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思維
編輯|李春暉
一口氣追完6集《寧安如夢》,硬糖君有些明白為什麼總是古裝、幻想類題材讓人如此上頭——因為愛恨都夠濃烈。這對於每天修煉情緒穩定、警惕戀愛腦的當代年輕人來說,尤其堪稱「情緒補劑」。追劇是為什麼,不就是每天幾十分鐘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的平淡如水,體驗下那遠超日常的濃烈愛恨、快意人生。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生生死死仍舍不下愛恨糾纏。為王圖霸業醉臥沙場,為滴血之恩奮不顧身。識於微時頂峰相見,青梅竹馬註定嫌猜,心中明月有緣無分,這是《寧安如夢》一上來就擺出的江山美人大陣仗,也是唯有在古裝幻想題材里才能實現的千古風流夢。
愛情、陰謀與權力,合該在一個「夢」里發生,這也就不難理解《寧安如夢》掀起的巨大觀劇熱情:愛奇藝站內預約量累積突破740w,成為國產劇預約量TOP;11月7日空降後,僅用6集,愛奇藝站內熱度便突破9000;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網友的熬夜、催更「控訴」。
要說起來,古裝愛情劇大家也見多了,具體到《寧安如夢》,硬糖君作為追劇黨的一員,覺得其獨特處有二:
它是一種新奇和熟悉的混合物。我們當然喜歡原創性,但完全措手不及的東西也會讓人很難進入。《寧安如夢》一上來就擺開極致拉扯瘋批少師、隱忍清正白月光和熱烈直球青梅竹馬,誰不高呼是內味了。可具體的人設細節和CP走向,硬糖君枉稱古裝劇十級學者,竟然不能準確預測下一步將發生什麼。
另一方面,其採用的記憶與當下交織的敘事方式,極大加強了觀眾代入主角的「操控感」。這對於玩慣遊戲的年輕人可太舒適了。現實生活的惱人之處正是沒有這樣的明確選項和及時反饋。在人生的哪個瞬間,最重要的選項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不同的選擇又會導向怎樣的結局?
在這個意義上,劇集雖然是古裝故事,卻能影響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過濾現實的方式,乃至我們做夢的方式。
格局打開,超越「雄競」
以往古裝劇大多在製作上下功夫,到了愛奇藝這裡,先「卷」起來的卻是敘事。《寧安如夢》一上來就信息量爆炸:女主不是小白花,而是已經進化到權力頂峰的皇后,自刎更是來的猝不及防,然後,鏡頭一轉便來到了現代——
原來,這是作家筆下的故事,她不滿那些強加上的「為虐而虐的橋段」(誰的嘴替?),決心讓主角姜雪寧帶著記憶回到最初,重新開局。也就相當於姜雪寧——這個曾經為了權勢汲汲營營、迷失本心的女子,擁有了再次選擇的機會。
帝王將相、兒女情長,都是觀眾幾乎帶有肌肉記憶的古裝劇元素。然而,當姜雪寧的過往記憶與當下生活不斷兩相對照,就形成了多層次的複雜敘事,讓故事在傳統的人物成長線、感情線之外,又有了大量謎題令人慾罷不能。女主是步步為營,硬糖君也跟著抽絲剝繭。
前幾集中,姜府乃至整個京師官家後宅的暗流涌動已經相當精彩。其中穿插的神秘男主角謝危,又揭開了前朝燕薛兩家之爭的冰山一角,渲染出山雨欲來的氣氛,讓情節更具張力。
在創新敘事下,劇情與CP都具有了更多可能。眾所周知,「雄競」買股的一大賣點就是人設與CP的饕餮盛宴。熱門元素打包著來,必有一款適合你。《寧安如夢》不僅讓三位男嘉賓在「瘋批」、「白月光」、「少年郎」三種截然不同的屬性上走到極致,三對CP還基於姜雪寧的不同選擇衍生出了新舊兩種嗑法。
舉個例子,之前的姜雪寧辜負了小侯爺燕臨的深情,任其走上黑化道路,並且最終遭其報復,妥妥的BE美學。而這次姜雪寧致力於彌補遺憾、化解悲劇,保護了燕臨的少年心性以及二人青梅竹馬的情誼。一對CP兩種風味,這誰頂得住?
