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合成生物產業鏈,誰最賺錢?

2024-05-06     凱恩斯

原標題:一文看懂合成生物產業鏈,誰最賺錢?

有一個中國科研人員用發酵法生物合成生產了透明質酸鈉,替代了日本的骨骼中提取透明質酸鈉的方法,導致產量大增的同時,大幅降低了透明質酸鈉的生產成本,極大的推動了醫美行業的發展,這個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產的透明質酸鈉就是醫美行業俗稱的玻尿酸。

今天合成生物這個板塊整體繼續大漲,川寧生物已經收穫3個20cm大長腿拉板,昊帆生物20cm大長腿拉板,蔚藍生物四連板,星湖科技、索寶蛋白、魯抗醫藥、昭衍新藥、通策醫療、廣濟藥業強勢漲停,生物谷、百利天恆、近岸蛋白、英諾特、東寶生物、聖達生物、歐康醫藥、貝泰妮、西藏藥業、水羊股份、振東製藥、國藥現代、瑞康醫藥紛紛大漲,更激化這個消息的,這個概念後來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定義成新質生產力。

合成生物不是一個新概念,你身邊有很多,比如現在比較成熟的合成生物應用包括L-丙氨酸等化工產品、人造肉、護膚品原料角鯊烷,以及部分藥物中間體等。理論上,石油也能被合成,利用相關合成生物技術能夠將藻類改造成類似石油、煤炭一樣的能源。乙醇就是目前生產規模最大、應用程度最高的可再生生物液體燃料之一。

如果能夠合成石油,那麼現在或許很多地方都不用為了爭奪石油而打仗了,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國家不做這個技術,歸根結底還是藻類改造成類似石油的成本很高,技術合成這個成本遠遠高於石油成本。

合成生物板塊已經連漲一周了,查了資料,現在都是概念階段,沒什麼重大突破。但是合成生物這個產業鏈還比較清晰,比如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做一些技術,基因測序、基因合成、基因編輯等。

產業鏈中游可以做平台,主業涉及對生物系統和生物體進行設計、開發和改造等,此類公司專注於菌株設計和改造,為產品型公司提供合成生物的研發外包服務。大漲的川寧生物就是做生物合成平台的,已經在上海成立子公司銳康生物,打造合成生物學和酶催化技術平台。華熙生物、凱賽生物、華東醫藥等都是做平台的。

再就是產業鏈下游,做產品應用的,產品落地在各種領域,像農業、醫療、新能源等等,這裡就比較遠了,畢竟技術還沒到位。

賣鏟子的廠商永遠不愁沒生意

像今天這個合成生物在消費醫療在醫美這個賽道上,還是要屬一些醫藥公司更有研發優勢,普利製藥引入合成生物學技術做的司美格魯肽,金達威的長生不老藥,等等。

在消費醫療這個領域,合成生物學的核心是酶,不管是現在熱炒蔚藍生物的酶製劑,還是川寧生物的酶催化技術平台,核心都是圍繞酶來展開研究。比如金城醫藥原料藥里的腺苷蛋氨酸是合成生物法做的,其他用合成生物法做的還有蝦青素(3000噸/年),採用合成生物學的方法應用 CRISPR/Cas9作業系統用解脂耶氏酵母菌製備蝦青素,也是圍繞酶展開的研究。也有醫美領域的酶催化劑研發及蛋白質工程改造技術,某個醫藥中間體用酶的酶活提高20倍以上,立體選擇性也提高到99%以上,也屬於是關於酶的生物合成技術。

生產酶製劑,上游需要外購酶原料,藥企做酶催化技術平台,需要外購工具酶。和醫藥研發差不多,都需要這些鏟子工具。

鏟子股像百普賽斯,算是國內品類最全、口碑最佳的工具酶供應商,百普賽斯可提供一系列抗體理化分析工具酶,用於協助單克隆抗體、融合蛋白藥物、生物類似藥等生物藥的表征分析及其相關翻譯後修飾,助力生物藥物的開發和質量控制。鏟子公司還有近岸蛋白,也是做酶技術的,比較著名的是近岸蛋白做了mRNA疫苗藥物原料酶基地。這種賣鏟子的廠商,無論研發是否成功,畢竟現在很多還不成熟,所以總會有生意做的。而且有說有了合成生物,市場裡做玻尿酸的廠商要有危機了,現在說這些還是太早了,遠沒有危及成熟的玻尿酸藥企。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e8191bc4af0d85e1fb3b4be1b80f4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