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成來訪只做一次諮詢,諮詢師與來訪如何實現共贏?| 一次單元諮詢技術

2023-08-07     簡單心理

原標題:近3成來訪只做一次諮詢,諮詢師與來訪如何實現共贏?| 一次單元諮詢技術

有人說現在的心理諮詢越來越難做了!

來訪者談了一次就不來了,或者已經約好了時間,又臨時取消,簡直花式拒絕諮詢師:

  • 「上次談完,我覺得情緒已經穩定了」

  • 「我這兩天感覺挺好的,有需要我再找你吧」

  • 「我覺得來做諮詢後,比做諮詢前還難受,可能諮詢不太適合我」

  • 「在1個小時的談話里,基本都是我在說,感覺不太划算」

  • ……

「上次談完,我覺得情緒已經穩定了」

「我這兩天感覺挺好的,有需要我再找你吧」

「我覺得來做諮詢後,比做諮詢前還難受,可能諮詢不太適合我」

「在1個小時的談話里,基本都是我在說,感覺不太划算」

……

這讓很多諮詢師很苦惱: 一次諮詢能解決問題嗎?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有一位心理學家Moshe Talmon,他 在美國加州做心理數據研究發現這一現象並對此做了相關研究。

他採訪了近千名來訪者。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來訪者只諮詢一次的原因是 他們認為一次諮詢就夠了,情況就轉好了,所以只需要來一次。

簡單心理平台結合最新數據也顯示: 27%的來訪者諮詢次數為1次,還有23%為2-4次。

而在心理熱線、社區心理服務、學校心理輔導、企業EAP等設置下,諮詢師與同一來訪者僅有很少幾次或僅一次機會進行工作的情況也非常普遍。

雖然,我們常說「心理困惑的產生往往是時間累積的產物,因此問題的解決無法一蹴而就」,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難免遇到無法進行長期諮詢的來訪。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在來者如約出現在諮詢室之前,我們都不確定上次見面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會談。

當諮詢只有一次機會,諮詢師能夠做些什麼?難道僅對來訪 表達抱持、傾聽與共情、建立咨訪關係嗎?

這些遠遠不夠 !

恰到好處的時機往往更會讓來訪發生改變,而諮詢室中發生的每一秒鐘都有可能為來訪帶來足夠強的幫助。

1988年,Moshe Talmon、Michael F. Hoyt和Robert Rosenbaum 在舊金山舉行的一次心理學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發現,並推出一次單元諮詢(Single-Session Therapy,簡稱SST),在 90 年代的美國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一次單元諮詢,實現諮詢效果最大化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了解課程詳情

01

一次單元諮詢三大關鍵

Michael F. Hoyt博士說 「大多數人認為他們只需要一次或兩次諮詢。這些諮詢能給到他們非常好的建議,然後他們只需要採取這些建議,並付諸實踐。」

那麼,一次單元諮詢通常是如何工作的呢?

SST三個關鍵主題:思維模式、時間和來訪者賦能

思維模式

人們對於SST的本質並沒有共識,但越來越多的人同意 SST的獨特性更多地體現在思維模式上,而不是在方法上。

這意味著,即使來訪者有選擇繼續諮詢的可能,但一位SST 諮詢師仍會帶著「 該次諮詢可能是對方做的唯一一次諮詢」這種想法與來訪者開啟首次會談,進而會竭盡全力在這次諮詢中 幫來訪者獲取最大收益

SST式思維模式是在諮詢中 將一次諮詢的處理方法與來訪者可能進行多次諮詢的處理方法合而為一

關鍵要素是,無論現在正做的諮詢是不是第一次諮詢, SST式思維模式都提倡要幫助來訪者從當下這次諮詢中收效最大化。

由於諮詢師既不知道來訪者下次是否接著做諮詢,也不知道來訪者以前所做的是單次諮詢還是多次諮詢,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 幫助他們充分利用目前正在做的這次諮詢。

