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1天,這個農村出生的35歲考生,被罵慘了!

2023-06-08     窈窕媽媽

原標題:​高考第1天,這個農村出生的35歲考生,被罵慘了!

今天高考第一天,千萬學子迎來改變人生的一次大考。

眾多考生中,有一個人再一次引起了媒體關注。

他叫唐尚珺,35歲的他已經是第15次參加高考。

很多人都不願意回憶的高考,他卻考了一年又一年。

是什麼原因,讓他甘願忍受枯燥乏味的高三生活?

這一路走來,他身上發生了怎麼樣的故事?

01

唐尚珺出生在廣西一個偏遠的農村家庭,是家中第五個孩子,上面還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

家裡並不富裕,靠父母種甘蔗勉強養活一家人。

甘蔗春種冬收,每到成熟的季節,孩子們就跟著父母收甘蔗。

唐尚珺鑽進密密麻麻的甘蔗地里,把甘蔗葉一片片掰下來,甘蔗毛扎在身上出奇的癢,身上經常撓的紅一片。

把甘蔗砍完,捆成一捆背到路邊,忙活一天,累得直不起腰。

南方的冬天陰冷潮濕,遇上下雨天,在泥濘的地里摔上幾次,滿心苦澀。

「不能這樣干一輩子」!

唐尚珺清楚,如果不好好讀書,就會像兄弟姐妹們一樣,早早輟學務農、打工。

他想通過讀書,走出大山,去外面看更大的世界。

他很爭氣,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裡最好的高中,欽州二中。

親友說,以唐尚珺的成績,進了這所高中,相當於一只腳邁進了「清北」。

他在稱讚中迷失了自己,經常翻牆出去逛街、遊戲,成績直線下滑。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參加高考。看著剛過三本線的成績,他沒有填寫志願。

家人拿錢讓唐尚珺去技工學校,習得一技之長。

唐尚珺覺得不甘心,他想起小時候父親對他說:希望你以後能到北京去讀書長見識。

他瞞著家人,用讀技校的錢報了復讀班,冥冥中開啟了備受爭議的人生。

02

復讀第一年,成績又是僅過三本線,離當時心儀的「中科大」相距甚遠,唐尚珺非常不滿意。

一直復讀到第四年,成績都不盡如人意。

即使充滿愧疚,思鄉心切的他還是在年關踏上歸途,回到闊別已久的家。

為了給兒子補營養,母親把家裡下蛋的鴨子給燉了。

唐尚珺稱在技校順利畢業,找到工作。把攢下的500元補貼給了母親,還咬牙給小孩子們發壓歲錢。

萬家燈火,團圓時刻,以為兒子已經立業的母親,開始催促唐尚珺早點成家。

他點著頭答應,淚水卻濕了眼眶。

酒過三巡,他輕聲哼唱歌詞:「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

正月初七,他謊稱回南寧上班,轉頭再一次踏入復讀的學校。

2015年,唐尚珺第六次參加高考,這一次他被吉林大學錄取,因為專業不理想,他再次選擇復讀。

很多不明白他為什麼執著中科大,事實上,唐尚珺的內心有從不曾提起的隱秘。

中科大只是一個幌子。

多年前,20多歲的唐尚珺遇到了同樣復讀的吳善柳,30多歲的吳善柳在復讀多年後,「成功」考上清華大學。

在長輩的認知里,世界上似乎只有兩所大學,一所清華,一所北大。

「清華」代表著美好,代表「值得」。

他在吳善柳的背影里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他可以,我也可以」。

從此,清華大學在唐尚珺心裡紮下了種子。

他很少提及這個夢想。

「因為深情,連談論都像是一種褻瀆」。

03

2016年,第八次高考,唐尚珺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

在老師的勸說下,他決定入學。

他終於跟母親坦白,這些年一直在復讀。母親激動地接過他的通知書,沒有責怪他,欣慰地笑了。

說出真話後,他就像在一個房間待了很多天後終於走到外面,得以光明正大地生活。

父親說「你只管上學,砸鍋賣鐵也會供你」。

第二天,父親把牛拉到集市賣了,給他當學費。

原以為這個結局已經足夠圓滿,唐尚珺讀了重點大學,順利畢業,開始全新的人生。

可惜,命運無常。

入學前,父親被查出肺癌晚期。口腔潰爛,癌細胞已經轉移。

母親安慰唐尚珺「生有時,死有日。你專心讀書,不要操心這些」。

可那是他的父親啊,他做不到袖手旁觀,自私追求康莊大道。

父親的醫藥費沒有著落,如果自己去上大學,將帶走家裡最後的余錢。

他做了一個決定:退學!

