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媽媽,點擊關注我
前言
我是窈窕媽媽。
大家催了很久的育兒群已建好,群里除了每天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發育特點分享育兒知識,還會有分享自用好物以及給大家談到的品牌福利、定期抽獎等活動,保證每天都有收穫~
這是我們7月份日常分享的部分內容,會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家解決遇到的問題,非常乾貨哦~(點擊圖片可看大圖)
想要進群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說明來意後小助理會拉你進群。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單獨私信我~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10月13日下午18點58份,山東濟南市。
車流如織的大橋上,一名33歲的男子,突然靠邊,停下汽車。
為了不讓後面的車子出現意外,他先是打開雙閃作為警示,這才下了車門,拿出一根繩子。
起初,沒人知道他要幹嘛。
只見他蹲下來,迅速地用繩子綁住自己的小腿。
下一秒,雙手撐住橋的欄杆,一個俯身,投入了茫茫河水中,沒有絲毫猶豫。
河水湍急,浪花涌動之下,早已不見人影。
高架橋的記錄儀,拍下了這短短的一瞬間。
很多人看了這則視頻,無不惋惜道:
「這是有多絕望,才要這樣斬斷自己的求生欲啊。」
記得曾有個心理醫生說:
「百分之九十跳樓的人,雙臂都是斷的。因為落地的那一刻,用雙手撐住地面或者抱住頭,那就是求生欲。」
而這個自捆雙腳的男人,很可能是會游泳的,但他卻提前規避了自己的求生欲,一心求死。
他是誰?
又是為什麼,會以這種「決絕」的方式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
視頻被曝光後,這名男子身後的故事,才被慢慢曝光……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心酸無奈
捕撈跳橋男子的搜救行動展開後,救援隊伍沿著河岸搜尋了很久。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男子獲救的希望也接近渺茫。
10月15日上午10點鐘,終於在一公里外的河道淺灘上發現遇難男子。
前來接應的人,是該男子的爸爸。
他在眾人的攙扶下,看著自己兒子的屍首。
兩鬢斑白、身形佝僂。
光看背影,就令人心疼不已。
昨天還在說話的親人,轉眼陰陽相隔。
老人心中的悲涼,自然無可訴說。
關於這位男子跳河的原因,網上並沒有確論。
有人說他是因為遭受詐騙,一時間承受不住,絕望之下才選擇離開的。
但不論怎樣,這樣的離開都太過悲壯,也太過可惜。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在他身上,一定發生過什麼極為痛苦的事情。
這讓我想起今年發生的湖南張家界跳崖事件。
四名年輕人,在攀登張家界的過程中,相繼縱身跳下懸崖。
在後續的調查中,四個人的家庭背景相繼被曝光:
小婷,22歲,父親患癌需要巨額醫療費,作為家中長女就挑起了擔子,但自己微薄的工資始終難以應付;
張某,23歲,家裡條件不好,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很少和父母聯繫;
劉某,34歲,7歲母親因為癌症去世,家中有個患中風的60歲父親,撫養他長大的奶奶,今年也有90歲了。他16、7歲就外出打工,成婚生子,後因婚姻破裂,帶著兒子獨自生活;
彭某,家在農村是最窮的人家,獨自外出靠跑貨車維生,很少回家。
四個人,同樣來自農村,同樣家境一般,也同樣,飽受生活的摧殘。
我們不得不承認:
成年人的世界,總有太多辛酸無奈。
生活的苦,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波濤洶湧的大江大河。
所以我們無法在事發之後,以一種局外人的身份去加以評論。
因為任何指責,都顯得太過輕飄飄。
我們能肯定的,只是他們在某段時間、某一瞬間,心裡對抗不幸的防線崩塌了。
僅此而已。
你只是走入了情緒的困境,而非人生的困境
與33歲跳橋男子同天發出的新聞,還有一則令我印象深刻。
一名女子,因為一時想不開,想要跳橋輕生。
幸運的是,一位遛狗的大哥眼疾手快,直接衝上去死死抱住了她。
女孩拽住欄杆不放,還勒令男子放開自己。
「你別抱著我!」
「你答應我不跳,我就不抱著你!我也不想抱著你啊!」
說著,為了對抗女子往前向上爬使出的勁,男子只能用下蹲的姿勢拖住她。
一邊還耐心地勸導她:「人生哪有過不去的坎啊,丫頭。」
經過幾番拉扯,男子終於等到了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女子最終被救下。
是啊,人生其實沒有過不去的坎。
那些因為一時想不開而走上絕路的人,也許只是走入了情緒的黑洞。
曾看過一個網友分享的故事。
她說自己身邊的朋友,因為生活的壓力、情感不順,衝動之下想要從15米高的橋上跳下去。
好在這位朋友福大命大,只摔碎了腿骨和盆骨。
後來,朋友和她分享跳下去前後自己的心情:
「一開始站在橋上,腦子一片混沌,只覺得自己讓很多人失望了,對不起父母家人。」
「跳下去那瞬間,完全清醒了,立馬就後悔了。」
「很害怕,真的很害怕,跳下去那刻才知道自己不想就這麼死了。」
她終於明白了,比起失去自己的生命,終結痛苦才是真正目的。
一時間的衝動和迴避,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而當你迴避生活的重擔,生活就會把失去支撐的重壓,轉移到身邊至親身上。
