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之間,距離最短,別被這樣的思維害了

2020-02-08     思維武器庫



今天還有前同事問我:雙十一花了多少錢啦?

我如實回答:一分錢都沒花。

那人就說:也是,你也不缺啥,也犯不上一起搶這點便宜貨。

我說:其實有些東西是想買的,我是故意繞開雙十一這段期間下單,不是炫富,是怕快遞出錯,你忘了去年因為快遞的事你怎麼發飆的了?

她就不說話了。

這位前同事去年國慶在電商買了一堆東西,假期回來上班第一天就開始收快遞,結果20多個快遞里有18個都有問題,少數是貨品質量,大部分是派送問題。反正每天上班都能看到她上演各種大喜大悲的戲碼:下單的時候如沐春風歡天喜地,收快遞的時候破口大罵垂頭喪氣。

這種現象,持續了一周。

那一周里,每天早上她都是這麼度過的:先打開電腦,在等待進入桌面之前,備好一杯水,然後一家家撥出賣家電話開始罵人,先質問發貨問題,然後再吐槽派送問題,最後埋怨買家快遞品牌的選擇問題,張口就是埋怨,閉口就是你他媽,一家一家地審,一單一單地罵,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罵完一圈,然後上班。

於是某天我就把她給吼了,她不服氣,說你不參與這些事情,你不懂,現在的快遞服務都特別次云云。

我說我就懂一個道理:現在是上班時間,不是給你打電話罵人的時間,大家都聽著呢。

去年吃了大虧,今年繼續,每天朋友圈裡群里活躍得最歡的依舊是去年那個她。

她也是我們公司當年收入最低的人,也是花銷最大的人,一年過去了,她仍然沒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奇怪的羅生門。

陷入羅生門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不是窮,而是A-B式的直線思維。

A-B直線思維不是什麼高深概念,就是 「既然XXX,那麼我就XXX」 的短程單線思維,跟藍牙連接一樣,特別直接,不加以任何周轉和思索。雖然「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在通常的維度里是天理,但問題就在於我們生活的維度其實往往沒那麼單純,遍地是坑到處是套路也是天理。

連接方式與使用場景不配套,肯定要出問題。

「既然降價了,那麼我就買吧!」——沒有考慮到降價的原因是什麼、原價是多少、全然忘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既然別人都搶,那麼我也跟著搶吧!」——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實際需求,把參與當成了第一需求。

「既然廣告都說好了,那麼它一定就好!」——全然忘了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道理,迷信廣告說的一定是真話。

「既然別人用著都說好,那麼我用著也一定會好!」——全然不考慮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平時都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就這時候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平凡的。

「既然大家都參與了,那麼我也跟著參與吧!」——你這麼需要安全感,為什麼不買一個能把自己裝進去的安全套?

也許會有人說:這道理我們都懂。

懂吧,還不去執行,什麼都懂,然後呢還回回都生氣,何苦來。

然而,真的懂嗎?未必。A-B直線思維帶來的不快不僅在購物方面,還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然別人都30歲結婚,那麼我也30歲結婚吧!」

「既然別人都要二胎了,那麼我也要二胎吧!」

「既然別人都考研究生了,那麼我也考個研究生吧!」

「既然別人都考公務員了,那麼我也考個公務員吧!」

「既然別人都買車了,那麼我也買車吧!」

「既然別人都996了,那麼我也死心塌地996吧!」

……

別人中五百萬的時候,帶上你一起分錢了嗎?

集體被套路的時候,你做到全身而退了嗎?

總會看到有人抱怨生活的廣播動態:為什麼現在大家都不幸福了呢?

因為大家都過著一模一樣的生活,吃的喝的都是那幾個牌子,穿的用的都帶著一樣的logo,約炮的時候都尋找同一副面孔,談婚論嫁的時候都操著同一個標準,開的玩笑都是熱搜榜上那幾個梗,看哭的電影也都是票房前三的那幾位。

A-B之間的距離,就是這麼短。

上了同一艘大船,還抱怨為什麼我們沒有不同的命運,跟誰抱怨呢?你的傾聽對象也都是這條船上的人,他們會給你不同的意見嗎?上船之前,壓根就沒關心過這艘船開往哪裡,只是看到那艘人多就上了哪艘,到頭來發現目的地不是自己喜歡的,跳船的時候救生圈都不夠使。

所有的船都是A-B式兩點一線地運營,不會在你突發奇想的那一站單獨給你「踩一腳」。想自由,最好就是自己動手造一個小艇,也許抗風暴的能力遠遠比不上大船,但最起碼,你可以自由決定風暴來的時候不必非得出海。

記得《肖申克的救贖》最後一個畫面是什麼嗎?

那個終於獲得了自由的奇葩,在自己的天地里忙活的一件事,就是打造了一艘自己的小船。那個小船上唯一受到邀請的乘客,就是經過複雜的生活考驗、在曲折的時間裡洗鍊出來的真正的摯友。

因為,「多數人」這艘大船,真的太他媽不靠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NASPHABgx9BqZZImY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