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莫言,是中書協資深會員,還出書法集,人們對他褒貶不一

2023-12-16     書法網

原標題:諾獎得主莫言,是中書協資深會員,還出書法集,人們對他褒貶不一

諾獎得主莫言,是中書協資深會員,還出書法集,人們對他褒貶不一

雖然很多人說諾貝爾獎除了物理、化學、醫學三項外,其他都受意識形態和西方價值觀影響,但人們內心深處對這一獎項還是非常認可的。依然記得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全國都為之高興。這一殊榮也使得他成了中國文壇「獨一檔」的存在。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濰坊高密,原名管謨業,他的家境非常貧苦,這一點莫言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反覆提及,也總是在演講時提到自己最初寫作,只是為了吃飽飯。莫言在文學上很有天賦,由於曾經擔任過四年的圖書管理員,所以他讀過不少哲學、文學名著。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莫言就已經是文壇名人了,張藝謀電影《紅高粱》、李幼喬電影《白棉花》,都是根據其小說改編而成。這幾年,莫言仍在推出新的作品。除了寫作外,很多人不知道他也是一位書法家,而且還是中書協的資深會員,2011年時,他在書法家謝雲推薦下加入這一組織,隨後出版了《莫言書跡》這一書法作品集。

一位世界級的大文豪,還擅長書法,這本來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但一直以來,人們似乎對莫言的書法水平持懷疑態度,有的網友甚至直言「莫言壓根不會書法」。莫言的書法作品主要包括寫作手稿、信件和應酬之作三種,其中那些硬筆字我們不做分析,可以一起領略一下他的「毛筆字」。

2018年時,莫言在北京時間博物館舉辦過一場名為「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的展覽,當時書法界頂流邵大箴、沈鵬都現場出席了,沈鵬盛讚他的書法:「莫言的毛筆字寫得大氣有真趣,這就足夠了。很可貴,像他的小說那樣,不必深究流派淵源,自有我在」。

這是站在書法意趣的角度看上說的,但是我們欣賞時卻不能拋開用筆、結字,而是直接去「體驗」所謂的氣韻、格調,否則就是「皇帝的新裝」了。據莫言先生自述,他少年時上過關於書法的課程,對執筆、筆法也有所了解,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用毛筆寫作。

他的字筆畫稚拙而不失自然,但法度並不複雜,用筆、用墨講求渾然天成。莫言先生沒有很深的臨帖功底,也不以某位名家為師,因此他的字的確看不出來處。在他看來,書法應該是一種「墨戲」,他寫詩說道:「練字說明人已老,揮毫可以長精神。書法有法無定法,文章樸素貴天真」。

莫言先生的字可以欣賞、可以喜歡,但並不適合學習,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他的作品也許有耐人尋味的天趣,但很難進行技法上的拔高。莫言先生並不以書法家自稱,這不過是他日常的一種「遊戲」,這種自樂樂人的心態是值得稱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7195ee979837e8cc99203714467c0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