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線木偶戲:指尖下的非遺傳承

2019-10-18     阿傑傳承閩南文化

「給無知覺者以知覺,給無生命者以生命,把無情物有情化。」近日,阿傑來到泉州木偶劇院,近距離觀賞了一場泉州提線木偶戲,感受藝術家精湛的「指尖功夫」。

「泉州提線木偶戲歷經千年而不間斷的傳承,積累了豐富的傳統劇目,擁有獨特的劇種音樂『傀儡調』和多達300餘支的傳統曲牌唱腔。」據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洪世鍵介紹,木偶劇團公益性演出已成常態,一年演出場次超過365場,受到男女老少的喜歡。

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知最遲於唐末五代,就在泉州地區流行了。每尊提線木偶身上設置16條至30餘條纖細的提線,操縱表演難度大,全靠精準的抽線功夫。泉州市木偶劇團從1952年建團以來,為觀眾奉獻了一台台經典、精彩的劇目。

在幾位表演者的操縱下,閩南另一番習俗「拍胸舞」活靈活現的展示在眼前。

《鍾馗醉酒》講述妖魔叢生,斬除不絕,鍾馗萬分鬱悶,借酒澆愁。

《獅子舞》的線偶由雙人操縱,豐富了表演的細節。

《欽差大臣》小木偶也能吞雲吐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bzB5W0BMH2_cNUgxo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