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金在堅定入市

2024-10-17     凱恩斯

雖然今天A股指數下跌,但最近A股還是很強勢的,體現在兩點:其一是成交量還是比較大的;其二是至今上證指數依然處於箱體震盪區間,並沒跌破下方缺口支撐。這兩點暗示還是有資金在堅定入市,牛市行情一般會「進三退一」,只要沒有跳水連續擊穿關鍵技術點位,那麼指數橫盤穩定一段時間後,A股勢必還會有一波千點行情,且很可能是向上跳空的方式起來,迅速突破前期高點,進入舉世矚目的大三浪且不給追高者留機會。

不過,今天市場焦點似乎不是股市,而是樓市,因為住建部為首的五部門又開新聞發布會,縱觀整個新聞發布會,提及的政策內容大部分還是歷史總結,少部分新內容。羅列了一下:

歷史成就包括:

1、白名單信貸規模今年將有4萬億。因為已經10月了,今年的信貸餘額總體有限。

2、9月一線城市調整限購,北京和上海放寬,廣州取消,深圳部分取消。

3、1-9月完成148萬套保障性住房,年底450萬人入住。

4、前9月開發貸增加4000億。

5、10月25日,存量房大批量下調利率。

政策增量包括:

1、開展商住房納入白名單工作。

2、銀行和房企協商,信貸直接入監管戶。

3、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對閒置存量土地的收購發放一定比例的收購貸款。

4、地方主導收購存量房作為保障房的工作。

5、抓緊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差別稅改革。

6、專項債用於土地儲備。

7、100萬套危舊房改造(核心新政)。五項政策支持貨幣化安置(拆遷款),一是面向大城市,二是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三是地方專項債支持,四是稅費優惠,五是銀行信貸支持。

總結政策,救樓市主要可用手段如下:

其一加槓桿,政策銀行、專項債、商業銀行等。

其二是保障房去庫存,既建也買,這些都要錢,於是回到第一點加槓桿。

其三是減稅,由於還沒有房產稅,所以如今減稅是面向交易稅,比如增值稅。

其四是舊城改造,俗稱拆遷,注意,這一點針對大城市,小城市舊城改造不可行,因為拆遷會增加房屋供給,小城市已經難賣,一拆房子更多。

其五白名單擴容,擴容是為了增加銀行授信,這又回到了第一點加槓桿。

所以,歸納為一句話:加槓桿去庫存。

加槓桿能不能去庫存?能,但前提是房價要上漲,否則新的槓桿未來換不掉,問題沒解決還造了更大的問題。可現在,即便政府收購部分房子,最終還是會留下更多商品房庫存(錢不夠,借都不夠),所以最後還是要靠購房者來抬轎子。這又回到老問題:收入和就業的提振。收入分為工資(經營)收入、財產收入、補貼收入。

有專家說提高補貼收入,這對消費有用,但對樓市沒用,因為房子貴,購房者缺的不是優惠券,是購房本金。

最理想的是提高工資收入,但如今臉難看錢難賺,工資收入提高需要漫長的新興產業培育過程,所以遠水不解近渴。

那麼,最終還是要財產收入提升,利用股市的財富效應來撐起樓市需求。國慶節的樓市火爆,一方面是政策,北上廣深調整限購,另一方面就是有人在節前從股市解套和賺錢。

然後又回到股市如何崛起的問題?從技術和宏觀經濟趨勢分析,如今股市就是牛市,但對牛市的長度,判斷依然是1-2年,很難給出10年大牛市這種判斷,而美股已經牛了15年。

差距在哪裡?如何改變牛短熊長?差距在上市公司質量。

全球五大科技公司和英偉達不在A股,這我認,BAT竟然都不在A股生長,說明中國股市的供給結構存在問題,A股不是上市公司來分享經營成果的,而是上市公司來融資圈錢和套現的。而對此,很多專家在呼籲阻止減持,因為節後,一大波公司見到行情向好排隊減持,專家說得有道理,但依然沒有抓住要害,我認為要害在A股要加強優勝劣汰。我不反對IPO和退市,但我不喜歡「一眼看到底」,「業務毫無激情」的同質化公司在A股上市。

好的IPO應該是給股市帶來新投資者的,壞的IPO會稀釋股市流動性,讓A股其他股票的估值更低。做個極端假設,華為在A股上市,會不會吸引歐美的投資人來中國投資?嘴上說不要,華爾街的身體一向誠實。

去來自在任我游,也無恐怖也無愁。自封漲跌萬戶侯,萬眾之處無春秋。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db8ec82aeddc2f33a267139faf5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