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硬糖君
每逢年末,各路盤點紛至沓來,這一向是劇綜市場的年終保留曲目。
今年劇綜市場爆款頻出,在掀起一輪又一輪討論的同時,也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熱梗名場面。
以前這些內容被統稱為「爆款」,如今它們的「人格」已能細分為殺瘋了、高開暴走……這些充滿情緒的用詞充分證明,今天的觀眾追劇、追綜越來越真情實感。使口碑劇綜的生命周期延長,長尾效應顯著,完播很久仍有大把人在嗑糖、補課、懷念。
之所以出現這種新情況,除了作品本身質量過硬,劇綜傳播模式的變化更不容忽視。這些劇綜在播出期間發酵出熱點,經過觀眾不斷地互動和共創,最終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集體記憶。
你可能沒看過《狂飆》,但肯定聽說過「老默 我想吃魚了」。你可能不是綜藝受眾,但也耳聞了愛豆們都在「種地」「養豬」。
作為這屆觀眾追劇、追綜的首要陣地和劇綜名場面、熱梗的發源地,微博照例為劇綜市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年終盛宴,又給了吃瓜群眾一次重溫全年劇綜作品的機會。今年12月以來,微博舉辦多年的盤點類活動電視劇大賞、微博綜藝大賞(下文將合稱「微博劇綜大賞」)再次如火如荼地席捲了觀眾的熱情。業內外用戶既能通過該活動回顧這一年劇綜的表現,也能捕捉到行業的新信號、新動向。
2023,哪些內容值得回味
今年的微博劇綜大賞之所以熱鬧,關鍵就在於這是一場全民上桌全員參與的「民選」活動,最終選擇權和決定權掌握在每一個普通用戶的手中。
在電視劇大賞「年度劇集」「年度角色」「年度劇集名場面」「年度劇集熱梗」等推薦開啟後,有了決定權的觀眾參與感飆升。《狂飆》《蓮花樓》《長相思》等熱播劇的粉絲迅速出動,創作了大量優質的劇評、二創等內容,進一步吸引更多同好。
他們都是劇集的忠實觀眾,清楚知道內容的看點是什麼,以及如何擊中更多人。於是我們看到,微博上的劇粉在相關話題底下的每條安利,都是對真實反饋的一次精準提取。
而隨著劇集和角色不斷出圈,《驕陽伴我》「八道總菜」、《你給我的喜歡》都市土狗文學、《樂游原》阿針愛上了阿強等劇集熱梗也一度躍進大眾視野,早在劇集播出期間就引起廣泛熱議,頻頻登上熱搜榜。還有《夢中的那片海》肖春生佟曉梅女兒生日會修羅場、《寧安如夢》危寧寫詩山洞吻、《偷偷藏不住》桑稚醉酒告白段嘉許等年度劇集名場面又再次被劇粉回味重溫。
微博綜藝大賞的場面同樣熱鬧。今年10家衛視及視頻平台共同開啟「年度綜藝」推薦,於是,觀眾們將2023年的綜藝又盤了個遍,找到了《奔跑吧》《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種地吧》等熱門綜藝的全新打開方式。
《花兒與少年》曾經歷「花學」的高光時刻,最新一季被觀眾品出了「拒絕精神內耗」的新味道。而《種地吧》這種既非綜N代、也無大明星的創新模式綜藝,也是被微博網友深度挖掘,得到了超預期的口碑和話題度。在推薦年度綜藝時,粉絲玩梗、抖包袱、曬表情包,讓「十個勤天打手團為你服務」的名場面形成對吃瓜群眾的全面包圍。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2023年跨年演唱會的高光時刻,竟然又被資深綜藝觀眾考古了出來,王俊凱單手吊威亞的一幕在微博「重演」,惹得吃瓜群眾表示「反覆愛上」「看了又看,喜歡的不得了」。
可見,微博營造的濃厚討論互動氛圍,吸引了更多人加入這場劇綜狂歡熱潮中。最終,我們再次在微博回味收穫了這一年劇綜市場裡那些讓網友們上頭的劇綜、角色、名場面、熱搜。用網友的話說,微博劇綜大賞純純就是2023年劇綜好內容、名場面的年底掃貨,都是老觀眾良心推薦,「吃的全是好的」。
劇綜售後,觀眾再次上桌
很多朋友或許已經注意到,2023年劇綜的售後都越來越長,衍生互動玩法得到了播出平台的充分重視。電視劇大賞和微博綜藝大賞也不是單純地總結髮獎,其本身也成為一場遊戲、一段體驗,成為劇綜長尾售後的重要一環。
這邊廂,今年電視劇大賞打造的互動玩法體驗是多樣的。多部劇集作品主創、角色號溫暖全程陪伴,和劇粉雙向奔赴,主打一個全員上桌熱鬧有愛,共見、共賞、共話、共享、共狂歡。開設「年度放映室」、「話搭社交現場」、「全民嘴替廳」、「驚喜製造局」四大「劇會」專場,為廣大劇粉們提供了良好的狂歡場所,在熱烈的討論、互動氛圍之下,多少劇集的熱度和口碑又再次走高。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年度推薦」還是一道選擇題,那#曬出2023劇難忘的瞬間#就是一道開放題,喚醒了無數人的追劇記憶。在這場年度故事徵集活動里,觀眾可以盡情分享那些被治癒、被感動、被甜到的追劇瞬間,充分激發劇粉情感共鳴,再次釋放旺盛的分享欲和創作欲。而當網友回味並寫下那些難忘瞬間,相應作品不止立穩了口碑,還再次收穫了一批新用戶。
