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一遍WTF!再牛X的編劇也不敢這麼寫

2020-04-01     獨立魚

最近幾天,一套劇集在外網炸了。

內容幾乎包含了你所能想像到的一切大尺度元素:

一夫多妻、雇兇殺人、毒品犯罪、總統選舉、非法槍枝、邪教崇拜、失蹤懸案、爆炸縱火等等……

正常電影編劇都不敢這麼寫,更別說這還是紀錄片

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

難怪連金·卡戴珊在看完之後都當即發推:

「這簡直就是瘋了!」

開播首日,此本劇就拿下了網飛劇集熱度的日榜冠軍。

瞬間成為了歐美人民「居家隔離」之後的熱門消遣節目之一——

《養虎為患》

Tiger King

爛番茄新鮮度100%、爆米花指數100%

IMDB 單集評價基本都在8分以上

回頭看看網友評論,總結下來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

「震驚、瘋狂、離奇」

看網飛的#TigerKing,每隔五分鐘我就想大喊一句WTF!

每隔90秒,我都感覺這部劇會更加離奇。

我一直在試圖搞明白這群瘋子裡面到底誰是好人?

如果我告訴你裡面有個叫Joe Exotic的人,是擁有兩個丈夫的同性戀動物園老闆,而且他還不是這裡最瘋狂的人。

你會被吸引到麼?

而這些觀眾的反饋完美地貼合了本劇的副標題:

「Murder, Mayhem and Madness」

(謀殺、混亂和瘋狂)

作為一部事先沒有準備劇本的紀錄片,光是單純呈現就已經如此匪夷所思。

難以想像現實得有多麼瘋狂。

整起事件源於紀錄片導演埃里克·古德(Eric Goode)的意外發現。

五年前,他正在進行一場針對蛇販子的調查活動,正好碰到有人炫耀自己新買了一隻「寵物」。

定睛一看,居然是只雪豹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近幾年美國有不少人對於私人飼養大型貓科動物產生了濃厚興趣

包括老虎、獅子、美洲豹、雪豹、熊等等。

規模之大,已經到了風靡的程度。

五分鐘一遍WTF!再牛X的編劇也不敢這麼寫

對富人來說,養大貓,甚至比車房表更具有征服感和虛榮心。

五分鐘一遍WTF!再牛X的編劇也不敢這麼寫

針對此現象,導演決定順著這條交易線索去追蹤源頭。

就這樣,他結識了紀錄片的主角——

Joe Exotic。

也就是我們片名中的「虎王」(Tiger King)。

喬的原名是Joseph Maldonado-Passage,生活在美國中南部的俄克拉荷馬州(畜牧業發達,盛行狂野的牛仔文化)。

善於打交道、喜歡出風頭。

他經營著一家自稱是「全球最大的大型貓科動物公園」的Greater Wynnewood Exotic Animal Park。

擁有著超過1200頭獅子、老虎和熊等等。

他聲稱自己和動物們的感情十分深厚,建立野生動物園的初衷是要保護它們。

平常動物們要為遊客進行表演時,他也都會親自上陣。

乍眼看上去,似乎就是個大大咧咧、平平無奇、極其接地氣的中年憨憨。

但這只是表面。

實際上,喬背後的故事,精彩到無以復加

首先,是他的私生活

他對自己的性取向從來都不忌諱。

曾經同時和兩個男人結婚,擁有令人艷羨的兩個「丈夫」

其中一個還是比他小二十歲的小鮮肉。

這看著也沒啥。

重點是,喬的兩個「丈夫」原本並非同性戀,而是徹頭徹尾的鋼鐵直男

卻都在遇到喬之後性情大變。

事實上,喬似乎有著「操控別人」的神奇本領。

能夠讓身旁的人對自己產生感情、甘心付出,甚至超脫理智。

同樣的手段也被運用到了動物園員工們身上。

他們基本上都是前科累累的底層混混,卻在喬的手下表現得服服帖帖。

領著每天僅20美元的微薄薪水,卻需要工作差不多10~12個小時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們每天吃的食物,都是沃爾瑪超市丟掉的過期肉

