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在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作為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慈禧的政治手腕堪稱幹練。
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也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
慈禧17歲時通過選秀進入宮中,被咸豐帝封為蘭貴人,在之後五年里她不但從貴人一路升至懿貴妃,還為咸豐生下了唯一的兒子載淳。
1861年,咸豐帝在前往熱河躲避戰爭時逝世,年僅六歲的皇太子載淳登基,為同治帝。
咸豐去世前曾設立了八位輔政大臣,輔佐幼帝處理朝政,慈禧與皇后慈安並尊為皇太后,並各持一枚皇權印章。
然而八位輔政大臣未有輔佐之意只有掌權之心,這讓慈禧實在是無法容忍。
於是她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辛酉政變,除去八大臣奪得了政權。
這之後,慈禧就成了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慈禧年輕時就入宮陪伴在君王左右,想盡辦法在眾多女人中爭奪寵愛。
皇帝去世後她又在朝堂上同大臣周旋,身邊親近她的人多是懷有目的,而真心待她的父母卻從她進宮後就難得見面了。
有一年,恰逢母親七十歲大壽,慈禧就準備好好給母親慶祝一番,提前很久就開始準備。
朝中百官為討好慈禧,也都是千挑萬選出一份份大禮送至慈禧母親的府上。
但不巧的是慈禧母親大壽當天,正值外國使團來訪。
慈禧作為掌權的太后無論出於禮儀還是政治方面都應親自接待,無奈只能缺席母親的生日宴會。
雖然慈禧人沒有去參加,但她讓人送了許多的壽禮到母親家中。
這其中除了金銀珠寶之外,慈禧還寫了一首詩裝裱起來,與禮品一起送了過去。
那首詩是這樣寫的:
世間爹媽情最真,
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首詩,是慈禧一生中唯一作過的一首詩,而這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也成為了至理名言流傳至今。
現在人們在說到父母對子女的苦心不被理解時,就常常會引用這句話。
不得不說慈禧的這句話,道盡了父母對子女的真切情意。
孝,其為人之本也
一個只有懂得回報父母的人
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為人需當孝父母
全世界的父母是多麼的相像
他們的心始終一樣
都有著那顆濃烈的愛子之心
父母養育了我們
給了我們一個能夠依靠的家
我們就要懂得回報他們
心中懷著感恩
永遠帶著一顆感恩的心
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用心去傾聽父母的煩惱
不要牴觸頂撞父母
面容柔和笑對父母
讓父母少些煩心事
這是兒女能給予他們最好的報答。
不管爸媽在幹嘛,都為自己的爸媽看一次。
願自己的爸媽健康長壽。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爸媽,一定要健康!
爸媽,我愛你
千般苦,萬般苦,為了兒女苦多年,不舍吃,不舍穿,風風雨雨多艱難,苦和累,說不完,一生坎坷多心酸,兒和女,放心間,奔波勞苦病痛纏,孩子成人把家建,父母年老步蹣跚,腰弓背駝難行走,鼻涕眼淚擦不完,
都說養兒為防老,百行孝字應為先,兒女圍前又圍後,看似孝順忙床前,老來伴,老來伴,老了有伴多笑顏,若有一人先離去,剩下那人多孤單,久病床前無孝子,伺候久了都嫌煩,父母付出多少愛,兒女回報能幾年,
抓屎抓尿你嫌髒,怎不想想你當年,一生為你苦和累,如今無力延殘喘,只嘆命運多坎坷,老了難活在幾年,都把家庭事業顧,父母病痛誰人管,不用現在裝為難,只把老人撇一邊,不孝到頭終有報,早晚輪到你眼前。
祝福天下父母,
幸福健康,平安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