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創業中的28個大坑,想創業一定要看看

2019-11-13     思維武器庫

在創業中,有著數不盡的坑,如果我們能提前了解一些,提前多準備一些,有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就不會發生。以下是創業中你可能遇到的坑。

戰略類

1.前期的破局點沒想明白。很多人前期的破局點沒有想明白,卻想了很多加入這個成立,之後我可以怎樣怎樣的空談。比如有人說,加入我的APP有1000萬個用戶,這時我要開啟收費模式。第一個破局點沒有想明白如何打破,後面的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2.用戶的真實需求不清晰。很多人想創業方向,都是自己一拍腦門拍出來的,沒有進行驗證,也沒有充分了解行業,需求不明確不真實,後面的事情基本都白做。

3.在創業的過程中,沒有明確不同階段要解決的問題。創業不同階段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不一樣,一開始是活下去,找到有需求的市場,做出產品,把產品賣出去。後面是擴大團隊,建立流程等等。很多人只是不停做事,缺少不同階段的核心目標。

4.商業模式缺少壁壘,盲目進入新領域。千團大戰,千車大戰的勝者都只有一家。如果你考慮你所在市場的商業模式沒有壁壘,一定要謹慎進入。因為大機率都是給他人做嫁衣。

5.沒有想明白自己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有的人核心優勢是技術,有的人核心優勢是團隊,有的人核心優勢是資源。一定要想明白自己的優勢。

6.所選市場競爭太激烈。如果選擇是市場競爭太激烈,一定要提前想明白自己的制勝點在哪裡,如果沒有貨很難找到,最好不要做。

產品類

7.產品做出來了,卻發現沒有需求。前期缺少足夠的分析和驗證,太想當然,浪費了資源。

8.總想一次性做出自以為完美的產品,缺少疊代。很多時候,一個好的產品不是一次設計好的,而是根據用戶反饋不斷疊代優化持續改進出來的。總想著做一款完美產品,會錯失疊代的機會。FACEBOOK的口號就是:完成勝於完美。

9.產品缺少差異化陷入激烈競爭。沒有差異化的產品,很難有自己的特色,這樣在後續的營銷和銷售中都很難有好的結果。

10.缺少對產品數據的了解,只是自以為得進行設計。不了解行業的產品數據,不了解自身的產品數據,就很難優化產品。只有了解行業的普遍情況,才能針對性的改造產品功能。

團隊類

11.前期團隊的搭建太隨意。沒有根據價值觀、能力、性格等分析,就創立了早期的創業團隊,導致創業團隊的基因有問題。一個企業家說,企業的基因在前18個月就決定了。如果你的團隊和價值觀是正確的,你後續也會更容易就做成,但如果它是錯的,你一定會墜入深淵。

12.前期合伙人股份分配不合理。合伙人的股份分配非常重要,有的四個合伙人股份分配是每個人25%,這就有極大的問題,因為沒有人有最終決策權。股份分配不合理,在創業過程中會埋下很多隱患。

13.創始人不懂得管理。不懂得管理的創始人幾乎不可能成功。因為最基本的管理就是對事情的管理,任務分解、過程結果追蹤等,如果沒有這些最基本的意識,做事的進度和質量也根本無法保證。

14.缺少內部溝通,導致離心離德。很多人喜歡埋頭做事,但團隊的溝通也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團隊缺少定期的溝通,很容易把問題掩蓋和擠壓,最終在某個時間點爆發出來。

15.不了解勞動用工風險。很多創業者在招聘之初不了解用工風險和相關法規。導致吃了很大的虧。

16.過高估計了團隊認真負責的態度。很多時候,創始人容易過高估計團隊的努力和用心程度。因為創始人本身擁有這家公司,而員工想得是,拿錢做事。想要要求員工和自己一樣認真負責是非常不現實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管理、監督,激發員工的主動性,提供相應的報酬。

營銷類

17.忽視營銷和宣傳,自以為有了產品就能賣出去。很多人單純得以為不宣傳、不推廣就能把產品賣出去。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有這樣想法的人都吃大虧。

18.把營銷想得太簡單。很多人對營銷推廣的理解只是把自己的產品展示出去。其實好的營銷一定會儘可能地關注轉化率、投入產出比、測試不同的營銷渠道等等。

19.為了搶市場拚命降價。降價容易有人買,但如果長期使用降價,會把自己逼到死胡同。只有降價才有人買,以及降低人們對品牌和產品的信任力。

20.缺少穩定能產生現金流的營銷渠道。如果一個企業缺少能穩定產生現金流的渠道,那麼一定是有問題的,說明你的產品不被認可或你的渠道沒有梳理好。在確定產品、價格有競爭力的前提下,可以分別測試不同渠道的投入產出比,不斷優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渠道長期執行。

決策類

21.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很多創始人有一個錯誤,就是花最多的時間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有的人喜歡研發,就一直做研發。有的人喜歡推廣,就一直做推廣。其實創始人應先考慮團隊中每個人的優勢,分配任務,然後自己再去做那些最有必要的事情,比如招聘,比如管理,比如定方向等。

22.缺少危機意識和風險管控機制。創業中的風險太多了,有市場的風險,有各種意外的風險,如果沒有提前做應對的方案和機制,如果一旦發生,可能公司就會消失。

23.前期很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就盲目花錢。很多時候,有的人註冊了公司,租了場地,發現沒有招聘,白白花錢。最好的情況是,註冊公司前,你的創業思路和市場都已經驗證過,最初的團隊也都準備好,一切都準備好,蓄勢待發。

24.要有商標意識,域名,品牌意識。有的創業者沒有商標和域名、品牌意識,直到自己的商標被別人註冊,才追悔莫及。還有的品牌,缺少自我品牌保護的意識,後期被他人採用類似的品牌名,損失慘重。這些都是前期可以規避的失誤。

25.對法律和稅務的了解太少。創業一定需要成為全才,如果你的法律和稅務不了解,一定要花錢找懂得人幫你處理好。同時,自身要明白其中的風險有哪些。

26.自己的能力不足,缺少長期補課的計劃。創始人必須是最勤奮的人,因為事情太多,要了解的也太多,什麼都要會一些懂一點,因此,一定要有長期的學習補課計劃。

融資類

27.沒有錢了才想到要融資。如果等到沒有錢了才考慮去融資,往往非常被動,很可能會以非常低的價格賣出公司的股份。此外,如果公司短時間沒有盈利的能力,通常在融資談判時是比較劣勢的。

28.不了解融資相關的條款。在融資的協議條款中,可能存在很多坑,比如:對賭協議等。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融資相關的知識,再去融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p31Zm4BMH2_cNUglP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