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年純愛之前,《亮星星》先上演了年度懸疑

2023-12-08     娛樂硬糖

原標題:在跨年純愛之前,《亮星星》先上演了年度懸疑

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誰能想到,提前點燃賀歲檔的不是馮小剛的《非誠勿擾3》,不是林超賢的《爆裂點》,而是一部分帳網劇改編IP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下文簡稱《亮星星》)。

就在路人還鬧不清它到底叫「亮晶晶」還是「亮星星」時,該片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新了愛情片的預售紀錄。

作為一部跨年檔電影,《亮星星》在12月5日這天就上演了「閃電戰」——提前25天開預售,不到33小時就實現了預售票房破億,速度僅次於《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與《唐人街探案3》。

驚人戰績即刻引爆輿論關注。主要是吧,這成績擱去年的影版《想見你》上,可能都不會有太多懷疑,畢竟人家劇版可是炒火了「國民老公」許光漢。但擱在一部大部分人都叫不對名字的分帳劇IP上,多少令人不太信服。

而且這預售成績可不止碾壓《想見你》等一眾愛情片,甚至差點追上國內外影史都數一數二的爆款IP電影。左看右看,《亮星星》的票房號召力也不像能和現象級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唐人街探案3》比吧?

於是,一部分頗感匪夷所思的吃瓜群眾開始深扒《亮星星》預售的「詭異之處」,找出了一些「不合常規」的蛛絲馬跡:比如,它的預售時間折線圖是勻速增長,開預售當日11點到21點,以每小時500萬增長。同時,預售開啟的第二日,《亮星星》就發生了大規模退票事件。

針對以上質疑,劇粉則紛紛曬出票根反駁稱「身邊都在搶票」,並解釋大規模退票是因為「沒搶對下雪場」。

一時間關於《亮星星》的預售真相眾說紛紜。感謝跨年檔,給死水一潭的影市提前注入活力,在上演純愛大戰之前,先來了一出年度懸疑——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亮星星》的預售奇蹟?

神秘的下沉市場?

面對《亮星星》的預售數據,自認斷網的網友很容易接受「下沉市場」理論——總有些人在你聞所未聞的時候熱愛著某些糊愛豆、甜寵劇或科目三。那麼我們先從數據上看,《亮星星》的劇粉到底有多少。

《亮星星》是2022年的分帳劇市場No.1,拿下1億的分帳流水。由於每個觀眾為劇集花費的金額不等,取一個中間數50元,那《亮星星》劇粉也就在200萬人次左右。

這數據擱在一眾長劇榜單里,完全是平平無奇。《亮星星》的愛奇藝站內最高熱度峰值不到7000,和今年公認的撲街劇、龔俊主演的《我要逆風去》差不多。2022年的雲合數據顯示,《亮星星》集均播放量1668萬,排在愛奇藝去年劇集榜單18名,綜合榜單30名開外。放在今年的雲合榜單,也是40多名的水平。

再來看最能代表下沉市場的平台——抖音,據說也是無人不知「張萬森下雪了」梗的地方。《亮星星》達到了57億的抖音話題播放量,也就和去年張彬彬、徐璐主演的劇集《月歌行》差不多,遜色於《想見你》的播放量。

最後,再對比一下圈內與影迷看重的豆瓣數據,《亮星星》的豆瓣評分人數僅16萬 ,相當於今年B站小眾口碑劇《古相思曲》的水平。

所以,《亮星星》即使是分帳劇的天花板,但它的劇粉、覆蓋面仍然相當有限。「下沉市場」再神秘、再沉默,總得有一個顯性數據吧。

要找數據證明《亮星星》「下沉市場」的存在有點難,但找數據證明「預售票房」的詭異之處卻很容易。比如,《亮星星》12月5日開預售之後,12月6日破億的當天,發生大規模退票事件。這劇情,是不是有點熟?不熟悉的觀眾,可以溫故一下《後來的我們》退票門事件。

截至12月6日21點,《亮星星》12月30日上映首日的貓眼退票率高達18.1%,上映第二日退票率14.6%,上映第三日退票率13.8%。要知道,《後來的我們》上映首日的退票率也才8.4%。

針對大規模退票事件,「劇粉」倒是也給出了理由——搶錯了「下雪場」,並曬出黑貓投訴的截圖,稱因為有影院謊稱「13點14分」場次是「下雪場」,同時還有影院表示無法兌現「下雪場」,所以很多劇粉要退票去買真正的「下雪場」。

依硬糖君看,既然「下雪場」這麼受歡迎,影院為了賺個滿座錢去買造雪機和噴灌,很難嗎?怎麼因為這點小事將大批觀眾拒之門外,真不會做生意。

「下雪梗」營銷出奇蹟?

