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愛,要坐牢了!?」

2023-11-24     窈窕媽媽

原標題:「福原愛,要坐牢了!?」

hi,我是窈窕媽媽,點擊關注我

前言

我是窈窕媽媽Jessica。

公眾號換上我自己的頭像啦!別擔心,還是我。

最近開始嘗試拍短視頻和直播帶貨,以後就會用「真面目」面對你們啦!還沒關注視頻號的姐妹記得關注哦~

下一次直播在下周一(11月27日),給大家談來了蒙牛牛奶的專屬福利,純奶酸奶都有!價格絕對比線下商超香!姐妹們千萬不要錯過,送禮自己喝都很棒!

預約】準時來直播間搶優惠啦!建議兩場都預約,到時候看哪場有時間看哪場。

另外,沒時間看直播的可以加我微信,到時候邀請你進直播群,另外咱還有可以說是全網最優質育兒交流群,想加的也直接掃下面二維碼。我的同事們會定期有知識分享。好友名額有限,要抓緊啦!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福原愛,可能要面臨牢獄之災。」

這消息絕非憑空捏造,根據日本媒體最新報道:

由於福原愛不履行判決歸還長子,前夫江宏傑提起了刑事控訴。

目前警方已經受理,並表示不排除逮捕福原愛的可能。

一旦定罪,福原愛恐將面臨2年以上、2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針對福原愛的爭議,從她32歲那年起,就沒有停止過。

早在今年四月,日本媒體就爆出她「生活一團糟」。

先是陷入財政危機,因還不起貸款而搬出豪宅;

家庭關係也疑似破裂,母親不同意她離婚,與哥哥合開公司也宣布破產。

在日本,由民眾投票選舉出「不倫藝人TOP10」里福原愛高居榜首,連孕期出軌未成年的東出昌大,都只排名第三……

不少人稱她為:日本之恥。

從昔日人見人愛的日本吉祥物「愛醬」,到如今被稱作日本之恥的「福女士」。

很多人說她被「寵壞了」,導致一手好牌打到稀爛。

然而,回顧福原愛的前半生會發現:

她的「脫軌」,實際上一切都有跡可循……

時間回到故事最初。

1991年,3歲的福原愛拿起了桌球拍。

她的第一次握拍,不是因為熱愛,也不是因為好奇;

僅僅,是想要父母的陪伴。

父母都是桌球愛好者,夢想將孩子培養成優秀運動員。

全部的關注點,自然落到了福原愛哥哥身上。

於是,福原愛不禁在想:「是不是我打桌球,就會有人陪伴我了?」

她拿起了球拍,並在母親面前展現出了天賦。

那一刻起,命運齒輪開始轉動,桌球手福原愛誕生。

同時,一套標準的「東亞式綁架打壓教育」也在她身上上演。

福原愛的啟蒙教練是母親福原千代。

區別於其他母親,福原千代對於女兒十分的專業,且冷酷。

她制定了詳細的訓練計劃:

每天4個小時,連續1000球,中斷1球便全部清零來過。

這套訓練計劃,連成年人都很難執行,更何況是個三四歲的孩子。

可在母親面前,福原愛沒有拒絕的理由。

任務完成不了,即便是哭著也要打下去。

有一次,福原愛在練習「連續接球不可中斷」時,屢屢失敗。

幾小時後過後,她終於忍不住停下來放聲大哭。

面對女兒的崩潰,母親不僅沒有安慰,反而是直接甩下狠話:

「算了不要練了。」

面對母親如威脅般的話語,福原愛突然失控……

她衝過去抱著母親的腿,祈求「讓她繼續練下去」,不要放棄她。

她害怕,一旦母親不讓她打球了,就又沒有人陪伴她了。

這份擔驚受怕,也延伸到了賽場上。

4歲時,福原愛出現在全國桌球錦標賽賽場。

面對比自己大好幾歲的選手,她體會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敗,但每次輸球時她哭著走向母親,都會被母親趕回場上。

儘管如此,那場比賽福原愛還是拿到了全國16強的好成績。

賽後,母親給到的不是鼓勵,而是對她說到:

「沒拿好成績是小愛不好對不對?