這簡直就是非人的生活。

但員工們卻依然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忠誠到不可思議。

其次,對外,喬也一直十分注重對自己公開形象的打造。

是一個享受他人關注的自戀型「全方位人才」

他當過鄉村音樂歌手

曾經發表過28首歌和16段MV。

魚叔專程還去油管上面他的頻道JoeExoticTV搜了一下。

點擊量還不錯,但是Low得掉渣的畫風實在是辣人眼睛。

他還上過各種各樣的節目。

變魔術真人秀,或是在直播平台上表演脫口秀

總之,「想紅想瘋了」。

更要命的還在後面。

2016年,喬一拍腦袋,萌生出了一個大膽想法——

競選美國總統

當然,終究是不太靠譜。

2016年Joe Exotic總統選舉海報

(美顏效果有點嚇人)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麼?

沒有。

在兩年之後,喬又退而求其次地去參加了州長選舉

像模像樣地搞路演、發傳單、拉選票。

Joe Exotic在推特上宣布「競選俄克拉何馬州州長」

毫無意外地,他在初選階段就墊底出局。

但就這,竟然還獲得了18.7%的選民投票。

到這裡為止,喬也還只是自娛自樂的滑稽丑角罷了。

但後來,他遇到了一個光提起來就恨得咬牙切齒的對手——

卡羅Carole Baskin。

卡羅是一位「動物權利活動家」,被朋友們戲程為「Mother Teresa of Tigers」(老虎界的特蕾莎修女)

她也是一位極其喜愛大貓的富婆。

喜歡到什麼程度呢?

她的大多數衣服、行李、家具,不是豹紋就是虎紋,每天都愛從頭到腳地打扮自己。

(上面那張圖,穿的內襯也是豹紋)

此外,懷有「聖母心」的她還組建了「大貓救助站」Big Cat Rescue。

(官網:https://bigcatrescue.org/)。

目標是終止大型貓科動物的公園和私人交易

而她的矛頭直接指向了有虐待動物嫌疑的喬。

一方面,她與PETA(善待動物組織)等組織合作,抵制大型貓科動物園的巡演和交易活動。

並通過遊說的措施積極推動《大型貓科動物安全法》的實施。

另一方面,她通過運營大貓救助站,解救野生大型貓科動物。

並為它們提供全方位貼心照顧的「家園」。

是不是看上去好像很積極正面的樣子?

魚叔再給大家用人話解釋一遍。

她的具體操作是什麼呢:

將救助回來的老虎們關進救助站的籠子裡,通過開放遊人參觀來提供資金支持

此外,以保護動物的名義,找來了一群志願者們專門來做義務勞動

Big Cat Rescue:志願者們沒有報酬?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沒用」,而是因為他們是「無價」的。

發現問題了吧。

卡羅其實是打著救助動物的名義,攻擊和關停其他野生動物園,然後自己如法炮製,繼續把動物關在籠子裡賺取利益

而且因為旗號正面,甚至不用花錢請人。

連「控制狂」喬支出的每天20美元工資和沃爾瑪過期肉都不需要提供,只招完全免費的志願者即可。

面對「邪惡」的卡羅,喬則大罵她虛偽至極:

「她喊著保護動物,實質上比我更惡劣」。

為了報復她,喬搜集各種材料,挖到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卡羅的前夫傑克Jack Don Lewie。

傑克是卡羅的第三任丈夫

一個同樣熱衷於收養大型貓科動物的富翁。

然而,他卻在多年前的一個早晨消失得無影無蹤。

至今為止,這都是一個無頭懸案。

那麼這和卡羅有什麼關係?

隨著調查逐漸深入,許多巧合也若隱若現。

例如。

傑克和卡羅的關係一度鬧僵

由於傑克在外面有了新歡,兩個人案發之前一度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傑克消失前遺囑似乎遭到過篡改

負責為傑克保管遺囑的秘書聲稱卡羅曾拿走過遺囑,而在最終遞交的「遺囑」中,90%的遺產給了第三任妻子卡羅

內容中甚至出現了這樣的語句:

「……不會受到……消失等因素影響。」

???

誰會在遺囑中預判到自己將來會「意外失蹤」?