網上一則視頻,曾觸動過很多人。
一位50歲的大叔,身高一米五左右,在米店打工扛米。
每次扛起米袋,都是9袋起步,厚厚一摞,重量沉甸甸的,足足有270斤,整整高出了他一個人。
很多人都勸他:「大叔,你不要那麼拼,注意點身體。」
可大叔卻說:「你們年輕還不懂,到了這個年紀,就知道生活的壓力了。」
網友都說,他扛起的不是米,而是一家人的生計。
面對人生給他的困難劇本,他沒有選擇逃避。
而是穩穩抗下。
他說,自己兒子還在讀書,需要用錢。
他的家裡,也許還有步履蹣跚的母親等待照顧。
他知道,這雙抗住米袋的手,他不能撒,也不敢撒。
曾經有位喜劇演員,她試圖將自己妹妹自殺的故事,用幽默的方式表演出來。
可當視頻拍到一半時,她卻忍不住痛哭流涕。
對於留下來的家人而言,他們會懷抱著巨大的愧疚和無力感,腦子裡重複播放著至親離世那天的一舉一動。
「要是我能提前勸勸他就好了。」
「要是我在身邊就好了。」
他們止不住地回想、琢磨,然後責問自己為什麼沒能阻止悲劇發生。
就如開頭事件中,那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兒子離世後,他也難免飽受成倍的痛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大約有80萬人死於自殺。
也許在翻看這篇文章時,這個世界就有一個人因為一時想不開而選擇離開。
有人會問:「這代人是不是心理承受能力變差了呢?」
其實不是的。
我們的環境在變化、社會在變化,每個人要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多,而網際網路也會在無形中放大這些壓力。
從前只要靠付出一點努力去克服的困難,如今需要付出雙倍、甚至多倍。
在生活的反覆拍打之下,心態再好,也容易產生自我懷疑。
美國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在《自殺作為自我逃避》一文中說,自殺是因為感到自己辜負了他人的期望、自我憎恨、自我指責等等。
因為社會對自己或個人的要求太高,所以很難接受退而求其次的選項:
考試考砸了,我的人生完蛋了。
被分手了,我再也不會這樣幸福了。
原生家庭糟糕,我這輩子都不會快樂了……
在情緒的拉扯中,漸漸對人生感到無望,這才劍走偏鋒。
但其實,只要他們在堅持一下,就會發現:
只要下次考好了,還是有可能考上好學校的,即便考差了,人生也不會因此完蛋;
走出分手陰霾的人,依然可以在下次遇到新歡時,再次獲得幸福;
遠離原生家庭,重塑自己的三觀,依然可以經營好生活。
請相信,你只是太想變好了,所以才不容許這世界對你的苛責。
但人生不需要事事完滿,也無法真正做到順心如意。
在不斷前行的路上,不妨偶爾允許自己停下來,允許自己短暫的「糟糕」。
人生這場遊戲,不下場才有可能贏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舞者「廖智」嗎?
這些天在網上刷視頻,偶然刷到了她的動態。
在一則《磨合舞廳》的舞蹈視頻里,出現了她翩翩的舞姿。
她笑容開朗,神態舒展。
但和別的舞者不太一樣的是,她膝蓋以下穿戴著銀色的假肢。
如果有人問起她的雙腿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她會坦然地告訴大家:
「因為活得太浪漫,小腿流浪去火星了。」
但只有了解過廖智的人才知道,面對命運的刁難,她曾經用了多大力氣反抗;
為了重新跳舞,她又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努力。
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掠走了無數人的生命。
當時身為舞者的廖智,就這樣看著婆婆和女兒死在自己的面前。
而她,也因房屋坍塌和重物積壓,失去了自己寶貴的雙腿。
在那場災難中,她是那棟居民樓里唯一的倖存者。
可看著自己曾經賴以維生的腿如今被截去,她只覺得人生無望。
不過靠著父母的安撫和鼓勵,這才勉強度日。
好在人生就是這樣,只要不下場,總有翻盤的機會。
截肢後的一個月,08年的世界小姐比賽重慶賽區的導演任虹霖找到了廖智,問她是否願意繼續跳舞。
「繼續跳舞?」
廖智不明白,自己小腿都沒了,怎麼跳?
導演告訴她,用膝蓋。
廖智猶豫了一會,隨即決定接受這個挑戰。
既然命運奪走了她珍視的舞蹈生涯,那就再憑本事奪回來!
接下里的一個月時間裡,她不斷試著用膝蓋支撐自己,練習舞蹈動作,把膝蓋都摩得傷痕累累。
一個月後,她終於登台表演。
當立在巨大的鼓面上揮舞著紅綢時,那股強大的生命力,令人觀之震撼。
她的經歷,讓我想起了羅翔老師的話:
「請你務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萬次,毫不猶豫救自己於這時世間水火。」
正是因為不願放棄、重新振作,廖智才走出了傷痛的陰霾,換回了別樣的人生。
我們也是如此。
任憑事態如何困難,處境怎樣極端。
也許調整心態,等一下,再等一下,試著跨過去,就能發現另一番景致。
所以現在開始,不妨告訴自己:
「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身邊的人大多也都艱難辛苦。
你得記著別人和你一樣脆弱,
這樣你就不吝惜臉面隨時都可獻出一個安慰的擁抱。
你也得記得你和別人一樣堅強,
沒困住別人的泥沼深淵同樣也困不住你。」
點個「在看」吧,願我們往後的生活,甜蜜的歡笑多過苦澀的眼淚;如果難以實現,那就讓我們成為那個拯救自己的英雄。
• End •
編輯 | 阿慌
圖源 | 網絡
了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