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糖炒山楂
「我是老闆不幹人事」、「你怎麼知道我187」、「從小被同齡人追逐著真的好累,我11歲便可以打水漂橫穿英吉利海峽」……看完李川的《「凡」死人了》,娛樂獨角獸前所未有的相信:藝術來源於生活。被精準複習了一遍「楊學」名場面有沒有……
在網友「和娛樂圈演繹的霸道總裁查重率高達99%」、「李總真是喜劇界的瑰寶」的調侃中,李川和他的《「凡」死人了》也成功出圈:李川連續5天登上微博熱搜榜,#李川凡死人了##秦海璐看完李川從此戒掉霸總小說#等話題引發熱烈討論;在各大短視頻平台上,該作品更是點贊量迅速突破10萬。
還得是鵝廠喜綜,喜劇「續杯」的快樂在這裡完美實現。《喜人奇妙夜》、《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後,《喜劇大會》無縫銜接,並穩穩承接住了市場的期待。
能夠看到,作為今年下半年最後一檔喜綜,它延續了鵝廠喜綜的思路:源源不斷湧現的喜劇新人,不斷激活著大眾對喜劇的熱情,這也是喜劇行業的生命力所在。
在《喜劇大會》里,我們看到了更多更年輕、更多元化的喜劇新人:他們或深耕喜劇多年但渴望能夠自主創作喜劇,比如錘娜麗莎;或出走多年又為喜劇歸來,比如李川、李飛;或是剛剛走出校門為熱愛而來的大學生,比如果寶、凌霄……也正是這樣一群人,讓我們看到了喜劇創作的突破性。
坦白來講,在綜藝與喜劇長達十餘年的持續碰撞里,市場已然有了一套喜劇創作方法論,比如「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內部梗」等,但也逐漸讓喜劇內容成為同質化、模式化的樣板戲。很慶幸,在《喜劇大會》里,HAHA MAKER們的奇思妙想天馬行空,讓喜劇創作充滿趣味腦洞、也更鮮活靈動。
「喜劇新星」的喜劇革新,正在成為這個喜劇賽季的新底色。
這屆喜劇也太City了背後:解構創新方法論
當美髮店燈箱上的「青春」燈滅,當電梯里日常又詭異的聚合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當大學宿舍開始上演台灣腔的東北話,當東西方魔法乃至科學的碰撞消解了傳統婚姻觀念的權威,甚至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卻讓人忍不住跟著他的「造字」節奏反覆kechikin……必須承認,《喜劇大會》太City了,也太符合年輕人的天馬行空和不拘一格了。
在經歷了喜綜的長期轟炸後,《喜劇大會》為何能夠帶來如此強烈的新鮮感?我們也試圖通過代表性作品去解構它的創新方法論。
其一,生活不是創作的題材,而是想像力的源泉,喜劇人是生活的「觀察者」,更是「解構者」。電梯隱匿在高樓大廈的都市生活里早已被忽視,果寶凌霄卻在它的「上上下下」里看到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也在最日常的電梯社交里看到了人生不同階段的「任務清單」,若只是停留在此,《電梯人》則顯得刻板說教了幾分。
生活本就是荒誕加戲謔。當我們一步步走過了高考、工作、婚姻乃至人到中年的「坎兒」,可以平常心面對老畢的「電梯魔咒」時,卻又在「老畢走了」和「老畢回來了」中遭遇情緒過山車。讓獨角獸驚喜的,是其沒有走向「喜頭悲尾」的結局,而是延續了之前中年「喪偶」和三亞旅遊、阿妹和阿畢的狗血愛情的預期違背,將老畢的「演藝人生」貫徹到底,也讓節目停留在開心上。
《宇傑造字》的樂趣,與每年評選出的「十大網絡流行語」根出同源,本質上都是用年輕人喜愛的表達形式去解構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一些極具時代特徵的「新變化」。畢竟連謝娜、大張偉都忍不住現場學起了這些新「字」的魔性發音。
其次,在這裡,冰冷客觀的物體和場景可以被賦予具象的意義,喜劇創作是從「場景寫生」到「概念打造」的進化。《青春美髮店》是一個可以「看到」結局的故事,青春和成長的議題也並不少見,葬愛家族更是指代青春歲月的常見意象,它為何能擊中無數人的淚腺?場景寫生的極致鋪陳,讓它背後的情感在合適的時機噴瀉而出,場景背後的「意象」也就自然而然迸發出難以抗拒的力量。
故事設置在一個即將被拆遷的美髮店里,對抗的雙方是曾經約定好的葬愛三人組,一人是向社會妥協成為拆遷代表、兩人堅守青春成為「釘子戶」,極致的人物關係下,非主流的髮型、極具年代感的大頭貼、有事燒紙的非主流台詞、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儀式感等,就算是謝娜直言做足了心理準備,還是被密密麻麻不斷侵襲的青春梗所擊中,最終在一句「染黑色」和「青春燈滅」中徹底破防。