練球時不好好注意就會這樣,現在心裡更難受了吧。」

不夠,還不夠,差遠了……

母親對於福原愛巨大的期望,永遠高於實際。

那場全國大賽後,母親制定了更加嚴苛的計劃:每天4小時,延長至7小時。

每晚放學,家裡的車子都會停在校門口,福原愛在車上換好運動服,下車直接訓練。

哪怕連生日,也是在訓練館中度過。

從小,福原愛最期盼的事情,便是與其他小朋友一樣:和父母一起去迪士尼玩耍。

她天真的認為,只要拿到冠軍,母親一定會認可自己,並帶她去玩。

她拚命訓練,終於在第二年的全國大賽上,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

她本以為,這次成功能得到「一顆糖」,沒想到,卻等來了一張更嚴苛的計劃表:

新目標,衝出日本!

為了更加專心訓練女兒,福原愛的父母辭去了工作,全力支持「她的事業」。

就此,福原愛的夢破滅了,她被綁進父母編織的夢裡,賭上自己全部的人生去實現。

因為她知道,一旦失敗,父母將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於是她不僅得面臨訓練的壓力,還得背負「討好父母」的壓力。

一次,當記者詢問「聽說你父母已經辭去工作,你現在要養一家子人」時,福原愛先是十分官方的說了一句:「不要問我這麼難的問題好嗎?」

兩秒後,卻忍不住留下了眼淚。

永遠被寄予厚望,永遠被打壓,永遠被掌控。

福原愛曾經的人生,時刻活在父母的高壓之下。

所以在成名後,當被問到是否會教自己孩子打球時,她回答道: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重複我的童年。」

而相對於福原愛內心的牴觸與懼怕,母親福原愛千代眼裡的女兒,卻「截然相反」。

在她的的訓練手冊里,保存著對的女兒觀察:

非常喜歡桌球,不放棄。

好強不認輸,熱心鑽研。

高度專注力,對勝利的渴望。

或許,分歧在此時早已產生。

母親眼裡的福原愛,與福原愛心中的自己,完全背道而馳。

而福原愛因渴望愛而不停讓步、不斷壓抑自己;

也為日後的叛逆埋下了導火索。

母親對福原愛的管控,豈止在賽場內。

福原千代是一位典型的傳統日本女性,在她眼裡:

女性就該學會「三從四德」,最終歸宿便是「賢妻良母」。

這一思想模版,自然而然的套在了福原愛身上。

7歲時,福原愛畫過一幅畫——

一個手拿桌球拍,穿著公主裙的新娘。

她說這是她的「夢想」,成為一個打桌球很厲害的新娘。

21歲時,福原愛在廣東俱樂部效力。

每天訓練比賽完,其他隊友回家休息,她卻得回家學習做飯。

她說這是母親要求她做的「功課」,目的是:為了結婚。

福原千代認為,不會做飯的女性是「嫁不出去」的。

她要求女兒在婚姻里,做學會溫柔、隱忍、無微不至,要為了婚姻犧牲自己的一切。

在福原愛從小生活的環境里,家庭也確實奉行「父親至上」原則。

父親說什麼,家人都得言聽計從,而母親則是「不需要睡覺的」,為了家庭獻身式的付出。

運動員王楠說過,自己曾問福原愛,一生的願望是什麼?

出人意料的是,她的答案與桌球完全無關:

「我最大的夢想是結婚生子,然後我要給我的老公做飯,他一回家我就在門口等他。

然後問他,是先吃飯,還是先洗澡?」

福原千代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的植入了福原愛的腦中。

或許,一切崩潰的起點便始於此。

2017年,福原愛與江宏傑在迪士尼舉行婚禮。

這一刻,她圓了兒時去迪士尼玩耍的夢,也完成了「人妻夢」。

只不過,這場「人妻夢」究竟是母親的?還是自己的?

