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減後的少年,也依然穩坐「年度十佳」

2019-10-26     獨立魚

今天,所有人都在討論他們——

《少年的你》

因為題材敏感,從最初的6/27,一路沉寂,錯過了暑期檔和國慶檔。

然後前兩天,毫無徵兆的下午,官微突然吱聲,宣布公映。

上映三天前才官宣定檔

既是因為等太久,也是怕再出端倪,魚叔第一時間買票,趕了個早場。

出來時,眼睛是紅的。

回到電腦前,復盤著劇情試圖碼字,幾個小時下來,心情依然很亂。

它是一部讓你想要二刷,又有些不敢二刷的片子。

後勁兒太足。

其實走進影院時,魚叔對此片的預期並不高。

我們已經見識過很多經歷撤檔改檔風波後重新上映的片子,大多都不盡如人意。

為了「符合要求」進行修改,妥協到最後,往往面目全非。

但也因為這些擔憂的鋪墊,讓《少年的你》帶來的驚喜感極具衝擊力。

它好得太直觀、太直接了。

豆瓣口碑一解禁,8.7

一天下來,6萬多人打分後,分數依然不變。



從普通觀眾到專業影評人,都是一邊倒的稱讚。

預售直接破億,加上之後口碑持續發酵,最終票房相當可期。



而魚叔在看完電影的一刻,也直接把它列入自己的「年度十佳華語片」

下面,我來具體說說,《少年的你》到底好在哪裡。

首先,題材太出彩了(以下內容涉及輕微劇透)。

故事發生在高考前夕。

一位名叫胡小蝶的女生突然跳樓身亡,在學校里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影片中自殺的胡小蝶)

警方初步判定是自殺,但其實所有人都知道,自殺背後,是不堪重負的校園霸凌。

胡小蝶死後,陳念(周冬雨飾)成了新的霸凌對象。

她成績優異,性格內向,考個好大學,離開這裡是她唯一的信念。

但突然加之於身的霸凌卻讓她無法安生,孤立無援的她只能咬緊了牙關拚命熬。

在這段最孤獨的時期,她遇到了小北(易烊千璽飾),一個成天打架鬧事的街頭混混。

兩個人的世界,因為對方的出現而共同走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

校園霸凌的題材,討巧,但很難拍。

因為雷區眾多,很容易讓創作者畏首畏尾,故事飄在半空,最後糊裡糊塗地搞成言情。

前車之鑑,《悲傷逆流成河》。



前幾天,郭敬明還在《這就是演員》上回懟李誠儒老師,說《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討論校園霸凌的電影。



憑良心講,題材確實有涉及,但表現力實在太弱了,只是披了個虛殼,本質依然是矯情地談戀愛。

而《少年的你》,是真正把校園暴力的丑與惡擺上了台面

導演曾國祥,帶著《七月與安生》的原班人馬,犀利而準確地直擊了霸凌現場。

往凳子上倒墨水,用排球砸人頭,故意絆一跤推下樓;

撕扯衣服,拳打腳踢,甚至拍下裸露視頻……

在近年來的任何一部青春片里,魚叔都不曾見到過少年群體這般的凶性與惡劣。

沒有假白柔化的濾鏡,而是替以鮮艷濃郁的色調,用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生猛而不避諱地挑起觀眾的憤怒神經

