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前後子宮大小差別多大?一張圖幫你明白,產後恢復不會那麼快

2022-06-01     福林媽咪

原標題:生育前後子宮大小差別多大?一張圖幫你明白,產後恢復不會那麼快

文丨福林媽咪

朋友之前買了一條牛仔褲,是按懷孕以前的尺碼挑的,試穿以後發現腰圍有點小,於是她疊吧疊吧放進了柜子里,說:「等兩天出了月子穿。」

當時我本想問幹嘛不退換一下,結果被她自信的樣子所感染,把話咽了回去。

結果前兩天聽她抱怨,生完孩子兩個月了,肚子還是沒恢復,什麼時候才能穿回以前的褲子啊!

如果我沒有生第二胎,或許也會和她一樣樂觀且,但是生完二胎的整個恢復過程,讓我知道了產後恢復沒有那麼快,尤其是肚子……

產後恢復其實是一個挺漫長的過程,很多時候你所期待的孩子一出來肚子就癟下去,根本不存在。

記得前兩年水果姐產後在社交平台po出自己產後5天的樣子,只穿著哺乳衣和孕婦褲,肚子依然突出,於是就遭到一些網友的惡評:

「怎麼會有女人如此放任自己的身材?趕緊去健身房,或者給瘦身營養專家打個電話吧……」
「這是生完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它肚子裡還有一個呢……」

曾經眾人心目中的性感女神,只是真實地呈現了自己產後的樣子,就被這樣貶低和攻擊,種種言論,讓人如鯁在喉。

但是,作為一個媽媽,我想為Katy鼓掌,因為她向全世界展示了,這才是生完孩子的正常身材。

當子宮剛剛經歷了孕育生命的過程後,它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恢復過來。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子宮生育前後的大小對比。

生育期女性子宮正常大小是這樣的:

長約7-8cm,寬約4-5cm,厚度是2-3cm,生育過和沒生育過的女性子宮正常大小不太一樣,生育過的女性子宮略大一些,但是基本上和稍大點的拳頭一樣大小。

而到了孕晚期,子宮長度和寬度會比懷孕之前分別增加200倍和20倍,重量達到1000克,容積達到5000毫升!

其實,女性分娩之前子宮大小我們都可以想像到,它要裝下一個身高約50cm,體重5-7斤甚至更重的胎兒,還要給羊水等留下空間,幾乎整個腹腔都被子宮占了不說,肚子還突出來那麼大,體積怎麼會小呢?

只不過大家不知道未懷孕時子宮容量有這麼小,也驚嘆於人體一個器官可以被撐大到這個地步而已。

看到這張對比圖你應該就能明白,想讓子宮恢復到懷孕之前的大小,肯定不會那麼快。

產後子宮恢復過程:

中國人講「坐月子」,講的就是產後30天,有人會坐雙月子,那就是產後60天,醫學上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產褥期」,指產後42天,都是為了給子宮包括身體各部分器官有一個完整的恢復期。

一般來說,產後6周左右,子宮才能恢復到懷孕之前的狀態。

期間,子宮肌細胞體積逐漸縮小,子宮內膜再生、修復,宮頸內扣逐漸關閉。

產後第一天,子宮底大概在臍下1-2橫指處,此後子宮每天下降1.2cm左右,到產後10-14天的時候,才能縮入盆腔,產後6周左右,大致恢復到正常大小,有的可能是4周,有的可能需要2個月左右。

所以醫院產後42天有一個複查,順產要檢查宮頸口情況,側切的要觀察下切口癒合情況,剖腹產的要檢查一下傷口恢復情況,此外寶媽需要去做B超,檢查此時子宮大小和位置,判斷是否有積液、殘留,是否有子宮脫垂現象,還有就是檢查盆底肌情況,觀察是否有盆底肌鬆弛甚至漏尿情況。

這個產後42天檢查,大家千萬不要忽視,這是判斷我們產後恢復情況的最直觀方式,如果有問題,早發現早解決,有必要修復的話就及時修復。

除了子宮恢復情況,還有一些因素也會影響著產後「肚子大小」。有的寶媽在6周之後甚至2個月之後肚子依然沒有恢復到懷孕前大小,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1.腹直肌分離

在腹部中間有兩塊平行的肌肉,她們就是腹直肌,懷孕過程中兩側腹直肌會向兩側分離,產後如果兩側肌肉中間的距離大於2cm,手指伸進去感覺可以插進腹腔,這就說明腹直肌分離了。這會直接導致小腹難以平坦,而且普通的健身方式並不能改善這種狀態,這需要我們用專業的方式來進行鍛鍊。

2.髖部變大

孕期為了方便分娩,女性的骨盆會打開,所以很多寶媽生完寶寶後髖部會變大,這就導致即使肚子恢復到孕前水平了,但腰圍和跨布大了一圈,依然穿不上從前的褲子。

3.脂肪堆積

不得不說,孕期養胎讓很多寶媽擁有了不忌口的理由,懷孕過程中長胖了不少,而且長的肉都是在自己身上的。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簡單要求生完寶寶立即恢復體型了,你可能還需要一個有計劃的瘦身過程。

但是不管哪種原因,我們都不必著急,這就是我們生完寶寶後身體的自然狀態,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為了健康和美觀我們可以去努力恢復,但不必過分焦慮,也希望寶媽身邊的人,能少給她們一些壓力和批評,多一些理解和寬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b5f89feeb24346bce0007328cc7ab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