把上學用的2萬元貸款,拿出來給父親治病。並且日夜守在床前照顧父親。

他知道,父母一直有個夢想:出山溝,到大城市去看看。

在好心人的資助下,他帶父母來到北京,坐地鐵,登長城,還吃了北京烤鴨。

一年後,父親走了。

放棄名校,有人說他是神經病。

但是兩萬讓他父親又多活了一段時間,他覺得很值。

04

送走父親後,偶然間,唐尚珺看到南寧平果三中的招生廣告——考上清華,獎勵60萬。

「我是想沖一下,總覺得明年就考上了」。

從2017到2021年,5年間,唐尚珺一直在考,但成績都不太理想。

只有2019年以649分被重慶大學錄取,還被他拒絕了。

2022年,復讀了13年的唐尚珺,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交大」是中國9所頂尖高校之一。

旁勸他「已經很不錯了」。

然而,他再次放棄入學。

不少人為他惋惜:

人生有幾個十年呢,為什麼把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耗在高考上。

如果進入大學,進入新的生活環境,或許人生將會有不一樣的光彩。

也有人說他是職業考生,為了賺錢。

唐尚珺否認:補習班的獎金很少,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網上流傳一張他領取8萬元獎學金的照片,事實上,那8萬元他只拿到了一半。

有人說他是痴心妄想,他卻還在堅信努力一定會有彙報。

「也許,下一次就考上了呢」。

有人提議,讓他利用多次高考的經歷當網紅賺錢。

他拒絕了。

清華成了他心中的精神象徵。他得考上,給多年的努力一個交代。

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在走一條怎樣充滿壓力的路。

「我家三代為農,沒人給你點撥一下,我什麼都沒有,後知後覺,很多事情明白的時候,已經晚了」。

就連可以通過考研再次擇校,他是到了「高九」才從老師的談話中偶爾得知。

05

唐尚珺的同學何漢立講了這麼一件事:

小時候一起玩,他和唐尚珺從鎮上出發,沿著一個方向走到盡頭,看山的外面是什麼。

早上七點出發,一路往前走,道路越來越荒涼。

到了中午,何漢立決定往回走,這樣可以趕在天黑前回到學校:我們沒有手電筒,沒有吃的,再不回頭我們就要迷失自我,迷失在黑夜當中。

但唐尚珺感到很快樂,他沉浸其中,想繼續往前,看到最完美的盡頭。

這段插曲,像極了兩個人的人生。

何漢立搭上房地產最後一班車,買房,結婚,生子。

唐尚珺一直在追夢。

按部就班沒什麼不好,不循規蹈矩其實也很酷。

上學,工作,結婚,生子……

每個人生來都被設定了完美進程。

唐尚珺讓我們反思: 沒走上大多數人的路,就是失敗嗎?

家庭一般,天資平凡,數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世界裡,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理會社會的定義,其實也很難得。

06

小時候,被問到以後想考那個大學。

大部分孩子會回答「清華、北大」,然後在長大後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平庸,與遙遠的夢想和解,一頭扎進生活。

唐尚珺是極少堅持下來的人。

那麼苦的高三,他頂住壓力重來一次又一次。

說到底,唐尚珺也是僵化的高考制度下的受害者。

「一考定終身」的獨木橋觀念;教育的地區性不公平;部分學校製造神話升學率……比起嘲諷一個夢想家,這些才是應該反思的。

他確實執拗得近乎瘋魔,但更兼具動人的純粹——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能花十多年做一件事情,本身就令人敬佩。

救命稻草也好,賭博心態也好,執著本就不容易,更何況是終其一生的夢想。

人們總說這樣的堅持沒有意義,可又有誰有資格定義他人人生的意義?

「大聖,此欲何為?」「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祝福唐尚珺和千萬考生:

筆鋒所至,心之所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f074725f5c2186a9d7aaab7c172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