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會孩子感恩,真的會把孩子悄悄培養成「白眼狼」,別不信

2022-08-27     福林媽咪

原標題:不教會孩子感恩,真的會把孩子悄悄培養成「白眼狼」,別不信

文丨福林媽咪

前段時間,一則「要零花錢不給,女兒當街毆打媽媽」的視頻引發熱議。

視頻中,一名十幾歲的女孩,瘋狂揪著媽媽的頭髮搖晃,不時捶打著媽媽的頭部。而這位媽媽卻任憑女兒毆打,既不反抗,也不吭聲。

這一幕引起旁邊人的不滿,大家阻止了女孩傷害母親的行為,教訓女孩要理解母親的難處,要孝順母親。

但女孩不僅不知悔改,還怒懟大家:「我打我媽媽,關你什麼事……」態度極其囂張。

孩子惡劣的態度,與旁邊沉默不語的母親形成鮮明對比。

不敢想像,如果這位母親繼續縱容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孝順父母」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家庭教育中不應該缺位的。

從前,家庭教育中最不能忘記的那個字,就是「孝」。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出自清代著名文學品評家王永彬所作的《圍爐夜話》,原文如下: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孝」是一切品行之首,連孝心都沒有的人,何談仁義道德。

01

孝順的孩子背後都有以身作則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孝順的孩子背後一定都有孝順老人、以身作則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老師,你的日常一切行為都被孩子看在眼裡。

記得有一則民間故事,講的就是孩子有樣學樣的事。

一位父親,嫌棄自己的老母親老了不中用,就準備把母親背到後山的山洞裡,任其自生自滅。

當孩子看到父親的行為後說:

「爸爸,以後你老了,不中用了,我也把你丟在山洞裡去不管」

孩子的話一下驚醒了父親,父親意識到自己的不孝,連忙放下老母親,當著孩子的面給老人家道歉。

我們雖然無從考證這個故事的真偽,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值得反思。

今天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孩子以後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你不需要長篇大論地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孝順」,你只要去踐行「孝順」就行。

家庭教育中,父母言傳身教的「孝順」是對孩子最有效的教導。

03

孝順的前提,是教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孝順」是孩子對長輩的感恩回饋,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一般都會尊重和孝敬長輩。

2019年,考生王恆傑一出考場就給在外等候的母親「撲通」一聲跪下。

他大聲說:「是媽媽這麼多年辛苦的付出和陪伴,才讓我健康快樂地成長,感恩母親!」

母親也被兒子感動得抱住孩子喜極而泣。

周圍的人紛紛為母子倆鼓掌點贊,畫面讓人動容。

孩子這一發自內心的舉動,不是什麼作秀,也不是什麼封建禮儀,它就是一個孩子,在高考過後對母親辛苦付出的感激,一片純然之情,這樣孝順的孩子值得我們點贊。

母愛是最無私的,不求回報,但懂得感恩的孩子會記住母親付出的一切,這種孩子一定是孝順的。

孝順的孩子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都懂得珍惜長輩的辛勞和付出,這才是我們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

04

孝字論心,也論行

幸福的家庭離不開「孝順」二字,懂得孝順的家庭都幸福美滿。

但如果孩子只知道感動,卻不去用行動去幫父母減輕負擔,永遠讓父母在為他付出,那也算不上孝順。

有這樣一戶家庭,夫妻恩愛、孩子孝順,家中瀰漫著溫馨、幸福的氛圍。

2009年,老父親去世後,女兒擔心母親一個人生活會觸景生情,就將她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顧。

其它兄弟姐妹們紛紛加入孝敬老人的行列,出錢出力,盡心盡力,看著兒女如此孝順,幸福的笑容時常掛在老人的臉上。

長輩們孝順的舉動,被家裡的小輩們都看在眼裡。

平時孩子們在外上班,常常記掛著外婆,一有時間就回來看望老人家,噓寒問暖的電話更是少不了。

每年過年,小輩們都會想出各種法子逗老人開心,給老人家包紅包道賀。

這就是行動,站在父母的角度看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多陪父母,讓他們開心,在父母老年之後,能用心照顧……

這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幸福家庭,讓人不禁豎起大拇指。

孝順,是人最基本的良知,是一個家庭最基礎的品德。要給孩子「孝」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孝順的孩子都是那個懂得感恩的天使。

家庭教育中絕不能忽略「孝」這個字,隨時提醒自己和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e7c8360c955d2923102ac666ca692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