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的「高危期」在第三期,再發展就是腎衰,早治療效果好

2019-09-10     走進醫師

臨床上一般把糖尿病腎病分為早期糖尿病腎病和臨床糖尿病腎病二期。分期的主要依據是尿白蛋白排出量多少,早期就是微量白蛋白尿期,臨床糖尿病腎病為明顯白蛋白尿期。

近年來,根據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長期研究和隨訪觀察,對1型糖尿病腎病的整個發生髮展過程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對腎病做了詳細的分期,各期的特點見下述。2型糖尿病患者,也參考1型糖尿病的分期法。

I期 為1型糖尿病確診時腎小球高濾過和肥厚增大。腎小球和腎體積增大為突出表現。有一過性微量白蛋白尿,用胰島素治療後可以消失。腎小球濾過率是高的,治療後可以降低但往往不能恢復正常,如果1型糖尿病發病在青春期前,則這一階段持續時間較長。

Ⅱ期 有腎損害,但無臨床徵象。此期出現在糖尿病發病後2年,有些患者在這一階段持續很多年,甚至終身。腎小球基底膜通常增厚,系膜區常常增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常為酮症)和運動時可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系可逆性。腎小球濾過率依然明顯增加。血壓正常

Ⅲ期 是糖尿病腎病的「高危期」,典型者是在患糖尿病10~15年後。微量白蛋白尿不斷加重。腎小球濾過率仍然是增高的。血壓開始增高。

縱向研究顯示,抗高血壓治療可以明顯改善微量白蛋白尿。這一階段用胰島素泵治療或做強化治療可在血糖明顯改善後,尿白蛋白排出量減少或穩定不變。而常規治療者易發展到明顯的腎病階段。

IV期 病程在15~25年或以上,約40%的1型糖尿病患者發展到這一階段。病理上出現典型的改變,而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24小時尿蛋白排出量>0.5克,大多數患者出現高血壓小球過率開始下降。有數的抗高血壓治療可減慢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速率

V期 為終末期腎衰,特點是普遍的腎小球毛細血管閉,伴有腎小球玻璃樣變,腎小球濾過率已很低,氮質清留高血壓明顯。

並不是每個1型糖尿病患者均會經過上述五個階段,相反有多數患者只停留在開始的兩個階段,病程20~30年後仍無明害。但是,一且發展到期(即微量白蛋白尿階段)則很有可能維續向IV期發展,出現典型的糖尿病腎病表現。

———————

⊙北京三甲名醫問診諮詢,請點擊上方我的頭像私信或在線諮詢。

⊙內容涉及處方,請勿私自濫用,請在專業醫師辯證後指導服用。

⊙部分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診斷依據,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qDEIW0BJleJMoPMu8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