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心法:如何讓自己內心變得更為強大,請培養這幾個習慣

2020-03-20     唐若心學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足以給自己撐起一片天,不用依附於他人,更不拘束於他人的眼光,如何讓自己內心變得更為強大,我來告訴你以下四個心法。」

內心強大來自我們內在的好習慣與好思維。好習慣會建立正確的認知,能重塑我們的大腦,更能改變我們對生活的看法與認知,從而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從本質上來說,生活是無常的,我們無法一帆風順面對生活。生活的無常是教會我們停止尋找完美,而是懂得從這幾個方面訓練自己,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更為強大。


01第一個心法:放下過去

許多人內心無法強大往往來自我們無法忘記過去。正如許多人所提及的原生家庭。小雨就曾跟我諮詢,她怎麼都無法忘記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

單親家庭的小雨從小是被姑姑帶到讀大學的,從小被灌輸最深的思想就是「長大你得有良心。」

於是就算現在已經29歲,她仍然擺脫不掉那種別人一旦對我好,內心第一反射出的是我該怎麼同等地補償對方,而不是在當下欣然接納和體會幸福。

相反的,這份「好」如果一時之間不做出回報便會成為我的心病。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事實。

但我們應該改變自己,降低這種思想壓力占據我們的生活的頻率。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遺憾,如何在遺憾中找出閃光的那個人,就是自己的不斷進取和追求。

其實到頭來不妨問問自己,到底是過去纏著我們,還是你不讓它過去,雖然記憶總是會被喚起,情感總是會重現,但我們要做的事不去沉溺它,能夠轉身關注對自身更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放下了。

一個人一定要懂得學會向前看,而不是被過去所綁架,我們才能活出全新的自我。

更多關於如何成就自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從心態,思維,習慣,人際關係,認知等多個維度助力你在複雜的叢林世界中重建內心強大的自我。



02第二個心法:不批判別人

我們知道,每個人包括你自己無論以那種角度和視野來衡量都有許許多多的不足之處,所以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一件事能夠做到絕對的理性和正確,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予以理解。

學會看得慣的同時保持本心,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對很多事情都見怪不怪的,因為存在即合理,不去置喙他人的閒事。

不批判的同時不被同化,安安靜靜地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心田,你的內心慢慢地就會和你的眼界一樣越來越寬,格局也隨之越來越大。

不輕易評判別人是一種最高貴的教養,也是謙卑的體現。事實上,人人都有生活的不容易,更有自己的無奈,去發現他人背後的無奈,去思考對方的舉止和行為,我們或許就能看到一個更為豁然開朗的世界。

03第三個心法:順其自然

人生確應該順其自然,做人誰能做到滴水不漏,做事誰能做到十全十美。有些人質疑過以「順其自然」貫徹生活之道的人,認為這是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殊不知,這恰恰是內心強大的人才能夠把生活降臨給自己的苦難當作一場不強求的自我寬恕。

人生在世不稱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我們要做的不是對遭遇的事情撒手不管,而是你面對每一件事都秉著虔誠和努力去做。

而對於結果無論是好是壞都能有個坦然的心去面對好壞參半的結局,如果每一件事我們都要跟自己較勁,任何事抱著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決心,凡事必須爭出個你輸我贏,懂得順其自然的人方能心安。

順其自然是學會努力之後的放下,更是一種對待生活最高級的智慧。真正強大的人,會安靜地根據自己的節奏,安然成長,直到有天成為蒼天大樹。

第四個心法:不設限,持續探索自我

所有的平庸和低成就都是自我設限的結果,給自己建下的天花板相當於拒絕自己成長,更是在泯滅自己的潛能。

為什麼相比中年人我們更能在孩子身上看到光明的未來呢,因為孩子們始終保持開放的頭腦,不因為他們的智商比成年人高或者是生活閱歷的多少,而是因為孩子不設限的想像力和行動力是大多數的中年人望塵莫及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拘泥於「生活的慣性」而對一些明明很感興趣的事情放棄了,擔心自己成功不了掛不住的面子往往成了大多數成年人的攔路虎。

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里讓我自愧不如的老奶奶:「她初中學歷,當過工人,40歲開始自學英語,還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學業。

退休後陳少勤奶奶連續7年不放棄學習當代藝術,67歲成為全國最年長的當代藝術講解員。」一個不給自己畫地為牢的人,才能夠衝破生活的防線,活出最強大的人生。

以上四個心法就是讓自己內心變得更強大的奧秘,如果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加以運用,我們就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今日話題:你擁有這幾個習慣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ttY-HABfwtFQPkdSQ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