或許,彼時的福原愛也很難分清。

婚禮上,福原千代不斷提醒女兒,將來「要賢惠」、「要回歸家庭」。

次年,福原愛宣布退役,放棄了自己引以為傲的體育事業;

隱入江宏傑身後,成為家庭主婦。

後來接受採訪時,福原愛提到:

「母親非常支持退役的決定。」

就這樣,福原愛30歲以前的人生,都照著母親的規劃完美執行。

可沒人注意到:

母親要求的「賽場上好強不服輸的愛醬」與「婚姻里賢惠聽話的妻子」,完全是兩個巨大的矛盾體。

當兩者強行融合於一起,終究避免不了崩塌。

回望福原愛與江宏傑的婚姻;

兩人對這段關係的期許,從一開始就是完全錯位的。

談及喜歡江宏傑的原因,福原愛曾表示:

在他面前,能夠肆無忌憚地做自己,展現自己最真實一面。

好不容易脫離了原生家庭的管束,福原愛極度渴望能回歸自我。

所以在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里,節目組讓夫妻滿足彼此一個願望時,她寫的是:

想去disco和酒吧。

或許對於她來說,這是第一次大方提出內心所想。

反觀江宏傑,他喜歡福原愛的原因,在於她「會做飯」、「會縫衣服」等一系列家務活。

換而言之,江宏傑喜歡的,實際上是福原千代打造的「賢妻福原愛」。

而真實的福原愛,或許他並不了解,也並不喜歡。

但福原愛從小受到的教育和要求,則讓她不得不遵循江宏傑的「喜愛」行事。

於是,她會每天守在門口,熱好洗澡水等待丈夫歸來。

幫他脫鞋、換衣服。

於是,她會根據全家人的口味喜好,每天4點起床,準備一大桌中餐、日餐、西餐。

於是,當她喜歡一本筆記本,想用自己的錢買時,會因丈夫覺得「沒必要」,而放棄購買。

並且承認自己「有點任性」。

福原愛照著母親要求的「賢妻模版」,小心扮演者家人「滿意」的角色。

即便如此,日常生活里只要稍有差池,便會遭到各種批評。

與母親福原千代一起吃飯時,她會訓斥福原愛竟讓江宏傑給肉片翻面,理由是:

「怎麼能讓丈夫做這樣的事?」

與丈夫去看牙醫時,因看牙張開嘴巴,而被丈夫怒罵「ji女」!

福原愛依舊過上了那熟悉的生活——

窒息、被打壓控制。

終於在某一天,緊繃在她心中的那根弦,斷了。

2021年,福原愛被拍到出軌已婚男子,從此,她不再是「好女兒」、「好妻子」。

她被民眾指責,與前夫對薄公堂,被父母嫌棄。

可這一切,責任全在於她嗎?

當然,在這裡也不是要美化,或「洗白」福原愛的出軌行為。

只不過回顧她的人生,確實被母親「綁架打壓式」的教育模式所影響。

更可怕的是,福原千代的這種極端教育,只是多數家長教育模式的一個縮影!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點:

不少父母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作品」。

並且,喜歡賭上自己的一切,想要把這幅作品打造完美。

但卻時常忘了,完美作品的背後;

早已形成了一個在「自我」與「服從」之間拉扯的靈魂。

「我做這一切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好!」

這句話是多少父母嘴裡的口頭禪?

但每當說出這番話,孩子接收到的壓力都是成倍的。

一方面,TA有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喜好,從內心牴觸父母的安排。

另一方面,TA一旦脫離父母安排好的軌道,便會內疚感爆棚。

在這樣極端的內心拉扯之下,叛逆的雷就此埋下,靜靜等待某天的爆發!

作家紀伯倫曾在《孩子》里寫道: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

如果一個人連選擇權都沒有,都在按別人的意願生活,那還是TA自己的生命嗎?

回到福原愛身上,她的觸礁,有性格的偶然,也有生活埋伏好的必然。

正如她4歲那年,富士電視台找到她拍攝紀錄片,一拍就是24年。

多年後,福原愛忍不住問導演,為何選擇她?導演回答:

「因為你一直坦率地、一心一意地打球。

那個模樣異常耀眼,所以鏡頭一直跟著你。」

或許,沒有人意識到:

從那一刻起,生活在鏡頭下,以及父母期待中的福原愛:

可以是天才桌球少女;

可以是溫柔似水的賢妻;

可以是漫畫里勵志主角;

唯獨,不能做回她自己。

End

編輯 | 阿慌

圖源 | 網絡

了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f32f2cf2bc5e297228954aa7e088b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