《狂飆》《漫長的季節》的劇粉就普遍提起,自己重刷好幾遍後,有了跟第一次追劇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初看國民爆款《狂飆》時,對孫子兵法、腸粉、豬腳面等「熱搜單品」印象深刻,再看則發現這些東西都有特殊含義。高啟強未必真愛吃豬腳面,但那一定是他賣慘的重要道具。
那邊廂微博綜藝大賞里,開設名場面、熱梗、二創三大專區推薦,i綜藝們不遺餘力地在這裡安利自己的年度最愛作品。其中最熱鬧的還是二創,剪刀手們多維視角花式創作,定格2023的年度綜藝名場面。
@酒釀熊子 的一條視頻,不僅向外界展現了《披荊斬棘3》的哥圈魅力值,還找到了打開哥哥們舞台表演的新方式;@黃三喵喵喵 把《種地吧》全員狗塑,用玩梗的方式把每位成員的個性講得明明白白,這條視頻成了吃瓜群眾的快樂源泉,也讓路人對「十個勤天」眼熟了一波。總之,每條綜藝二創視頻都有看點,惹得網友直呼「會玩」「愛看多剪」。
另一方面,各路大V博主也積極地在微博為綜藝節目打造有趣的話題。其中《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無疑是大家近期關注的重點,#是不是辛芷蕾炒菜才這麼搞笑#、#秦嵐親了辛芷蕾#、#王安宇 不吃水裡的東西#、#迪麗熱巴怕吵醒秦嵐坐陽颱風幹頭發#等充滿戲劇效果的話題成功打開網友們的吃瓜話匣子,引起了廣泛討論,高位熱搜層出不窮,節目話題度和覆蓋面也隨之拓寬。
給了硬糖君億點震撼的熱搜還有@娛情輿理 打造的#女團來東北只干一件事#,這一話題讓《人怕出名豬怕壯》這檔原本榜上無名的綜藝意外走紅。群眾真是把話題詞玩明白了,連硬糖君都忍不住去正片打卡了女團捉豬名場面。
此外,我們也看到文娛媒體為挖掘熱播綜藝的高光亮點而打造的話題活動,不論是@新京報娛樂 發起的#2023最觸動你的綜藝瞬間#,還是@中國網娛樂 參與的#2023年度人氣綜藝#,都狠狠吸引了一波綜藝作品粉絲來為自己喜愛的內容打call,有甩實績圖的、有用表情包高光視頻炸場的、還有用名台詞證明自己看過該節目的。總之,網友們的腦洞每次都能給硬糖君帶來新的樂子。
總體來看,得益於平台對互動玩法的應用和升級,電視劇大賞、微博綜藝大賞的熱度逐年上漲,網友玩得越來越「爽」,通過微博劇綜大賞這樣一個入口,觀眾得以再次「上桌」,在情感、表達、交流等方面得到滿足。
名場面,在微博誕生
坦誠說,今年劇綜作品數量很多,硬糖君並不是每部都細看過,但因為有網友們不遺餘力地在微博上分享和討論相關熱梗和名場面,讓我們也能第一時間get到這些作品的高光亮點。
比如,《長相思》的相思病,《寧安如夢》的山洞吻,《種地吧》的雨天搬運30噸化肥,《披荊斬棘》的王耀慶唱跳……都曾被廣大網友玩上熱搜。顯眼包霸總王耀慶在綜藝《披荊斬棘》上的表演,被微博網友銳評為「內娛商務風」,很快就掀起玩梗的二創熱潮,最終順著#我那非要在年會表演的董事長#的熱搜全面出圈。
結合過往案例,我們可以梳理出一條熱梗名場面的傳播鏈路:它們經由忠實觀眾的安利走出播出平台,最終形成在微博形成熱點話題、乃至熱搜詞條,輻射到圈層外用戶。待到大賞啟動,這些碎片記憶又被重新喚醒,在集體共創中完成大眾傳播及群體記憶回塑。
當下,劇綜要跟觀眾實現雙向奔赴,基礎要求肯定是內容過硬。但除此之外,文娛行業也該知道觀眾想看什麼,觀眾們越來越擅長表達訴求,在這種情況下,片方和平台要給用戶創造更多上桌機會、互動體驗,才能在競爭中占據更主導的位置。
當然,給用戶創造沉浸式的互動體驗並不簡單,這對傳播陣地有著極高要求,首先,它要是一個開放式的社交媒體,才可以確保各種話題經過討論和消費後,真正演變為面向大眾的熱點或熱搜,從根本上增加內容的滲透率和用戶的參與度。其次,平台還需要有成熟的文娛基礎建設,能夠接納觀點討論、圖文、直播等多種互動形式。
這也能解釋,為何在社交媒體已經相當豐富的今天,微博還是劇綜爆梗的第一原產地。說到底,在微博的大文娛生態里,星粉生態、作品生態、媒體生態已經是穩定的三駕馬車,能把行業、創作者、觀眾連接起來,形成無可取代的廣場效應。
縱觀這些年微博劇綜大賞的不斷進化,也像是微博這一平台緊貼用戶需求、更新互動玩法的縮影,正因為這些創新,才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年度狂歡的氛圍熱潮,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名場面。
這一輪大賞已經落幕,它注視著爆款的誕生、內容的革新、需求的變化,同時也滋養著整個文娛產業。眼下,內娛已經開始卷2024年春節檔,誰能製造熱梗,誰能留下名場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