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問題,還是日本人拍得大膽

2019-12-18     獨立魚

​死亡是個敏感的話題。


尤其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把「死」字說出來都是極不吉利的。


能不談就不談,非得談則委婉。


前陣子撤檔的《別告訴她》,就探討了東西方對待死亡的不同態度。



對於一個將死之人,中國家庭的普遍態度,是選擇瞞著不說。


相比之下。


我們的鄰居日本面對死亡議題更為坦誠些。


早幾年有入圍奧斯卡的《入殮師》;


去年有《人生刪除事務所》,專門探討人的死後事宜;


今年兩部電影,《我們是小殭屍》(台譯名《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母親去世時,我甚至想吃掉她的遺骨》,都直指親人去世後的人生態度。



而今天魚叔要聊的這部新日劇,同樣跟死亡的議題相關——


《死役所》




本劇改編自連載於月刊Comic的同名漫畫,作者為安曇騎士。


原作擁有著極高人氣,銷量超過300萬部,現在依然處於連載狀態。



在漫畫設定里,人死後,會來到一個陰間的政府辦公室


也就是「死役所」。


死者需要在這裡辦理往生手續,填寫「死亡申請單」和「往生申請單」。


死亡的原因,方式等等,都要詳細填寫,才能順利前去往生。


根據不同的死亡方式,死役所里有各種不同的辦事處。


自殺處,他殺處,死產處(嬰兒)。


壽終正寢,生活意外,交通事故。



因為死亡方式多種多樣,所以來到死役所的人也都「形態各異」。


漏了一把腸子的,削掉半個腦袋的。



又或者表面上看不出傷害,跟活人別無二致的。


保留著最後時刻的模樣。


這部劇不但有噱頭,還很有內容,涉及到了很多社會現實的議題。


隨著一樁樁死亡案例,逐一展開。


男主市村正道(松岡昌宏)是死役所的綜合接待處職員。


負責每天接待那些迷糊的、搞不清自己發生了什麼的死者



這天,他接待了一個自殺跳樓的小男孩,太一。


小男孩被問及跳樓原因的時候,一開始並不想回應,只是簡單寫了個「被欺負」


但因為填寫不夠詳細會影響到往生受理,男主便要求他交代更具體些。



於是,隨著男孩的回憶,我們看到了導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一場可怕的校園霸凌


被打,被喂蟲子,被逼著給錢。


被拍裸照傳播,被嘲笑。


不寒而慄的一幕幕欺凌在不斷上演。



校園霸凌的話題最近一段時間屢屢被提及,這個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問題正在被逐漸擺上檯面。


日本內閣曾統計過1972-2013年間未成年人自殺人數。


可以清楚看到,9月1日這天的自殺人數有一個明顯飆升。



因為這一天,是各大中小學開學的日子。


很多霸凌受害者,沒有勇氣面對學校,無法繼續忍受噩夢。


因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每一個霸凌受害者的死,都牽扯了太多問題。


有可恨的霸凌者,有漠然的圍觀者,也有學校和家庭的輕視和忽略。


這樣的死亡,既是逃避,也是抵抗。


《死役所》中太一縱身一躍,想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做出最後的抗爭



可結果又如何呢?


在他死後不久,大家很快就把這件事忘之腦後


用生命做出的回擊,根本沒有引起一絲漣漪。


霸凌者像往常一樣上學放學,毫無知覺地路過那簇紀念太一的花。


他們根本沒有悔過之心。



而這強烈對比的一幕正是在說:


永遠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死亡懲罰你痛恨的人。


他們不會在乎。



校園霸凌是一把明晃晃的刀。


與之相比,潛移默化的洗腦則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毒。


另一天,死役所來了個小女孩,小凜。


她抱著一本漫畫書,懂禮貌,乖巧又可愛。


然而這樣的小天使,卻被分到了他殺處


是誰殺了她?



說來令人心痛。


兇手,是她的親生母親。


通過小凜的回憶可以看到,她有著一個極其不負責任的媽媽


自己生活過得一塌糊塗,還把所有的怨氣都撒在女兒身上。


不是打就是罵,從沒給過一絲關愛。



甚至把小凜關在露天陽台,自己出去花天酒地。


最終導致小凜在飄雪的冬夜中被活活凍死



然而。


哪怕已經被虐待致死,在小凜的眼裡,自己的媽媽依然超級溫柔,對自己關愛有加



甚至,小凜還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認為自己上不了天堂。


因為自己總是不聽話,在惹媽媽生氣。



面對眾人的不解,男主道出了問題的關鍵——


洗腦。



前幾天跟大家說過PUA的相關問題。


不光是愛情,親情里也同樣存在著這種精神控制——


「親情PUA」


因為伴隨著道德捆綁而更不容易被察覺,也更不容易擺脫。


它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


在「血濃於水」的幌子下,哪怕受害者已經為此付出了生命,卻依然覺得對方的形象是完美無缺的,問題都在自己身上


「是我不夠好」

「是我辜負了父母」



小凜至死都堅信,是自己不夠優秀,才辜負了母親的希望。


而她仍在人間的母親呢?


