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驢車漂移」的君主,書法一直被低估,水平不輸趙佶、李世民

2023-08-16     書法網

原標題:這位「驢車漂移」的君主,書法一直被低估,水平不輸趙佶、李世民

這位「驢車漂移」的君主,書法一直被低估,水平不輸趙佶、李世民

《遼史·本紀第九》有這樣一段記載:「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戰於高梁河,少卻;休哥、斜軫橫擊,大敗之。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對歷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已經知道這段文字描述的歷史事件了,它就是北宋與遼國間的高梁河之戰。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宋太宗趙光義與遼軍開戰,起初形勢一片大好,但在趙光義的御駕親征和微操之下,戰況急轉直下。遼軍三面圍困宋朝軍隊,士兵潰散,趙光義狼狽逃竄,不僅大腿中了一箭,還只能坐驢車離開。歷史愛好者也給了他「高梁河車神」「驢車漂移」的外號。

宋太宗在軍事方面遠不如趙匡胤,但在文治上卻是一把好手,對於書法界的貢獻更是不可忽視。趙光義吸納五代十國降臣入朝為官,其中就有不少人書法一流,比如南唐舊臣徐鉉、申革,西蜀降臣王著、薛映,吳越書家錢俶等。這使得宋代自建立伊始,書畫就極為發達。

同時,趙光義建立翰林御書院,以官方形式培養了書法家。「勒治御製御書碑銘」是御書院的任務之一,大名鼎鼎的《淳化閣帖》,就是太宗命御書院彙編摹刻的。除此之外,《孝經》《御製新譯三藏聖教序》也都是這一時期完成的。後世書法家臨摹《淳化閣帖》,不僅「取法乎上」,更少走了很多彎路。

宋太宗本人也是書法大家,甚至不輸給唐太宗和宋徽宗。趙光義「以書致治」,常把自己的作品賞賜下屬,還為官道、孔廟、寺觀、衙署、門閭御賜書。趙光義楷、行、草、篆、隸諸體皆能,米芾稱讚他:「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書無對,飛白入神」,樣樣都是頂級水準。

趙光義篆書作品如今已不存,而隸書作品也極為稀少,收藏界價值連城的「淳化元寶」錢,就是由宋太宗以隸書所寫。他的隸書受唐玄宗影響較大,整體以唐隸風格為主,用筆提按頓挫分明,摻有楷書寫法,波挑也有八分書的特徵,可用渾厚古雅形容。

趙光義楷書受鍾繇、柳公權等人影響,其大字榜書又有徐浩、李邕風采。筆畫渾實、純以中鋒,鋒芒內斂,結字端莊,不求欹側。而行、草書就俊逸瀟洒的多了,以「二王」、智永、虞世南為師,用筆圓熟,絞轉靈動,左右呼應,頗有晉人風韻。趙光義草書善用圓筆絞轉,筆畫連綿纏繞,盡顯控筆能力。

書法是趙光義文治的組成部分,「天縱之能,溢於筆墨。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團扇之中」這種推崇書法、善待文人的風氣,為北宋後期「尚意」書法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大家對宋太宗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0ffd0abd821ea903612c64e8f7025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