再次,喜劇創作不是單點藝術,而是可以附著在多種文化意象中,延展出無限想像力,打造成一個個新鮮有趣的「喜劇新新宇宙」。被門當戶對等婚戀觀念說教了上千年,甚至其當下仍裹挾著無數家庭,《魔法家庭》卻巧妙以西方魔法世界兩個即將步入婚姻的魔法師的婚檢,敲開了話題大門。
在不被權威系統看好的婚姻預言里,他們所遭遇的都是現實問題:男性婚後仍不知上進,逐漸被新鮮東西吸引的妻子等。但節目最終仍然給出了一個溫暖的答案:兩棵「歪脖樹」,製造出了一個拯救世界的「英雄」。相比說教,這顯然更能消解傳統婚戀觀的權威性,也更能緩解年輕人的成長焦慮。
有西方魔法世界,自然少不了東方神話宇宙。《喜劇大會》不僅有以倉頡造字為靈感的《宇傑造字》,還有脫胎於「女媧造人」傳說的《天庭製造》,產品經理和開發工程師這對「死對頭」的較量,讓熒幕前的多少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牛馬日常,而其中包裹的當代人的顏值焦慮、kpi焦慮等,只能說太真實了。
不止於此,這裡還有觀眾喜愛度極高的「哲學宇宙」、「霸總宇宙」。《哲學家的願望》是哲學與喜綜碰撞的又一代表作,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哲學概念已然在觀眾心中落地生根。李川的霸總系列不僅是《「凡」死人了》,甚至於《電梯人》里短短几句話的「霸總文學」,喜劇效果拉滿。未來可以繼續期待一下他的「霸總宇宙」續篇。
最後,最熱門的文娛產業議題也被以喜劇的形勢解構再創作,在笑聲中引人深思。一場100年後的電影學院的面試,導師們對速度電影的推崇、90分鐘電影的消失,讓人不覺間汗毛陡立。《電影消亡史》的回味無窮之處,大概是唏噓過後我們繼續痛苦於市面上沒有好電影、然後又轉身扎進短視頻上5分鐘的速度電影。
《人工智慧之死》精妙不只是它的多重反轉,最令人感慨還是小汪即便擁有製造AI的能力,思維仍然被禁錮在打工人思路里,牛馬的一生,悲涼的是他早就忘了「做個人」的意義。至於《超懂你顱內小圈》,大概是對女性題材熱的回應:最生活化的場景、「人人心中都有的東西」,最能喚醒大眾的情感共鳴。
喜劇革新,說到底是一場生活發起的創作革新。一切源於生活,是所有創作者都熟讀的規則,而如何在上面做自己的錦繡文章,才是真正的較量。很慶幸,《喜劇大會》找到了這樣一群人。
我們需要這樣的「喜劇新星」
即便是喜綜的忠實愛好者,也會發現:《喜劇大會》中的很多人你或許壓根不認識,偶爾有混個臉熟的演員出現,也可能無法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但在他們的作品中,你能真切感受到他們對喜劇最真誠的熱愛。
《哲學家的願望》俘獲全場觀眾的背後,是創作幾經打磨的過程。據了解,節目最初的概念只是「一個無欲無求的人和一個燈神會產生什麼樣的故事」。揭開這層概念的表皮,內在的思考逐漸加碼深刻,為了讓「用哲學去對抗我們現在所建立的價值觀」這件事變得不突兀,加入了新的人物,最終完成了以劫匪、燈神和哲學家去演繹一個人內心交戰的全過程,這中間前後經過了無數次碰撞、磨合和溝通。
更深層次的打磨,還包括喜劇性與戲劇性的衝突。編劇孫瑜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在創作階段就糾結過「要不要用技術去完成一些包袱」增加笑點,但「最終還是心裡頭的那個超我贏了,選擇保留現有的戲劇質感」。最終,節目不僅登頂前兩期觀眾投票榜榜首,還收穫了剛剛在《脫友》中憑藉哲學段子出圈的大國手的點贊。
《電梯人》的創作者凌霄和果寶,是首次嘗試線上喜劇創作的大學生。編導專業的優勢讓他們在分鏡處理、舞美等方面都頗有優勢,但一不留神,也很容易「困」在劇本創作和表演上。
對此,他們希望以反喜劇創作的邏輯去做劇本,即先寫結尾然後去思考和反推,而這中間就需要大量的包袱和橋段去鋪墊,這也意味著一不小心就會「跑偏」。包括在最後「老畢回來了」的處理上,他們也敢於去打破喜劇創作的套路,為舞台留下一個開心的結尾。只能說,這真的是新新喜劇人才能帶來的新鮮感。
至於表演,雖然被他們本人調侃是「表演老師無微不至的喂飯吃,把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氣口都指導得非常細緻入微」,但從節目呈現效果來看,果寶簡直是天生的喜劇人,一舉一動、一個微表情,都自帶喜劇效果。
即使是在霸總賽道實現突圍的「李總」李川,據說也是專門建立了一個霸總素材庫。喜劇里的小眾賽道,從年初《輕輕鬆鬆喜劇節》里的小試牛刀,到現在《「凡」死人了》里大放異彩,也是被他走通了。怎麼說呢,讓人既想化身張維威揍他一頓,又期待著他繼續神經作妖。
