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2023-11-15     凱恩斯

原標題:炒股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11月15日,市場繼續反彈,尤其是港股更是出現久違的大反彈,恒生指數今天上漲了3.92%,港股的機會我們在10月底分析美元周期即將逆轉的時候就特別提醒大家了,讓大家特別關注科技和醫療板塊,因為這兩個板塊是港股的核心資產,但是你抄底了嗎?

底部在恐慌中出現,在懷疑中上漲,為明明底部到了,機會來了,很多人還是猶豫和質疑?這要反問一句,金融業從業者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有人說是專業性,越聰明的人越適合金融;有人說是資本規模,因為金融馬太效應;還有張雪峰說是人際關係,干金融都需要人脈。

金融業從業者的核心優勢是信息,什麼專業性、資金規模、人際關係,這些優勢要發揮作用,都需要轉變為「信息優勢」。在歐美金融界,猶太人一直是標杆,那麼猶太人怎麼賺錢?是教育,是互幫互助,是聰明?都不是,最早猶太人是給歐洲王室管錢,由於靠近政治中心,信息來源廣闊,猶太人一邊管錢一邊賺錢,猶太群體便掌握了大量財富,以至於很多歐洲國王在出現財政危機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想到在猶太人身上撈一筆,補窟窿。後來羅斯柴爾德家族改變了策略,不再給王室管錢,而是直接在歐洲各地成立投資銀行,然後通過遍布歐洲的投行網點組建情報網,既幫助政府遞送情報,也為自己投資獲取情報。比如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經典投資案例就是第一時間知道拿破崙兵敗滑鐵盧,迅速做多英國國債賺得盆滿缽滿。

即便到近代,利用信息優勢的金融法則依然沒有改變,諸如索羅斯就通過政府關係網來獲取關鍵投資信息,1992年索羅斯做空英鎊,在此之前索羅斯先去找德國央行行長吃飯,金融鱷魚並不打無準備的仗。不談猶太人,巴菲特投資就完全是方法論嗎?也並非如此,其也有很多獲取內部信息的便捷渠道,甚至於很多企業家會主動給巴菲特送去內部信息,企業家這麼做也是為了企業,因為巴菲特投資過的公司自帶光環,巴菲特投資能夠撬動更大規模的資金流入,翹起公司市值,公司未來融資的成本更低,經營環境有效改善,企業盈利能力自然更強。

雖然信息是投資者的核心優勢,但如果你沒有專業知識也是沒用的。同樣的股票信息,你告訴一個只會種地的農民,他會說你想賺錢要想瘋了。專業知識只是為了解讀信息中的賺錢機會,專業知識則幫助投資人更好利用信息去做出正確決策。舉個例子,其實我幾個月前就說「加息已經結束」,當時美聯儲並沒有釋放信號說不加息,得出「加息結束」的結論,需要信息結合知識。而如今,10月份美國通脹率只有3.2低於預期,如今「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這個結論得到驗證,我們也在信息驗證過程中獲益,這就是投資的正確姿勢。

今天,中美兩國發表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中美兩國就氣候危機達成協議,這似乎是今天新能源板塊的驅動力,但其實這個結論幾天前你就可以預期到。原因是中美兩國在氣候問題上利益一致:

對於美國,歐美國家一直推動減排,推動減排目的,既是為了限制發展中國家發展,也是討好歐美國內的環保力量,獲取選票。對於中國,我們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光伏、風電、新能源車、儲能電池、充電樁等減排產業是我國的強勢產業,國內甚至一度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綠水青山=金山銀山」,中國根本不可能拒絕。所以,我們不知道雙方能夠達成哪些方面的共識,但氣候上的共識一定會達成。而這利好國內新能源產業,而你知道新能源的股票龍頭嗎?這也是知識。

那麼,投資人有了信息,有了專業知識,做股票就能成功嗎?首先要有優勢的信息渠道,你獲取信息要比別人快,要對信息足夠敏感,其次是要對信息進行正確的分析。國內資本市場投資人以散戶為主,所以分析師在談問題的時候很小心,怕傷感情,所以,我一直建議投資人多關注我們的分析過程,而非結論。最後,最重要的其實是執行力,了解信息的方向,就要即時調整策略,實際上1個月前市場跌破了底部,當時我雖然說「不破不立」,對最低點並不確定,但我們講了A股有一條原始上升趨勢線,這是一個穿了18年的老底褲在2950點。而信息分析方面,我們看到外交部長訪美,才敏感性才迅速提高,認為拐點即將到來,所以,堅定的說大盤反轉,所以,我們的結論是,對於投資,了解再多的信息,懂得再多知識也沒用,你得去執行你認為對的決策,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6cdc66d3e6c8854b70b33dbb5f1bd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