時間 「單次諮詢預設的信念和期望是,改變可以在當下發生。」 SST力圖在當下彰顯改變 。

這也是為什麼經驗老道的SST諮詢師並不阻止來訪者談論過去,因為他們知道與過去有關的改變此刻發生。

來訪者賦能

塔爾蒙和霍伊特指出:「 來訪者/患者有能力通過調整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從而為自己帶來顯著改變」,這是 SST 的堅實基礎。

因此,來訪者的改變與從諮詢過程中拿走了什麼息息相關。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 SST諮詢師自己認為做的很棒,但在來訪者那裡卻收效甚微,而有時候諮詢師自己感覺做得糟透了,來訪者卻反而產生了重大改變。

說到來訪者的改變,這種改變的力量是來訪者自己的而不是諮詢師的。

諮詢師的技術在於 鼓勵來訪者運用自身力量來實現自我改變的能力

SST 還基於這樣一種理念:即 一旦來訪者有了改變,他們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內在力量和外部資源來鞏固和增強他們的收穫,從而開啟一個改變的良性循環。

塔爾蒙和霍伊特將其叫做「 連鎖反應的正向疊加」(positive cascade of ripple effects)。

簡而言之,SST 在改變的啟動、鞏固和增強的各環節都很重視來訪者賦能。

02

為什麼學習一次單元諮詢?

心理治療界總是認為,如果諮詢師要提供幫助,越多的幫助總是越好的。 但根據醫學界的「劑量理論」來說適量、適合、適當才是最有效的。

簡單心理攜手 中美家庭治療中心(SAFTI)創始人lohnK.Miller博士推出 《一次單元心理諮詢技術入門課》,傳授權威的理論和技術,也將前沿的臨床經驗和研究結果帶給簡單心理學員。

技術使用範圍廣,適宜所有諮詢場景

課程內容系統全面介紹了一次單元諮詢技術的理論基礎,以及實操技能。

一方面,從一次單元諮詢技術出現的歷史背景和理論基礎出發,結合Miller博士在中國及美國的多年教學和臨床經驗, 介紹一次單元諮詢技術的常見流程、關鍵技術、諮詢邏輯和策略,以及在中國本土的應用效果

另一方面,從一次單元心理諮詢技術的實施流程,到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技術要點,還包括實施構建過程中的具體技巧,以及諮詢師在此過程中應該具備的思維模式訓練。

無論你是實習諮詢師,還是新手諮詢師,或是成熟諮詢師,你都能在 《一次單元諮詢技術入門》課程中找到適合你的知識技能。

上下滑動查看

導師權威,融合中西方文化,了解國內諮詢現狀

John K. Miller博士是中美家庭治療中心(SAFTI)的創始人。

中美家庭治療中心(SAFTI)2005年在上海成立,旨在與西方學者和治療師合作,在中國和整個亞洲進一步發展夫妻和家庭治療的研究和實踐。

研究所的主要活動之一是為學習婚姻、伴侶和家庭治療實踐的學生和學者提供嚴格的、高質量的、基於能力的臨床培訓。

SAFTI已持續多年在中國為心理諮詢師開展秉承一次單元心理諮詢理念的現場案例團體督導。

John K. Miller博士親授

John K. Miller博士長期在中國大陸工作,十分了解國內諮詢現狀,在課程設置上通過增加豐富的本土案例的講解,保證課程內容更加符合中國本土諮詢師的工作現狀,保證諮詢師能夠將課程中學到的技能應用在實際的工作場合。

這些案例都是 John K. Miller博士曾經參與或督導過的、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

「婆媳關係」、「拒學症」、「過度消費的成年兒子」.......

你可以在這些獨具中國特色的案例中拓寬自己對諮詢的理解,更加全面豐富對一次單元諮詢技術的認知。

豐富的學習資料,最大限度克服學習難關

雙語字幕、中文音頻、文字稿等豐富的學習資料全方位提供學習支持,方便學員學習,可以隨時隨地回顧課程知識,讓學習突破語言、設備、時間的局限。

上下滑動 了解更多

一次單元諮詢技術入門課程

師資權威,融合中西方文化

3大模塊+ 海量配套資源+ 本土化案例

使你的諮詢效果最大化!

原價1199,限時團購1099元,立刻掃碼報名

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課程詳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6f258e6b474f55445b72bee4019f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