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巴斯前線的炮擊事件正在擴大化,烏克蘭軍隊和東烏民兵互相指責對方違反《明斯克協議》開火,東烏民兵更是發布了總動員令,在將婦女和孩子送往俄羅斯境內的同時,18-55歲的男性被強制徵召,55歲以上的男性則被允許自願服役,看起來,烏克蘭軍隊即將「侵略」頓巴斯,收復烏克蘭。
與此同時,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集結了約20萬大軍的俄羅斯也正被牽涉進可能的戰爭當中:繼兩枚火箭彈落入俄羅斯領土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聲稱,當地時間上午9點50分,位於俄羅斯羅斯托夫地區的1個邊防哨所被烏克蘭境內飛來的炮彈擊中,哨所「完全被毀」,但沒有任何人員損失,該哨所距離烏克蘭邊境附近僅150米。烏克蘭政府隨即聲明,稱烏克蘭軍隊並未向俄軍哨所開火。
實在是太巧了,炮彈如此準確地擊中了俄軍哨所,而這個哨所里又恰好沒有人,這不由得讓人懷疑,到底是連環巧合呢,還是有人在刻意演戲?從古至今,這種汙衊弱勢一方主動攻擊本方哨所,繼而造勢,以此為藉口侵略鄰國的事,簡直數不勝數。區別不過是本方哨所被「襲擊」的時候,是否有人員損失,有的是用穿軍服的死囚冒充被打死的軍人,有的是直接用炮灰,當然,也不乏哨所被襲擊時「恰好」沒人的情況。
現在,烏克蘭政府和東烏民兵各執一詞,不知道誰在說真話,誰在說假話。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北約明確表態不會以軍事方式阻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情況下,面對集結在本國周邊的20萬俄羅斯重裝大軍,烏克蘭政府是否敢「輕啟戰釁」,與裝備精良、有著強大靠山支持的東烏民兵發生軍事衝突?要知道,在與東烏民兵過去8年的交手中,烏克蘭軍隊可一直是勝多敗少,至於這些東烏民兵究竟是烏合之眾,還是脫掉軍裝的鄰國正規軍,呵呵,也是各有說法。
目前,還不清楚俄方要如何處理這起炮擊哨所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並未說明這枚炮彈是烏克蘭軍隊發射的,而僅僅是聲稱炮彈來自烏克蘭境內,這說明事件還有緩和的餘地。
克里姆林宮在違反《明斯克協議》的同時,也在要求烏克蘭政府遵守《明斯克協議》,與東烏克蘭的叛亂分子談判,但遭到了烏克蘭政府拒絕,克里姆林宮很可能藉此繼續向烏克蘭政府和西方施壓。如果克里姆林宮打算動手,那炮擊俄軍哨所也會成為「反擊」的罪證,畢竟,要找到烏克蘭軍隊的炮彈並用來射擊俄軍哨所,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