一生乖巧,但另一些貓則從幼貓時期開始,就會為了食物而展現出讓你始料未及的風采。這些貓往往模仿了其他大貓的行為,或者曾經有過在自然中生活的經驗。

有時候幼貓反而會比家裡的大貓有更深的心思。不要因為貓的年齡而對貓大意。你需要把食物放在適合的地方,避免幼貓率先找到暗中進食的方式。如果你發現有貓偷吃了食物。也不要急著責怪大貓,有時你的大貓其實是更為老實的一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vuCnnEBiuFnsJQVsM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