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三十而立不代表三十成家」,過年面對催婚,心態別崩

2022-02-03     福林媽咪

原標題:董卿:「三十而立不代表三十成家」,過年面對催婚,心態別崩

文丨福林媽咪

過年期間,不少30歲左右未婚的女性回到老家後,每天都在面對著家裡父母長輩,以及親戚朋友的催婚,幫忙介紹的估計也不少。

我一個未婚的朋友跟我說,她心態有些崩,她在外面打拚這麼多年,自己感覺一個人挺好的,也幫家裡很多,但是在親戚朋友眼中,她就是很失敗。

原本她努力打拚的動力,就是讓自己家人覺得出人頭地,讓重男輕女的奶奶高看他們,但現在的問題是,即使她再光鮮亮麗,老家的人也不會懂她的成功,而且父母也希望她找個人照顧自己,不要那麼拼。

而且她本人也感受到了年齡帶來的焦慮,不知如何是好。

30歲,仿佛真的是一個坎,它在提醒著接近它的人,你的人生已經來到了中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是孔子對人生歷程的註解。

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三十而立,就是要成家立業,穩定下來,但是隨著大家受教育的時間拉長,30歲這個時間點,很難完成成家立業的目標。

從3歲開始上幼兒園,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如果再考碩士,又是三年或兩年,一路讀下來,也就22或者25了。

求職,戀愛,都需要一個過程,才能把自己真正需要什麼,適合什麼,這些問題給看清,而到了30歲左右,正是她們更深刻的理解社會和生活之後,需要重新作出選擇的時刻。

這個時候,所謂三十歲了就該結婚了,三十歲了就別折騰了,這樣的言論對她們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這些話看起來對極了,讓人不斷懷疑自己。

董卿說,」我是在29歲那年,決定從上海來到北京,這個決定幾乎沒有人贊成,大家反對的理由是,你這個年紀,不是應該成個家嗎,在上海過安穩的日子不是挺好的嗎?「

「三十而立,她還真不是說三十要有什麼職位,而是說,在30歲的時候,應該形成相對比較清晰和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你要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世界,它是支撐你走向40歲、50歲的根本所在。」

沒錯,三十而立,不是讓自己匆忙去立家立業,而是要讓自己真正獨立起來,對世界對人生,擁有自己的看法,並且堅信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然後朝著它去努力。

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在談到人生方向的時候說:「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認為在30歲之前,能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已經很不錯了,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想清楚。」

周迅也曾經在節目中聊到這個問題,她認為自己能夠在30歲的時候活明白,就已經很不錯了。

……

而且,古代的三十而立在今天,還需要考慮人均壽命的關係,以現在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來看,活到80歲不成問題,而起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以後的醫療技術進一步發展,壽命的進一步延長是很有可能實現的,所以說30歲並不算老,它只是我們自主人生的開端。

人生是有很多種可能性的,30歲結婚生子,只是其中一種選擇。

最近一份《2021年30+女性洞察報告》的數據顯示,有近三成30+女網民未婚。
「她們享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狀態,無拘無束,愛好旅遊出行。」

在大城市,你身邊更多是這樣的人,而回到老家,你這樣可能會成為他們眼中的「異類」,但是不必焦慮,自己心裡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夠了。

哪怕到了30歲,你依然年輕,依然大有可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50de21dda8e43f1243859bf37afbf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