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和趙孟頫,誰是真正的「亞聖」,他們超越王羲之了嗎(上)

2023-07-26     書法網

原標題:顏真卿和趙孟頫,誰是真正的「亞聖」,他們超越王羲之了嗎(上)

顏真卿和趙孟頫,誰是真正的「亞聖」,他們超越王羲之了嗎(上)

2019年1月16日,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過一場書法展,此展名曰:「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在這行字下面,還有一個副標題,赫然寫著「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八個大字,顏真卿在日本書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可見一斑。

顏真卿《顏勤禮碑》

我們都知道,王羲之是「書聖」,而在他之下,「亞聖」的稱號一直被兩位書法家占有,分別是顏真卿和趙孟頫。在眾多領域,「至聖」的稱號往往沒有什麼懸念,但「亞聖」的歸屬者往往受到社會價值觀和統治者喜好的影響,儒家「亞聖」就經歷了從顏回到孟子的轉變。

顏真卿《多寶塔碑》

書法史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亞聖」並非官方稱號,而是後人自發賦予的。先來說顏真卿,顏氏在北宋中期以前地位並不高,甚至收穫的差評還不少,而學過他的柳公權才是中晚唐「第一人」,《舊唐書·柳公權傳》記載:「當時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公權手筆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貝,曰此購柳書」。而到了《舊唐書·顏真卿傳》,對他的書法只有三個字的描述「尤工書」。

顏真卿《送裴將軍詩帖》

《舊唐書》成書於後晉時期(936-947年),此時距離唐朝滅亡不遠,因此對顏真卿的評價較為符合當時風氣。再來說顏真卿收穫到惡評,南唐後主李煜曾說:「真卿書有楷法,而無佳處,正如扠手並腳田舍漢耳。」

顏真卿《送裴將軍詩帖》

時間來到北宋中期,顏真卿的地位提高了。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對其書法不吝讚美:「善正、草書,筆力遒婉,世寶傳之」,到了歐陽修門生蘇軾時期,顏真卿地位達到了新高度:「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顏真卿《王琳墓誌》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是宋初程頤、程顥二兄弟的「理學」興起,理學專求「內聖」的經世路線和「尚禮義不尚權謀」的思想。顏真卿氣節感人、捨生取義,正符合這一價值觀,再加上其本人自身書法功力深厚,順理成章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完美書法家。

趙孟頫《高上大洞玉經》

南宋理學家朱熹告誡弟子們「學書須端」,他舉了這麼一個例子:自己和好友劉共父一起學習書法,自己臨摹得是曹操書法,而劉學得是顏真卿書法,朱熹取笑顏真卿的字不夠雅正,劉共父反駁說「我所學者唐之忠臣,公所學者漢之篡賊耳」。

趙孟頫《泥金孝經卷》

由此可見,人們推崇顏真卿書法,道義基礎是他為「忠」這一倫理的楷模。元代鮮于樞的一句跋文「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因此成了天下第二。

趙孟頫《臨王羲之書冊》

另一位「亞聖」趙孟頫,就吃了儒家忠孝仁義價值觀的虧。他作為宋代皇族的正宗後人,卻在元代為官,後人乾脆以「改節事元」稱呼這件事。但是,趙孟頫作為羲之後的書法集大成者,隨著元廷統治者對他的重視,其社會地位不斷提高,以及江南文人群體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過去「崇王」的風尚,逐漸轉變為了「崇趙」。

趙孟頫《臨聖教序》

未完待續,下篇明日更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4f2db8481b5dbc2215404c3d20b89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