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變冷清了,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2023-11-12     明珠絮語

原標題:「雙11」變冷清了,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01

據上觀新聞報道,百度指數顯示,「雙十一」的熱度是一年不如一年。

其搜索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此後逐年下降。今年更是可以稱為一個「冰點」,峰值搜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0%,離曾經巔峰期的關注度更是差距甚遠。

為什麼「雙11」變冷清了?人們紛紛尋找原因,做出自己的解讀。

於是,「今年雙十一冷清的原因找到了」也成為了高居熱搜榜第一的詞條。

02

說實話,我一直對「雙11」這樣的所謂購物節不太感冒。

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現實當中,我都覺得人為地搞購物節沒啥用。

從常理講,我們平時消費的東西基本上是一個定值。

比如我們家一年用多少衛生紙,每年都差不了多少。

我們不可能因為購物節衛生紙便宜了,於是上廁所的時候就鉚足了勁兒多用。

你購物節那天便宜,我們一下子買了一年的量,一年當中其他時間就不會買了。

對於商家而言,就是你在購物節那天的銷售數據好看了,但在其他時間的銷量數據就會變得難看。

這一點,我們在現實中的商場購物促銷活動經常看到。

活動那天,人頭攢動,活動過後,門可羅雀,這幾乎是很多商場的現狀。

03

當然,購物節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誘導大家衝動消費。

比如我看到那天衛生紙比平時便宜不少,覺得買得越多賺得越多,一下子買了一百年的用量。

但我肯定活不到一百年,而且過幾年那些紙在家裡還可能會長毛不能再用,裡面的很多錢顯然是白花了。

衛生紙還好,就怕銷售人員會忽悠,讓我們還買了不需要的物品。

比如我一個大男人,看到商家宣傳得好,可能腦子一熱就買了幾大箱子衛生巾。

但我自己也用不著啊,送人又怕引起誤會,只好堆在地下室里閒置。

這樣的購物,顯然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和我們一直倡導的節儉的美德並不相符。

上面的例子可能舉的有些誇張,但道理應該就是這麼個道理。

04

還有就是不管是網上還是現實中,每逢促銷,商家必然會推出許多奇怪而複雜的算法。

有的是購物滿多少減多少,有的是花多少錢送多少購物券之類。

我們乍一看,簡直划算得很,但這樣的操作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你欲罷不能,始終往裡面投錢,怎麼也停不下來。

當你絞盡腦汁算計了好幾天買回來一大堆有用沒用的東西之後才明白,原來買的沒有賣的精,自己還是花了不少冤枉錢。

更不用說,還有商家會玩先漲價再降價的把戲,讓你在購物節那天買到的商品價格比平時便宜不了多少,甚至還要高一些。

05

今年的「雙11」變冷清了,我覺得除了大家口袋裡的錢有些不足之外,也說明大家越來越理性,不再進行無腦消費。

越來越複雜的購物節,不但讓我們浪費了錢,還浪費了我們不少寶貴的時間。

其實商家別老是弄什麼購物節,而是平時就把服務搞好,把優惠降下來,大家需要啥隨時從你那兒買,這才正常。

也許,在購物節變冷清後,商家真的以後就不再熱衷這麼搞了。

若果真如此,我倒覺得是一件好事。

您覺得呢?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544efd2c8b49f88a4e22b0d54985c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