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家評論:堅持系統觀念推動改革行穩致遠

2024-08-09   宣講家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堅持系統觀念」是其中一條。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係,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是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

系統觀念作為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就是要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一分為二地而不是絕對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行穩致遠。

這是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環太湖濕地帶修復項目(2024年4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40多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中,我們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握規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統籌協調,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動權。鄧小平同志始終把改革作為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不僅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三步走」等重大理念和戰略,而且對沿海與內陸、東部與西部、先富與後富等關係作出正確判斷,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辯證統一思維。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改革實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解決了許多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這項工程極為宏大,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無數事實證明,只有堅持系統觀念,運用辯證思維,才能從整體上更加全面、綜合、準確地認識和處理問題,進而指導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取得新的勝利。

處理好經濟與社會的重大關係。經濟發展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社會穩定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兩者的關係問題是影響改革的協同性和可持續性的重大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容易造成經濟發展受阻、社會矛盾頻發等嚴重後果。對此,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運用辯證思維解決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在制定政策與推進改革中,既要看到經濟發展對社會穩定的積極作用,也要重視社會穩定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重大關係。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問題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能否實現有機統一、相互促進是關係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性、有效性與科學性的關鍵。堅持系統觀念,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重視政府在宏觀調控、加強市場監管、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統一起來,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經濟發展活力、保證社會公平正義。

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重大關係。效率的提高要以公平為前提,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礎上,實現兩者的辯證統一,才能使得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問題是關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平衡性、協調性與包容性的重大問題。堅持系統觀念,做到統籌兼顧,既要提升效率以創造更加豐沛的物質財富,又要保障公平以保證最廣大人民的獲得感;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

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重大關係。良好的社會秩序是激發社會活力的重要前提,社會活力的迸發則會促進社會秩序的提升。活力與秩序的關係問題是關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穩定性與創新性的重大問題,活力要求理順體制機制,激發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秩序則要求規範約束人們行為,形成有利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觀念、文化條件、社會環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有利於維護公平正義。

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關係。不發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沒有發展就沒有安全的根基,只有在發展中提高綜合國力,才能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更好地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國家安全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底線,把握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的綜合平衡,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以新安全格局保證新發展格局,推動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這是2023年8月27日拍攝的山西偏關乾坤灣(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當前,改革已到了「人到半山、船過中流、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關鍵時期,已進入「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的「深水區」,涉及問題之多、領域之廣、困難之大前所未有、難以預料,靠某個部門單兵突進行不通,靠幾項改革舉措零敲碎打更行不通。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凝聚全黨之力、集中全民之智,不斷深化對改革的規律性認識,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將改革進行到底,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增強改革系統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涉及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用系統思維、辯證方法加以把握。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攬全局、舉旗定向,擘畫宏偉藍圖、確定總體目標、提出重大原則、部署重大舉措,為系統謀劃、系統設計、系統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安排了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各領域按照黨中央改革藍圖制定具體的「施工圖」,挂圖作戰,由上至下、齊頭並進;各項改革措施內在銜接、層層呼應、融為一體,不斷提高改革質效。

增強改革整體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全國一盤棋,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整體謀劃、整體部署、整體推進,進一步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整體性,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識,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當好改革的促進派、實幹家,形成改革合力,發揮改革整體效應。把頂層設計和實踐探索有機結合起來,用頂層設計的宏觀思路指導實踐探索,用實踐探索進一步豐富頂層設計的時代內涵,兩者相輔相成、良性互動、辯證發展,在上下聯動、融為一體的全面布局、整體動作中把改革推向深入。

增強改革協同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地相適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只要方法對了頭,改革更上一層樓;堅持系統觀念,改革行穩致遠。讓我們駕改革之舟、揚奮進之帆、劃方法之漿,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勝利駛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光輝彼岸!

作者:李峰 遼寧省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