在被自己親手害死的女兒的葬禮上,她還在抱怨著自己被拖累。


當然,這一切小凜已經無從知曉。


她毫無怨言地被虐待,又毫無怨言地死去,最終帶著笑容踏上了往生的路。


可在人間,還有多少小凜正在看不到盡頭的深淵裡垂死掙扎?



《死役所》里探討了各種各樣的死亡。


上面的兩個例子讓人倍感沉重,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死亡都這麼壓抑和絕望。


下面再說個輕鬆些的。


佐尾是一名搞笑藝人。


他知道自己有致命的遺傳疾病,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突然離開人世。


對他來說,生命就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努力地,認真地活著。



跟搭檔演繹的每一個段子,他都用足了心思創作。


每一次登台,都努力發光發熱。



他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業,把這有限的生命盡數燃燒


同時也坦然做好了離去的準備,給搭檔留下了叮囑的遺書。



所以,當死亡的一刻終究來臨之時。


他從容,平靜。


或許仍有不舍,但卻沒有遺憾。


死亡是中性的


就像是上帝隨手擲出的骰子,會均等地降臨到每個人身上。



不管你好還是壞,優秀還是平凡。


都會被這命運一視同仁。


長久的平庸亦或短暫的燦爛,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總量與長度是不相掛鉤的


賽道有長有短,但所有人奔赴著的都是同一個終點。


只有去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對無法控制的部分坦然放手



死亡是對生命終極的妥協。


同時,也是人類能夠拿出的最大籌碼


死役所的另一個工作人員,石間大叔,在曾經活著時候就動用了這枚籌碼。



故事發生在戰爭年代,物質資源匱乏。


他跟失去父母的侄女生活在一起,兩人感情深厚。


一天,有兩個年輕人來自己地里偷紅薯,大叔發現後沒有怪罪,善良的侄女還額外送了他們蘿蔔。



可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


兩個年輕人非但沒有感恩,反而恩將仇報


再次前來的時候,趁侄女一人在家,強暴了她。



目睹這一幕的石間大叔憤怒地舉起鋤頭,將兩人殺死了。


自己也因此被判死刑


死後,石間因為被心結所困無法往生,所以停留在了死役所。


這個故事出現在本劇的第七集。


豆瓣上,很多人都在這集被煽哭。



時隔多年,當被問起是否後悔當年的復仇時,他依然給不出答案。



這不禁讓人思考。


當自己所愛之人被傷害,該不該復仇?


復仇到什麼程度,可以被接受?


而以生命為代價的復仇,又是否是值得的呢。



這個問題,劇中沒有給出答案。


魚叔捫心自問,也無法找到答案。


在生命的天平上,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權重。


或許這個問題,原本就不會有答案。



《死役所》展現了死亡的多種面貌。


有意外死亡的不甘,有莫名遇害的痛恨,也有做足了心理準備的從容。



但歸根結底,是傳遞向死而生的觀念。


通過對於死亡的詮釋,反向印證生的可貴


《死役所》中幾個角色都反覆強調過——


無論是否無辜,無論有多少未完之事。


死亡都不可逆轉,無法重來。


這是人生中唯一的單行道,是不能更改的鐵律。



人們常問,死亡是什麼?


其實死亡什麼都不是,死亡就是死亡。


不管你生前是不是快樂,有沒有痛苦。


無論你有沒有做好準備,是不是還有留戀和遺憾。


也不在乎你活得高貴還是卑微,死得輕於鴻毛還是重於泰山。


在死亡降臨一刻,所以附加條件都是「無」。


能夠留下的影響,只能停留在人間;


於亡者而言,前面只剩虛無。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活了八九十歲也好,活了幾十周也好。


面對往生的大門,每個人都重新站在了一切的起點。


一切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未來的還在未來。


兜兜轉轉,到一切的最終也唯有一句。


此生辛苦了,路上小心。



所以,若這世間有什麼最簡單不過的真理。


想必莫過於。


在活著的所有時刻,都竭盡全力好好地活著。


因為沒人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qwhF28BMH2_cNUgCL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