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土的顏真卿國寶楷書,寫於他69歲時,水平不輸《多寶塔碑》

2024-01-14     書法網

原標題:最新出土的顏真卿國寶楷書,寫於他69歲時,水平不輸《多寶塔碑》

最新出土的顏真卿國寶楷書,寫於他69歲時,水平不輸《多寶塔碑》

唐朝是楷書最輝煌的時期,不僅誕生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三家頂級名家,還有虞世南、褚遂良、鍾紹京、李邕、徐浩等一批高手。這些人里,柳公權被譽為「唐楷」集大成者,歐陽詢被譽為「楷聖」,顏真卿則起到了溝通二者、開創新風的作用。

顏真卿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歷來被認為是僅次於王羲之的「亞聖」,而且做到了人品、藝品雙絕。顏真卿曾求學於「草聖」張旭,學得筆法精髓後,用一生時間進行突破。彼時王羲之遒美之風盛行書壇,顏真卿打破了這一局面。

顏體字以雄健開闊著稱,他的楷書吸收褚遂良、魏碑筆意,比「褚楷」更加穩健,比「歐楷」更加飽滿。而「柳楷」也是在「顏楷」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時至今日,「顏體字」依然是很多人書法入門的最佳選擇。

對於「顏楷」作品,我們最熟悉的是《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隨著考古發現,他越來越多的碑刻作品問世,人們能臨摹的字帖也越來越多。有一件作品自出土以來從未公開,直到近期才對外展示並出版,此作名為《修西亭記碑》。

這件作品非常寶貝,它是現存的唯一一件顏真卿宦遊湖州時期的碑刻,雖然是殘碑,但絲毫不影響其書法價值。《修西亭記碑》鐫刻於唐大曆十二年(777年),是顏真卿69歲的作品。這塊殘碑左側高112厘米,右側高133厘米,寬95.5厘米,厚約40厘米,現存300餘字。

浙江大學教授薛龍春認為,《修西亭記碑》是研究顏真卿晚年書法的重要文物,具有極高的價值。此作用筆圓勁自然,筆畫筋骨十足,俯仰轉折中形成弧度,使得彈性張力豐沛。藏露兼有、不避鋒芒,字裡行間可見顏真卿最拿手的篆籀筆法。

有學者把《修西亭記碑》放在他的藝術生涯中,與其他時期作品做比較。青年時期的《王琳墓誌》充滿褚楷和隋碑意趣,風格不穩定;43歲時的《郭虛己墓誌》已然初具規模,「顏筋」形成,如橫畫、捺畫收筆剛健。第二年完成的《多寶塔》則是他「里程碑」之作,點畫圓正、結構嚴密。

而到了《修西亭記碑》時,顏真卿風格已然「洗盡鉛華」,與大致同時期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相似,此作已入化境,整體莊重練達,結體雍容大方、巧拙相生,「不復以姿媚為念」,真正達到了孫過庭所說「人書俱老」的境界。不論是精熟程度還是氣韻格調,《修西亭記碑》不在《多寶塔碑》之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1eed37f7f0ffa0e7e6808f04102f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