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直掌握主動權:與烏克蘭無條件談判,能體面結束戰爭嗎?

2022-03-01   鷹眼防務觀察

原標題:俄羅斯一直掌握主動權:與烏克蘭無條件談判,能體面結束戰爭嗎?

按照最初的計劃,烏克蘭軍隊的主力應該被吸引在頓巴斯地區,俄軍主力分別從白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南北對進,發動鉗形攻勢,而俄軍特種兵在奪占機場後,重裝俄軍機降,配合地面推進的俄軍包圍基輔,迫使烏克蘭政府投降或出逃,扶持一個符合克里姆林宮利益的親俄政府,完美重複一次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取得的勝利。

但很可惜,不僅烏克蘭軍民的抵抗意志出乎意料,並沒有之前料想的那樣孱弱不堪,俄軍表現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反而暴露出了在戰術制定、後勤和裝備等方面的諸多問題,被俘的俄軍稱其在行動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入侵烏克蘭,士氣低落。一場本該行雲流水一般的突襲戰被打成了消耗戰。

烏克蘭軍民的表現改變了西方的看法,雖然沒有直接出兵,卻在全力支持烏克蘭,包括經濟支持和軍事援助,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和可攜式防空飛彈正在被運往烏克蘭,雖然因為擔心進一步激怒克里姆林宮沒有提供進攻性武器和重裝備,但波蘭等國卻開始提供米格-29戰鬥機,考慮到與烏軍米格-29戰鬥機有較大不同,很可能還會有來自波蘭等國的「志願者」駕駛這些升級後符合北約標準的米格-29戰鬥機,與烏克蘭軍隊一道阻止俄羅斯空天軍奪取制空權。

反觀克里姆林宮,前線戰事陷入膠著,在這場向全球直播的戰爭中隱瞞真相幾乎是不可能的,裝備損失慘重,烏克蘭政府稱超過3500名俄軍陣亡,200多人被俘,並正試圖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俄羅斯政府移交陣亡俄軍遺體,被俘者的姓名也被公布,俄軍士氣遭到進一步打擊。

而俄羅斯國內,隨著股債雙殺、盧布持續貶值,被踢出國際金融支付體系,本就不怎麼樣的經濟現在正變得更加惡化,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在公開表達自己的不滿,冒著被捕的風險走上街頭參與反戰抗議。不僅老百姓,連全俄軍官會議、很多政府官員和科學家,甚至全俄士兵母親委員會都站了出來。相比國際壓力,克里姆林宮受到的國內壓力更大。

可以說,幾乎從意識到俄軍突擊計劃實際上已經失敗後,克里姆林宮就在思考如何結束這場軍事冒險了,不僅呼籲烏克蘭軍隊推翻澤連斯基領導的烏克蘭政府,給烏克蘭政府開出的談判條件更是跟要求其投降沒什麼差距,居然要求烏克蘭政府解除武裝。現在更是要求俄軍核威懾部隊進入特別狀態,揮舞核大棒,恰恰說明克里姆林宮沒牌打了,卻被提醒北約也有核武器。

現在,雙方決定開始無條件談判,儘可能體面地結束這場戰爭。但究竟是否能如願,還不好說。即便俄軍退出烏克蘭(不包括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地區),烏克蘭政府也不敢相信不會再次遭到入侵。至於做一個中立國,沒有足夠強大軍事力量的中立根本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這也是烏克蘭在2014年後申請加入北約並將其寫入本國法律的根本原因。而西方看穿了克里姆林宮尤其是俄軍的虛實,還會允許普京總統繼續向西方施加壓力嗎?從西方在開戰後的一系列反應來看,西方也看到了這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