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李白書法真跡,《上陽台帖》不是唯一?專家為此爭論不休

2023-07-14     書法網

原標題:日本發現李白書法真跡,《上陽台帖》不是唯一?專家為此爭論不休

日本發現李白書法真跡,《上陽台帖》不是唯一?專家為此爭論不休

「詩仙」李白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哪怕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能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詩句。李白也是一位書法家,這個身份知道的人不多,而且他還有書法真跡傳世,北京故宮珍藏的《上陽台帖》是目前公認的李白唯一書法真跡。

李白

此作完成於唐天寶三年(744年),以草書寫成,全文只有5行、25個字,內容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上陽台帖》遞藏有序,曾先後藏於北宋宣和內府、賈似道、張晏、項元汴、安岐、乾隆內府等處,民國時期張伯駒先生以數萬大洋價格購回,後無償捐給故宮。

李白《上陽台帖》

一直以來,《上陽台帖》都是故宮最珍貴的寶貝之一,作者李白的名頭,讓它成了真正的國寶。那麼,李白的傳世真跡真的只有這一件嗎?在國內外,有沒有發現李白其他書法作品呢?這些問題大家都很關心。日本曾經發現一件書法,並斷言這就是李白的真跡,《上陽台帖》並非唯一,它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詩帖》。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詩帖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詩帖》縱26.4厘米,橫67厘米,共11行,50字,落款為李白,釋文為:「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李白」

據日本文獻記載,李白當年寫完此帖後,將它贈給了與自己關係親密的遣唐使,於唐天寶十二年(753年)帶回島國,此後幾經輾轉,被日本收藏家明日香寧范購得。此帖在上世紀中期就已經引起了中日兩國書法界的爭論,認為它是真跡的學者有中國的謝稚柳、傅申,日本的藤枝晃。

謝稚柳曾說:「此帖符合唐代法書風格,為唐人墨跡,許李白真跡謂然,尤足珍也。」傅申專門寫文章《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帖>考》證明這是李白的真跡。藤枝晃則是根據紙張、筆和「歷」「栽」「有」等字分析,認為是李白真跡。

我們根據傅申先生的文章,作一分析。首先,此帖以雞距筆書寫,這種筆筆毫短圓渾粗,毫中有硬芯,因此書寫時會出現較為工整的劃痕。雞距筆在李白的年代非常盛行,但唐中後期散卓筆的出現,逐漸淘汰了它,到北宋時幾乎無人使用,製作工藝也失傳。

雞距筆

其次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碳-14測定,《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詩帖》所用紙張年代為公元八世紀,與李白活動年份吻合,且與同時期文物如賀知章《孝經》、「敦煌遺書」《說無垢稱經》紙張相似;第三個原因,是對比此帖與唐太宗《晉祠銘》,發現了風格筆法極似,筆力遒勁凌厲。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此帖可能是與李白同時期的書法家託名之作,還是無法確信是否為李白所寫,因此,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沿用《上陽台帖》是李白唯一真跡的說法。

李世民《晉祠銘》

大家對此帖有何看法,是否認為它是「詩仙」真跡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bfc21a9478f3919026ff63e7dcfff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