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號稱「當代張旭」,跟郭沫若展開「蘭亭辯論」,堪稱一代宗師

2023-08-24     書法網

原標題:他號稱「當代張旭」,跟郭沫若展開「蘭亭辯論」,堪稱一代宗師

他號稱「當代張旭」,跟郭沫若展開「蘭亭辯論」,堪稱一代宗師

熟悉草書的朋友都知道張旭,他被譽為「草聖」,唐代「三絕」指的就是裴旻的劍舞、李白的詩歌和張旭的草書。如果那位書法家能被稱為「張旭在世」,至少可以說明草書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了。林散之有「當代草聖」之名,而另一位書法家則被人們叫作「當代張旭」,他就是高二適。

除此之外,也有學者選出「二十世紀四大文人書法家」,分別是黃賓虹、白蕉、李志敏和高二適,他依然位列其中。高二適1903年生於江蘇泰州,號喑盫、舒鳧。高家是當地第一大姓,人丁興旺,也出了不少秀才舉人和貢生。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高二適博覽群書並研習書畫。

高二適學書法不拘泥於某一家,而是做到了:「出入數百年,縱橫數百家。取長補短,自得環中,而又超乎象外」。不論碑帖,都有臨習。在對「二王」的深研中,他學到了魏晉精髓。據他自述,常寫的字帖有《急就章》《曹娥碑》《賀捷表》《樂毅論》《蘭亭序》《晉祠銘》《韭花帖》等,基本屬於「魏晉」書風。

高二適曾與郭沫若展開過一場「蘭亭論證」,這一事件參與的書法家很多。上世紀六十年代,南京出土了東晉初期書法,根據這些文字呈現的隸書特徵,郭沫若提出市面可見的行書《蘭亭序》是偽作。

他的根據是:其一,王羲之行書具有「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的風格,且據史料記載,其字應該保留著隸書特徵,而行書《蘭亭序》並不符合;其二,唐代以前典籍都沒有王羲之寫行書《蘭亭序》的記載。如果再橫向對比同時期的行書,更可以佐證《蘭亭序》是偽跡了。

針對郭沫若的論斷,高二適進行了駁斥,他寫下《<蘭亭序>的真偽駁議》一文,發表在《光明日報》上。高二適先是駁斥《蘭亭序》未見歷史記載一條,指出《世說新語》就有王羲之寫《臨河序》之事,《臨河序》即《蘭亭序》。

其二,王羲之時期,行、草書已較為成熟,書寫脫離隸意很正常,且《蘭亭序》中「丑」「水」「宇」仍能看出隸書寫法,再對比《喪亂帖》,也可以證明《蘭亭序》並非偽作。可惜的是,高二適一派最終「落敗」,甚至被批評為「唯心主義論證」。

高二適書法可以分為早中晚三大時期,學「鐘王」則一以貫之。早期書法兼學歐陽詢,結字欹側險絕,行筆瘦勁連綿;從五十年代起,他開始認真臨學《急就章》,對皇象、懷素、張旭、宋克等感興趣,真、草、篆、隸結合,用筆轉而古拙質樸,點畫圓潤輕盈;晚年的他繼續深耕漢魏兩晉,《平復帖》《石門頌》等常置於案頭。總的來說,高二適以行草書最為精絕,雜糅眾家,氣勢雄放,變化多端。

2023年起,高二適的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展覽,這一反應出其字藝術價值之高、技法之精妙。

大家對高二適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8defe9941d626a1bb0de7ebc04c79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