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弘揚「上海精神」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動力

2024-07-08   宣講家網

托卡耶夫在機場為習近平舉行盛大隆重的迎賓儀式。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仲夏時節的中亞大地,萬物繁盛,一派蔥鬱。7月2日至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為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能,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10年前,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0年來,「上合大家庭」秉承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優良傳統,推動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如今,9個成員國、3個觀察員國、14個對話夥伴,成員國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約占全球1/4……上海合作組織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員最為遼闊的地區合作組織,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將一如既往為上合組織同舟共濟凝心聚力,激發上合組織潛力,推動經濟、安全、人文等多領域的合作提質升級,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從發揮「上海合作組織-阿富汗聯絡組」作用,到積極與聯合國、東協、亞信等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合作,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及歐亞經濟聯盟等區域合作倡議對接,到建立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框架和組織上合組織實業家委員會……上合成員國倡導在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堅持多邊主義,平等、共同、不可分割、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反對衝突和對抗,以及全球和地區安全與穩定基礎上建設多極化世界秩序,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多邊合作的新平台、新模式。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國際形勢複雜深刻演變,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加強全球治理的任務更加艱巨。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此起彼伏,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威脅上升,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難民危機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一直是上合組織地區安全合作的重要促進者和貢獻者。就推動地區安全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和倡議,多次強調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推動上合組織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開展合作的光明大道,為人類社會通往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世界作出指引。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利益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關係民主化大勢不可阻擋。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上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得益於文明交流互鑒,上合組織超越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差異,在國際關係民主化歷史潮流中把握前進方向,堅定支持各國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治理模式,開創了不同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國家團結協作、包容互鑒的全新合作模式,樹立了新型國家關係典範,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發出了「上合聲音」,為加強全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上合方案」。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伴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扛起歷史責任,展現時代擔當,我們有理由相信,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必將弘揚「上海精神」,增強互信互利,共同迎接挑戰,努力實現各自經濟發展,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繼續沿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間正道,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開啟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新征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樂兵 河南省信陽市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