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航運板塊開盤強勢走高,寧波遠洋高開後迅速漲停。消息面上,歐洲四大頂級貨櫃航運公司目前已經全部暫停了需要經過紅海的航線的服務,此背景下,日內早盤集運指數(歐線)也漲停。國海證券表示,擔憂情緒或在船東中繼續蔓延,更大面積的繞行已成可能。
12月18日,航運板塊開盤強勢走高,寧波遠洋高開後迅速漲停,中遠海能、安通控股、招商輪船等多股跟漲。
消息面上,繼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宣布暫停紅海航線後,MSC和CMA CGM也宣布旗下船舶將暫停經過曼德海峽/紅海。這也意味著歐洲四大頂級貨櫃航運公司目前已經全部暫停了需要經過紅海的航線的服務。
航運數據公司Project44表示,如果集運公司將船隻向東調整航線,雖然可能比非洲更快地通往美國東海岸,但也將面臨巴拿馬運河乾旱的延誤,該運河一直面臨乾旱和供水的持續問題,並已將運力減少30%,並計劃進一步減少。此外,這些航線將需要額外的燃料,增加了海上運輸運輸的成本。
此背景下,日內早盤集運指數(歐線)也漲停,漲幅達9.99%。
據國海證券統計,自2023年12月 3 日以來,巴以衝突風險外溢至紅海,胡塞武裝宣稱將對以色列境內目標和途徑葉門海岸的「以色列船隻」發動襲擊。截止目前,已有累計超過 10 余艘經過紅海的商船遇襲。而胡塞武裝並未對相關海事組織的譴責做出回應,擔憂情緒或在船東中繼續蔓延,更大面積的繞行已成可能。
中信建投認為,四大船公司停航將使亞歐航線有效運力損失約12%,將提升船公司近期運價推漲兌現程度。後續若紅海航線完全無法通過,亞歐航線有效運力將損失約21%。繞行將驅動巴拿馬型船、大靈便型船運價上行,對運往歐洲的多用途船、汽車船均有顯著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