同時,在女性觀眾意識不斷前進的情況下,幾位男嘉賓的對手不僅是彼此,還有女性情誼、女主獨美等另類選項。首播6集過後,相信很多人和硬糖君一樣,對公主沈芷衣印象深刻。
這位公主一反套路、不搞雌競,而是對女扮男裝的姜雪寧芳心暗許,並在發現真相後惱羞成怒。改寫命運後,姜雪寧特意避開了令公主誤會的初遇場合,但在看到她因面上疤痕而悶悶不樂後,還是暖心安慰,反而與公主建立了真正的友情。
在這種全新敘事下,人物成長的命題也得以在更廣闊的時間與空間之中、進行更加充分的探討,人物形象也因此更加豐滿,甚至具有某種先鋒性。
反向覺醒,大女主的「一生何求」
多CP的古裝劇一直有個難以攻克的問題,那就是:能被這麼多人深愛著,女主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最早,大女主的魅力在於出淤泥而不染,只要道德高尚,自然人見人愛、逢凶化吉。後來,觀眾看膩了「聖母」以德報怨,更推崇個人主義光輝。大女主的魅力遂演變為權勢地位的攀升,以及「不靠男人靠自己」的殺伐果斷。這也正是姜雪寧在原本故事線中達到的段位。
《寧安如夢》的特別之處則在於,讓她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成長。她作為大女主的「強」,不在於外在升級,而在於內在覺醒;不在於她多麼擅長攻略,而在於她終於學會了取捨;不在於她終於看破名利,想要抽身,而在於她除了守護自己的本心,也願意努力挽救他人命運。
儘管兩次的取捨不同,姜雪寧這個角色都有貫徹到底的同一種魅力:目標明確,並為之堅定努力,這就是旺盛的生命力。同時,這是一個塑造得極為立體的人物。在愛恨極致、複雜糾纏的另一面,其行為又是完全符合常人邏輯的:之所以追逐權力,並非古裝劇最常見的被情人辜負而黑化、也不是簡單的虛榮心作祟,而是始於原生家庭的成長心結。
她本是嫡出千金,卻被狸貓換太子,當做庶出在鄉野間養了數年。即便在養母死後回歸姜府,也沒能得到正名,不僅時常受人輕視議論,與生母也始終存在隔閡。長期的不公正對待與安全感的缺失讓她轉投物質與權力當做彌補,最後辜負了許多人不說,自己也在宮變中慘死。
沒有什麼比生死大事更能讓人看清自己。這是姜雪寧的覺醒過程,也是《寧安如夢》最具共鳴感的人物成長線。重新再來後,姜雪寧對於孰輕孰重有了全新判斷。她不再糾結於原生家庭,一上來就快刀斬亂麻地整理了與母親姐妹的關係。她也不再嚮往曾經體會過的那些浮華生活,而是千方百計想要遠離深宮,追求自由。
然而,在見證過許多人的悲慘結局後,姜雪寧也生長出了悲憫之心。她更加珍視燕臨的愛意,在尊重他的前提下體面拒絕;她雖然抱著提前收服隊友的目的前往尤府,卻是懷著純粹的情緒、用熾烈的行動去保護了曾經願意為她付出性命的尤芳吟。
最後,姜雪寧又放棄了明哲保身的想法。相比上一次懵懵懂懂被捲入、做下不少荒唐事,這次她選擇清醒而主動地入局,利用「手握劇本」的優勢,盡力去保護在乎的人,守衛自己與他們的道。
「已知」與「未知」交織,把握年輕觀眾心理
讀檔重來的新穎設定、大膽新銳的主角人設,成功翻新了宮廷、宅斗等觀眾習以為常的古裝場景與套路,這是該劇從許多古裝劇中脫穎而出、抓住年輕觀眾的重要原因。對女主、對觀眾來說,這都是一場足夠真實、沉浸的夢境,在其中經歷的悲歡喜樂才如此引人深思。
人活得越久,內心積攢的遺憾就越多。因為很少有人在做決定時能夠做到全知全能,或者是被情緒沖昏頭腦,又或者是因為信息差、無法總覽全局。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能重來,那麼……」是一種人人都擁有、人人有共鳴的想法。
與此同時,年輕觀眾互動精神越來越強,追劇過程中為鍾愛的人物大開腦洞、改寫命運成為了一種相當普遍的行為。而這也折射出他們對於角色塑造的期待:積極主動,擁有可以衝破既定情節、濫俗套路的生命力與延展性。
《寧安如夢》對這些心理的把握是十分到位的。後宅與深宮的生活本就步步驚心,一言一行不慎便滿盤皆輸,姜雪寧保留著之前的記憶,更是能夠分辨出那些決定命運軌跡的關鍵節點。從這個角度看,《寧安如夢》似乎有曾經風靡一時的互動劇的趣味,讓人代入感拉滿,絲毫不敢走神,恨不得做筆記跟女主一起復盤推演。
更有趣的是,姜雪寧刻意避開重陽燈會,緊跟著卻在尤府的賞花宴上與公主相遇;她有意收斂鋒芒,卻更早引起了謝危的注意;她不想入宮、在考校時放飛自我,卻還是被選中成為伴讀……如此種種都在告訴觀眾,即便手握劇本,重新選擇也仍要承擔巨大風險,可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對局勢產生意想不到、福禍未知的影響。
可以說,正是這種「已知」與「未知」的交織刷新了追劇體驗,令許多網友欲罷不能,連夜怒刷6集。而以《寧安如夢》地圖之廣闊、人物之眾多,前6集相信只是一道讓人初步領略全劇魅力的前菜。不管是對於觀眾,還是對於我等觀望該劇成績的人來說,好戲還在後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