在這裡,成就角色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所謂「角色」,不在鏡頭的多少,也不在人設的發揮空間大小。只要能成就得了角色,便能成就整場作品。
三邊人的《分工明確》作為「開場節目」收穫了一眾好評,也讓大張偉、郭麒麟等關注到了作品中將「更出彩的部分留給助演」的現象。李昕季曄給出的答案非常直接:「保作品最好的狀態,找到更適配角色的演員」。「沒有主演和助演之分,一切為了作品」,這無疑為當下為番位面紅耳赤的影視市場敲響了警鐘。
在前兩期節目中,我們也看到了李飛、李川、張維威等演員,在自己的作品之外,助演多個節目時同樣帶來了非常精彩的表演。甚至於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這還形成了另外一種「卷」:許慧強在採訪中坦白,「給別人助演的時候,也會想著這本子不錯,回去把自己的本子推翻了再重來一次」。
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喜劇最好的狀態:喜劇人們既能保持創作初心和對生活的積累洞察,又沉得下心打磨作品和演技,也禁得住舞台和名利場的誘惑,這樣的他們註定會建立一個充滿生機、健康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喜劇新生態。
喜綜「續杯」,騰訊視頻占領喜綜賽道行業TOP1
作為年度壓軸喜劇,《喜劇大會》一經上線就快速成為觀眾的快樂源泉:首期即登頂貓眼綜藝熱度榜TOP1。此外,節目還成功登頂騰訊視頻綜藝喜劇榜首位,微博、抖音等平台同名主話題閱讀量、播放量破億。李川、李飛等喜劇人也成功出圈,「李總」更是成為新一代霸總代名詞。
騰訊視頻「笑吧」聯盟今年交出的喜綜,成績都很可圈可點。《喜人奇妙夜》創騰訊綜藝短視頻歷史新高,成「抖音百萬爆款大戶」,市場認可度可見一斑;剛剛收官的《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更是實現了從話題、段子到演員的全面出圈,播出期間持續霸榜。其中,新人演員熱搜上榜495次、賈耗2024年度脫口秀演員微信指數峰值TOP1、Kid 2024年度脫口秀演員微指數峰值TOP1。現在,《喜劇大會》再次論證了騰訊視頻在喜綜賽道的優勢張力。而「笑吧」喜綜三連發,也在帶領沉寂一年的喜綜重回市場C位。
但是立足市場,我們也在考慮:喜綜扎堆,騰訊視頻憑什麼持久撬動觀眾的熱情?歸根結底,還是在於騰訊喜綜始終與喜劇人站在一起、與觀眾站在一起,堅持以優質創作回饋市場。
而在這種大的綜藝製作思路下,精準找到每檔節目的氣質和調性、打出差異化同樣是極為重要的。在娛樂獨角獸看來,騰訊視頻七盎司工作室負責人、節目製片人白洪羽在採訪中提到的「風格化」,正是《喜劇大會》開播即出圈的關鍵。
結合編劇孫瑜的話,可能更容易理解。「之前的節目大概會有一個相對標準的答案,他們想要什麼東西會告訴你,但是《喜劇大會》它沒有標準答案,也不限制你的創作,更多是激發你的創作本能。我積累了這麼多年,我想做的各種風格的東西,都在這裡一一實現了」,他在採訪中表示。
在《喜劇大會》里,孫瑜已經交出了《電影消亡史》和《哲學家的願望》兩部高分作品,而據他介紹之後還將有其他風格的作品上線。這大概就是編劇眼中「最好的時代」:「我也重組了以往的一些創作理念和創作經驗,把它撕碎了又創新組合起來了,這很難得,參加《喜劇大會》是我40歲給自己的一個禮物」。
在騰訊喜綜的未來布局中,我們同樣能夠看到這種創作觀念的一以貫之。
比如始終保持內容創新和疊代的熱情,始終保持對新綜藝IP的研發熱情和對優質內容IP的可持續性開發,讓觀眾對好內容和喜劇人的喜愛有所寄託。據了解,目前《脫友》第二季正在籌備中。
比如關注喜劇人的成長,以自身的平台優勢為喜劇人搭建更廣闊、更多可能的舞台。據了解,由李川、張維威、錘娜麗莎打造的爆笑短劇《非常敢想隊》即將上線,且第二季也將啟動;接下來還會有梁海源的脫口秀專場在騰訊視頻上線。不只是喜劇,李川還走上了《戰至巔峰》的舞台,張琛則出現在《超新星運動會》。
喜綜始終是騰訊視頻的優勢賽道,也在一次次的自我疊代中搭建起了更多元、年輕化的喜劇宇宙。我們有理由相信,2024年的喜綜大爆發,只是新的起點,未來定會更加精彩。而回到《喜劇大會》,我們也期待著這場喜綜革新,能夠在接下來釋放更大的HAHA勢能,讓快樂繼續被瘋狂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