搶錯「下雪場」的觀眾到底是不是退票主力,我們無從考證。但可以考證的是,打了「下雪場」噱頭的「13點14分」場次確實是預售的熱門場次。

據電影票房數據,截至12月6日22點,12月30、31日兩天共計排了2.34萬場《亮星星》。其中,30日「13點14分」場排映了1.5萬場,占比約65%。同時,該場次的預售票房約5930萬,占預售總票房44%。

這證明確實有很多觀眾是衝著特殊場次買的,但這其實也不新鮮。自從《地球最後的夜晚》通過21點40分「一吻跨年」特殊場次一戰成名後,幾乎所有的愛情片都開了「1314」、「520」為噱頭的特殊場次,從而拉動了首日預售票房。並不能說特殊場次上座率高,就代表票房的真實性。

而且當年《地球最後的夜晚》通過短視頻營銷形成了超高的票房轉換率,是有一條比較合理的轉換軌跡:

12月6日開預售,抖音上爆了幾條以#地球最後的夜晚超級超級想見的人#為tag的短視頻,當日該片「想看」增長達到峰值。隔日預售票房開始增加,每日以300-900萬不等的票房增長,破億是在映前一周。而且預售峰值是在上映前一日,達到兩千萬。

而《亮星星》預售軌跡卻相當神奇:《亮星星》預售峰值出現在「想看」峰值的前一天,票房破億靠兩天一蹴而就,第三天就跌去三分之一,只有1000萬左右。

要說是「下雪場」夠創意、夠出圈,可該抖音話題播放量才3000多萬。12月6日,《亮星星》增加了30萬貓眼想看人數,但當日在抖音話題榜不如《照明商店》、抖音視頻榜不如《爆裂點》。而且《亮星星》電影版11億的抖音話題播放量,在一眾待映電影里僅排第五名。

如果抖音如此靈驗,那為什麼不爆數據更好的《照明商店》《爆裂點》《三大隊》,偏偏就爆了《亮星星》呢?

當然,有人會說愛情片與短視頻營銷更配,加上跨年檔的buff加成,票房轉化率就高於其他類型片。

那我們縱觀下今年愛情片的抖音數據與票房轉化率。之前硬糖君文章也提到過,今年短視頻營銷數據給愛情片帶來的票房轉化越來越低。《念念相忘》27億話題播放量換來7000多萬票房,《前任4》121億的話題播放量只勉強賣過10億。

而且,《前任4》首日票房還不到1億,咱《亮星星》可是首日預售票房就破億。同時,以《亮星星》日增30萬的「想看」增長速度,趕超187萬「想看」的《前任4》、成為「想看」影史第2位,只是時間問題。

看來今年短視頻營銷不渡其他愛情片,攢了一年就為渡《亮星星》。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預售奇蹟?

顯然,單靠「下雪場」噱頭和短視頻營銷不足以說服大多數人。

依硬糖君看,《亮星星》想打造的是典型的「流量電影」模式。雖然該片沒有流量演員,但因為分帳劇的特殊付費模式,讓其劇粉構成與消費心態不同於一般網劇。通常網劇以廣大的白嫖路人粉居多,而分帳劇的劇粉是有門檻的,他們是必須花錢才能看劇,具有典型的氪金屬性。

一部分帳劇能夠脫穎而出,都是靠劇粉氪金氪出來的,劇粉心態就和那些為愛豆打榜的粉絲沒什麼兩樣。看微博超話數據,《亮星星》是能混戰在肖戰、王一博的電影之間的(當然,這兩位的電影不在上映期,不然肯定沒得比)。而只要有飯圈,就可以幫資本打一手漂亮的公關口水仗。

自從電影圈把流量玩明白後,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流量電影」模式。只要是流量藝人主演的電影,預售都是粉絲必沖的數據。易烊千璽、王一博主演電影預售破億,大家已見怪不怪,頂流嘛。但其實,當年《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曾被質疑過預售成績。

《送你一朵小紅花》首日退票率達到9.3%,超過了《後來的我們》。並且有網友稱,石家莊都不能出門了,《送你一朵小紅花》卻在石家莊的電影院上演場場爆滿。質疑聲音一出,立馬就有粉絲出來曬票根,稱是後援會花錢包場,並且公益送給了醫護人員。當時正值特殊時候,醫護人員都奮戰在一線,粉絲釋出這一「必殺技」,完美堵住了所有質疑聲音。

現在回過頭看,這劇情不熟悉嗎?先是沖預售高票房,然後被路人質疑,接著粉絲曬票根、找理由公關,最後演變成「兩個信息繭房」的輿論衝突,沒人會追查票房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而只要電影口碑與質量尚可,吸引了真正的觀眾入場、形成了長尾效應,懷疑的聲音也就完全被淹沒了。最後,要是還能沖個獎項,更沒有人會對預售票房、對公平競爭有任何質疑了。

最終,「流量電影」形成了一套完美的公關組合拳。不得不感嘆一句,當年煤老闆和金融資本混電影圈的時候,輸就輸在沒玩明白流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有粉絲做障眼法,還玩啥明目張胆的幽靈場啊。

硬糖君無法確證真相到底是什麼,但咱就是說,《亮星星》預售都超過易烊千璽、王一博的電影了,票房要是賣不過就說不過去了吧。

算無遺策的是,「下雪場」也給足了《亮星星》可進可退的理由。因為眼下形成了兩派,一派影院發文表示將自行購買造雪機和噴灌來滿足觀眾對「下雪場」的需求,另一派影院則宣布考慮到安全因素,主動取消「下雪場」。

反正最終《亮星星》的票房多了少了,都可以賴到「下雪場」頭上。而且,大部分影院應該是很樂意陪《亮星星》玩,因為《亮星星》憑一己之力摧毀了讓影院頭疼的「分線發行」模式。

原本,跨年檔電影都要走分線發行模式,影院要提前跟中影申報「買股」——要選哪部片並答應給多少排片,不然到上映就拿不到這部片的密鑰。現在,因為超級巨頭《亮星星》的出現,擠壓了其他跨年檔電影的生存空間,一眾跨年檔電影紛紛宣布取消分線發行,馬不停蹄去爭取全國所有電影院的排片啦。

大戲才剛開場,而謎底或許從不揭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d504cbf594e6c081a872421925c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