這裡沒有空喊口號式的討伐檄文,沒有「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的陳詞濫調。

更難能可貴的,是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肆意批判。

影片關切的,永遠都是置身其中的人物。

兩個被成人世界拋棄的少年。

故事焦點,緊緊鎖定主角遭遇的每一次波瀾和重創。

從沾染著血腥與泥濘的相遇,到流著淚共同剃去頭髮的相依共生。

兩人之間漸漸靠攏的情緒軌跡,被極細膩地捕捉和刻畫了出來,飽含攝人心魄的情感張力。

在陳念和小北的關係里,你能體會到一種久違的澄澈和動人。

而這些,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兩位主演。

毫不誇張地說,兩人都貢獻了從藝生涯以來最動人的表演

作為金馬影后,周冬雨的好,在《七月與安生》中就已經被蓋章認定。

但我不知道的是,她竟然可以好成這樣。

作為全片戲份最多,同時也是哭戲最多的角色,她的情緒永遠豐富而飽滿。

哭戲,不是眼淚流下來,喊兩嗓子就成的。

演員必須整個兒浸入角色,從眼淚到神情再到每一個細微的肢體動作,都傳達出心境。

非常難。

而周冬雨,卻成功在片中貢獻了 101 中哭法。

或害怕,或驚恐,或哀傷,或釋放,每一種都那麼令人揪心。




這其中有段戲,令魚叔尤為記憶深刻。

在一次經歷霸凌之後,陳念給媽媽打電話(媽媽為了逃債,常年不在家)。

她內心委屈得要命,聽到媽媽的聲音,眼淚直流;

但又不想她擔心,每次開口應話前,都深吸氣,努力保持口吻的鎮定。



甚至還反過來鼓勵對方說,只要熬過去,好日子就會來的。

「等我考上北京,你就在我學校門口開家小賣鋪,我帶人來消費,咱合夥掙同學的錢。」

說著說著,眼淚還掛著呢,就笑了。

那種自我壓抑的隱忍和懂事,太令人心疼。

魚叔無法想像,在這個瘦小的身軀里,到底蘊藏了怎樣的能量宇宙,能夠這樣無窮無盡地挖掘情緒。

幾乎可以預見,明年的金像獎,周冬雨絕對會是影后的最有力競爭者。

一人獨占,非雙黃蛋的那種。

她擔得起這種級別的榮譽。

相比周冬雨的穩定發揮,易烊千璽則完全是超乎預期的驚喜。

本片的攝影特點,是使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

直愣愣懟到演員臉上,放大了轉瞬即逝的細節。

無論是疲憊、閃躲和恐懼,還是愛憐、甜蜜和溫柔,通通暴露在觀眾眼皮子底下,一覽無餘。

這種難度量級,易烊千璽扛住了。

不僅扛住,而且表現驚艷。

他既把問題少年身上的痞氣與狂野張揚地釋放出來;

又能很好地把握泥沼中掙扎的那股子堅毅和隱忍。

甚至,他望向周冬雨的目光里,滿是綿綿無盡的溫柔和憐愛。

殘酷、溫柔、善良、狠戾。

四種特質都恰如其分地融進小北這個角色里。

易烊千璽的表演,給我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疼

幾乎每次出場,臉上都帶著傷。

不是淤青,就是結痂的疤,或是一道道還鼓著血泡的新鮮口子。

打戲,是真的狠。

他出場的第一個鏡頭,就是被三個人摁在泥地里狠揍。

被人緊緊箍住喉嚨,連吼叫的聲音都發不出。



跟人互扇耳光。

整個身子摔到桌子上的戲,都沒有用替身,實打實真干。

憑此一役,易烊千璽已經可以摘掉偶像的帽子,自稱「真正的演員」了。

未來可期,前途無量。

演戲其實是個互相成就的事兒,對方接得好,自己也能應得更好。

所以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演,是相輔相成的。

他們的每一次對戲,幾乎都默契地毫無缺點。

尤其片尾,有一場兩人隔著玻璃的無台詞「對哭」,絕對可以入選年度表演經典。

太震撼了。



仔細回想,《少年的你》其實沒有任何生硬的煽情橋段

既沒有滿溢的背景樂,也沒有誇張的哭天搶地。

但它就是很催淚。

你會不自覺地被代入電影的氛圍之中,對兩位主角感同身受,然後情不能自已地跟隨著他們一起掉眼淚。

事後復盤,魚叔以為,這種強烈的感染力,一個關鍵原因就來自於它對於背景事無巨細地營造。

其作用,就是讓電影里虛構的故事,落到地上,變得真了。

看著真了,自然也就信了。

而這個背景,前面說過,就是高考。

一段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極端時期。



影片在拍 18 歲的陳念時,第一個鏡頭就是快速切教室里高三生的臉龐。

趴著休息的,做題的,嘴裡念念有詞背書的...那種命懸一線的壓抑感,瞬間就出來了。

高考,是陳念的希望。

是她藉以擺脫泥潭,過上幸福生活的唯一繩索。

在自殺案發生的那一刻,她專注地聽英語;被霸凌的當晚,她冷靜地寫習題;