這些詭異的巧合不得不讓人把目光對準「最大贏家」卡羅,但沒有任何人能拿出證據指認她就是兇手。

很快,卡羅又重新找到了情感寄託,也就是如今對她俯首帖耳的新任丈夫。

這結婚照也是蠻恐怖的

喬和卡羅,這兩個死對頭的矛盾在互相抹黑中一步步升級。

甚至最終走向了「雇兇殺人」的地步。

事實上,喬和卡羅狗咬狗的鬧劇只是這部紀錄片的一部分。

還有非常多的圈內猛料,都被一一揭露。

它給觀眾們呈現了一堆「愛老虎俱樂部」的成員,每一個人也都是肉眼可見的「瘋子」。

例如。

安特爾博士Bhagavan Doc Antle。

他曾一手打造起一座以大型貓科動物為主的默特爾比奇遊獵園(Myrtle Beach Safari)。

並將其塑造成為一個烏托邦的存在。

自己則化身為「邪教靈師」。

通過招募清一色的年輕處女,在這個封閉世界裡享受起了「一夫多妻」的「田園牧歌」生活。

還有馬里奧Mario Tabraue。

他曾是佛羅里達州臭名昭著的大毒梟,現在則是邁阿密一家野生動物園的老闆。

他自吹自擂是《疤面煞星》中的主角湯尼·蒙達拿(阿爾·帕西諾飾演)的原型人物。

殺過人、坐過牢,犯下的惡行簡直不要太多。

現實生活中難得一見的瘋狂角色和獨一無二的劇情發展,一同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爆火的原因。

在社交媒體上,它也激發了網友甚至網紅們的熱烈討論。

「喬現在是什麼情況?」

「卡羅有沒有誰殺死她的富翁前夫?」

金·卡戴珊討論卡羅是否殺害前夫

但當我們跳出這些離奇的故事和人物,回歸到喬和卡羅共同聲稱的初衷——

「保護野生動物」

此時,不免會有些傷感。

在所有勁爆話題、獵奇趣味背後,對抗最大的犧牲品就是動物。

在喬的動物園中,動物們是實打實的商品

年幼的時候,被迫給觀眾們表演節目;

等長大或老去,則會被儘快轉手賣出,榨取最後的利益。

而在卡羅的救助站里,動物們也只是被「善意」包裝起的工具

有的網友如此留言諷刺:

「喬把老虎關在籠子裡,簡直沒有人性!

讓我們大貓救助站來拯救它們,然後把它們關在籠子裡直到死去。」

五分鐘一遍WTF!再牛X的編劇也不敢這麼寫

包括現實中成百上千的養虎家庭。

與其說是出於「保護」「喜愛」,更多是源於虛榮、攀比、跟風。

這個邏輯其實從來沒有變過。

過去,有錢中產往往熱衷於養精緻的品種狗、品種貓,來彰顯富足的生活水平。

後來寵物市場擴大了,上流階層為了區分自己,又樂於馴服更兇猛的野生動物來彰顯身份地位。

動物,只是裝飾品。

別急著只罵「有錢人」。

這種邏輯如今自上而下遍布全社會。

你們完全可以看看自身周圍,有多少實際經濟水平有限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非得花大價錢買品種貓、品種狗。

越貴越好,越好看越有面。

曬照片的時候美滋滋,一遇上事,或只是搬個家就轉頭離棄。

說好的負責一生,諾言都當屁吃了嗎。

你說他們真的愛貓狗嗎?

如果真的是出於愛,小區里那麼多流浪貓狗,救助站那麼多離棄寵物,為什麼都沒有人領養?

魚叔很懷疑。

很多看這部片子破口大罵的人,也不過是出於買不起、或是當地法律不讓養老虎罷了。

有多少人口口聲聲、義正言辭地喊著「保護動物」;

到頭來卻全都成為了進一步壓迫和剝削動物的藉口。

當政治正確成為一種口號或偽善時,它的殺傷力比惡行本身還要可怕。

紀錄片片尾,螢幕上留下了這樣兩句血淋淋的現實:

「在美國有五千到一萬頭被畜養的老虎。

然而,全球野生老虎只剩下不足四千隻。」

只是,還有誰來保護最後的四千隻老虎呢?

而這個地球上的動物們,又有多少人真心在乎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7YWN3EBiuFnsJQVhI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