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A股?投資人等待三點

2024-06-27     凱恩斯

今天市場繼續保持弱勢,盤中再次跳水,並且沒有人托舉大盤指數,導致A股表現不佳,恒生指數也跌破60日均線,進入技術性熊市,且均無見底跡象,投資人等待三點:市場情緒釋放、利好政策出台、全球利率轉向。股市是經濟晴雨表,當前中國經濟不是製造業不行,而是內需不振問題。

在過去,內需從來都不是問題,即便出現短期的內需不振,因為內有樓市托舉,外有外貿出口源源不斷帶來財富,中國經濟對內需興衰敏感度低。但如今,樓市走向不容樂觀,而外貿在經歷小陽春後,當下中國製造正面撞上歐美貿易保護,亦不容樂觀。且前些年工業領域供給優化,提高了工業產能,故而急需為這些新增產能找一個出口,而這個出口,勢必是國內市場。

當前,中國需要把目光重新聚焦在振興國內消費市場,即激活內循環。從經濟學角度,一個人支出是另一個人收入,振興消費是振興經濟的根本,從供需角度,產能增加疊加出口遇阻,勢必需要國內市場消化本該出口的工業產能。從周期角度,提振消費能打破經濟緊縮循環預期,消費不足導致需求收縮,需求收縮導致產能減少,產能降低就業和收入,收入減少預期導致居民儲蓄,儲蓄導致消費不足,循環往復,一旦形成慣性思維,就很難打破。

綜上,需提振內需,而高層也看到了問題,但過往推出的以舊換新和設備更新政策效果有限。其本意是設備更新優化供給,以舊換新優化需求,供需提振做大國內消費市場蛋糕。但這類政策早在2008年就已經實施過,如今以舊換新政策邊際效益降低,效果不佳,甚至不如消費券普及度高。所以,未來需要改變提振內需的手段,而新手段可能是:分配改革。

回顧歷史,1978年改革開放的實質是打破平均分配,實現多勞多得的市場化分配,以市場機制解決效率不足的問題,而效率40年,難免出現貧富分化的問題,而縱觀當前消費不足的問題,主因是低收入居民沒有多餘的消費能力。

最近刷視頻再次刷到泰山挑山工,對泰山挑山工的記憶來自課文,然最近自媒體B太採訪挑山工,一問才3000多/月,這樣的收入,別說城市買房,養活家人都捉襟見肘。很多專家在喊鼓勵農民進城接盤樓市,話說農民有這個實力嗎?

現在的已開發國家很多都經歷過這個階段,馬太效應就是這麼來的,一個追求效率的市場,最終必定會出現窮愈窮富愈富的內生性問題。而能否解決這些問題是跨入已開發國家行列的關鍵,解決了進入已開發國家隊列,解決不了進入拉美經濟學教科書。

而解決貧富差距勢必要改善分配,我國經濟學家反對的東西很多,反對最低工資,認為企業會倒閉,反對削峰填谷的稅收,認為富人加稅會逃離,反對福利提高,說高福利養賴人,他們說得對,但已開發國家中很多,有最低工資,有削峰填谷,有社會高福利保障,但他們依然是已開發國家。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財富不會憑空產生,財富自來自兩條路,一條是存量博弈,截富濟貧是不同群體財富的此消彼長。另一條是增量博弈,財富產出效率的提升。換句話說,已開發國家既需要削峰填谷,讓財富更多分配到底層居民手上,又要依靠高科技公司,保持科技創新的動力,以生產力水平提升,製造業產業升級,來保證財富產生效率。結果是,你看美歐等已開發國家,既依靠國內龐大的消費力發展服務業,解決最普通民眾的收入和就業問題,又依靠網際網路醫藥高科技增加GDP,這兩點缺一不可,相反的案例如拉丁美洲,高福利的確有,但生產力沒跟上,所以,阿根廷幾百年了還是個農業出口國,既沒有服務業就業也沒有GDP。再比如印度,印度的婆羅門和普通民眾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兩個平行世界。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f789f2523d451f5fa67698fed600c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