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叫做《極速車王》的電影,了解關於福特和法拉利的前世今生

2020-01-29     蜀錦傳媒集群

對抗體制除了需要實力,更需要勇氣

最近的一部賽車電影,讓車迷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因為這部電影講述了法拉利與福特之間的恩怨,同時也講述了眼鏡蛇(COBRA)之父卡羅·謝爾比和賽車手肯·邁爾斯之間的往事。要論經典程度,這一部由「蝙蝠俠」主演的《極速車王》絲毫不亞於「雷神」主演的《極速風流》。

而這一部電影幾乎還原了1966年的勒芒賽場,甚至有很多細節都進行了還原。

2016年夏天,法國勒芒。

當福特GT衝過終點線,這個品牌在時隔四十多年之後,再次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法拉利。福特又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賽車,即便是闊別勒芒幾十年,依然能夠戰勝法拉利。這似乎就是福特GT被賦予的唯一使命——在勒芒將法拉利甩在身後。

福特如此的執著,自然不是閒來無事或者是錢太多燒不完。因為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福特與法拉利之間有一場恩怨,這場恩怨直接導致了福特和法拉利在勒芒賽場上白熱化的競爭。

當時的福特擁有著非常高的銷量,但是並沒有一款所謂的高性能車,普通的轎車以及F系列皮卡幾乎占據了福特所有的銷量。而高端汽車市場,一直是福特所希望進入的,因此福特看中了當時經濟困難的法拉利,希望通過收購法拉利來一步步的朝著高端汽車市場邁進。

當時的恩佐·法拉利已經在賽車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導致整個集團陷入了經濟危機,也正在尋求合作夥伴。兩家公司甚至已經談好了收購價格,但是在收購前夕恩佐·法拉利卻反悔了。是恩佐·法拉利不守信用?事實並非如此。

恩佐·法拉利在成立汽車公司之前,是一名職業賽車手,同時也擔任過阿爾法·羅密歐的車隊經理,並且帶領車隊得到過出色的成績。恩佐·法拉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狂熱賽車迷,當然這也是很多超跑創始人的共同點,比如說後來的邁凱倫、柯尼賽格這些品牌。

恩佐·法拉利

但是福特是一個以經濟利益為絕對首要目的的廠商,不可能將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賽車領域。最重要的一點是,亨利·福特二世對於汽車並不足夠了解,同樣也不喜歡賽車。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了福特二世想要法拉利交出賽事的管理權,這對於愛車如命的法拉利來說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兩家公司不歡而散,法拉利選擇了更尊重自己的菲亞特,並且在還羞辱了福特二世。

此後,福特最大的目標之一,除了賣車,就是要在勒芒戰勝法拉利。但是福特並不是一個在跑車領域有經驗的廠商,但是他們擁有好的設計師與好的車手。

電影的高潮即將到來,這既是謝爾比與邁爾斯之間的故事,也是一次當時福特各類管理弊端的展示。

肯·邁爾斯

謝爾比向福特引薦了車手邁爾斯,他在當時的美國算得上是最優秀的車手,沒有之一。然後問題就出在了福特的二把手、執行副總裁利奧身上。公司所有的人對於他都畢恭畢敬,但是邁爾斯卻當著里奧的面說出了第一代野馬的缺點,讓他覺得丟了面子,里奧開始不待見邁爾斯。

邁爾斯並不服軟,利奧開始了對邁爾斯的報復。這也是法拉利拒絕福特的最直接原因——賽車部門需要完全聽命於領導,即便領導對於汽車一竅不通。

利奧

邁爾斯自然而然的被打入冷宮,利奧不准他參加1965年的勒芒耐力賽,也是在這一年,福特慘敗。謝爾比終於坐不住了,他用自己的公司做賭注,如果邁爾斯在戴通納獲得第一名,那麼就讓其參加第二年的勒芒。結果邁爾斯沒有讓謝爾比失望,最終拿下了第一名。

而在1965年的戴通納比賽上,小插曲依然有,福特不讓賽車轉速超過6000,謝爾比舉著7000轉的牌子讓邁爾斯看,邁爾斯最終獲得了冠軍。

邁爾斯越是得到好的成績,利奧心中的怨氣就越多,因為自己所打壓的人最終成為了焦點,狹小的格局又讓利奧將情緒帶到了1966年的勒芒。在快要完賽之前,邁爾斯打破了勒芒的圈速記錄,包括福特二世在內的人都很激動,唯獨利奧很懊惱,因為邁爾斯再次成為焦點。

最後一圈,利奧提出了一個更為過分的要求,要讓遙遙領先的邁爾斯減速,與另外兩位車手一起衝過終點。最終,邁爾斯也妥協了,和另外兩位車手一起衝過終點線。而因為邁凱倫(邁凱倫的創始人,布魯斯·邁凱倫)發車排位靠後,獲得了最終的冠軍。

而在所有人都去圍著冠軍邁凱倫的時候,只有恩佐·法拉利朝著邁爾斯行了一個摘帽禮——這是一種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已經跨越了陣營、階級。

在邁爾斯的生涯當中,很遺憾沒有拿到過勒芒冠軍,否則他就是唯一的一個在一年內同時拿到戴通納、勒芒以及納斯卡冠軍的車手。1966年8月,邁爾斯在測試賽車時因事故而喪生,讓人不得不感嘆天妒英才。

這部電影的原標題是Ford v Ferrari,但實際上核心內容並不是真正福特和法拉利的對抗,因為謝爾比和邁爾斯聯手戰勝的不僅僅是法拉利,他們也戰勝了所謂的制度以及官僚主義。

自此,法拉利一直是那個值得尊敬的企業,他們竭盡全力將車輛的性能發揮到極致,也竭盡全力實現了自身的價值。關於它的擁躉者,對於它的信仰,似乎一切都是值得的。而與法拉利的對抗,雖然有些賭氣的成分,但也讓福特從此走上了一條完全不一樣的道路。汽車,是冰冷的,但人,卻是火熱的。正是一群火熱的人,成就了法拉利,也成就了福特。

註:圖片均源於網絡,請作者聯繫我們,以奉稿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KK58G8Bgx9BqZZIap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