當她被人辱罵,扇耳光,扒了衣服的時候,她仍在一次次隱忍。

她對高考有多懇切,就意味著她對現狀有多絕望。



這種出於改變命運的執念,近乎殘酷的自律,是每一個曾經境遇困頓的高三生,都能切身體會到的。

所有的忍與熬,是為了接近那個逃生出口。

而對小北而言,陳念也是他的逃生出口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他會為陳念付出那麼多。

陳念曾問小北,為什麼打架,為什麼過這樣的日子。

小北沉默了一會兒,回答她:

「你太乾淨了,不會懂的。」

當時他正拿著陳念的課本,視線停留在奧斯卡·王爾德的那句名言上:

即使身處陰溝 也要仰望星空。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小北是個極其缺愛的人。難得吃到一次肉包子卻還要被親媽打罵,13歲便獨自生存,根本看不見未來。

直到遇到陳念,才第一次有人問他「疼不疼」

在這個「乾淨」的女孩身上,他看到了一絲逃離陰溝和泥濘的希望,她是他抬頭可見的星空。

在看過太多濫情的故事後,便會發現《少年的你》的情感真摯而連貫,很多情節都經得起推敲和細品。

在國產電影里,尤其是青春片里,這太難得了。

更難得的,是少年的形象終於有了點真人樣。

會抽煙,會打架,會罵人,甚至會開黃腔。

陳念住進小北家,她睡床,他睡沙發。

陳念問:

硬不硬?(是問沙發睡著硬不硬)

小北被問得愣了一下。

解釋清楚後,他嘴角微揚,忍不住暗暗發笑。

兩人之間僅有很少的肢體接觸,但卻是有情慾的,從這些台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曖昧的張力存在。

當然,《少年的你》並不完美,妥協的痕跡依然明顯

前後生硬插入的,如同公益廣告片的「宣傳」;

被篡改過的,嘴型幾乎全程對不上的老師們的台詞(估計原版老師的形象很冷漠無情,因而被要求刪改)。

但好在,妥協有底線,瑕不掩瑜,並不太影響片子的整體質量。

另外爭議比較大的一點,是原著《少年的你,美麗的你》被指控涉嫌抄襲。

準確的說,是涉嫌「融梗」

書粉扒出來,原著是將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獻身》和《惡意》三部作品最具閃光點的創意融在了一起。

共生關係、頂罪、無來由的霸凌惡意... 設定有著明顯挪用痕跡。

但還是要理性地講,判定文藝作品抄襲的標準,非常複雜。

「融梗」的指控更是處在「借鑑」和「抄襲」之間非常微妙的地帶。

抄襲與否,交給專業的人士判決,魚叔只是單從電影的角度進行評論。

至少作為一部電影,《少年的你》確實出彩。

幾乎可以肯定,它會是你目前能找到的,最棒的國產青春片。

小北有一句台詞非常戳人心——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中國電影,只有《少年的你》這樣赤誠的片子贏了。

我們才不會輸。


P.S. 我們也不要輸,幫我贏生機大會吧。

投票方法:在這篇文章標題的右上角或文章結尾右下角,點擊「為我投票」,

頁面會轉到生機大會人氣榜,點擊獨立魚旁邊的綠色「投票」按鈕就可以了,

今天開始貌似可以連投15票了。在同一個頁面,投票後點擊「立即抽獎」,你自己還可以抽獎哦!歡迎明天再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P4ZCW4BMH2_cNUgab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