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番茄95%新鮮度,改編自真實懸案,《階梯之間》非常精彩

2022-05-10     娛樂捕捉者

原標題:爛番茄95%新鮮度,改編自真實懸案,《階梯之間》非常精彩

又到推劇時間了,這次給大家推薦的仍舊是懸疑劇,不過這次的劇集裡面沒有超現實成分,而是根據一件現實中的懸案改編的——《階梯之間》(The Staircase)。在正式介紹劇集之前,老規矩,先看口碑。

《階梯之間》爛番茄評價

《階梯之間》目前口碑相當不錯,IMDB評分7.4分;爛番茄新鮮度95%,爆米花指數72%;豆瓣評分8.3。綜合來看,該劇在影評人眼中的表現要略高於普通觀眾,當然普通觀眾對於該劇的評價也處於「優良」等級。

《階梯之間》是由HBO MAX出品的8集限定劇,單集片長65分鐘,首播一口氣放出3集,正好把故事前情交代清楚還留下了足夠的懸念,下面先簡單聊一聊《階梯之間》前3集講了什麼,讓大家體會一下什麼叫跌宕起伏。

故事發生在2001年聖誕節前夕的北卡羅來納州的杜罕(Durham)市,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小說兼專欄作家邁克·彼得森(Michael Peterson)。這天晚上,當地的911接警中心接到了邁克·彼得森的報警電話,說他妻子凱薩琳(Kathleen)在樓梯上摔了下來,傷情嚴重,需要救護車。

邁克·彼得森在電話中情緒非常激動,接連打了兩通電話催促,在第二通電話中他說自己的妻子已經沒有呼吸了。事實確實如此,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的時候,她的妻子已經死亡。

原本看起來只是一起意外,但隨急救車一同到達的警察卻覺得死者的情況不像是跌落樓梯造成的,於是封鎖現場、搜查證據、轉移死者並開始驗屍。由於現場沒有發現明顯闖入的痕跡,所以警方理所當然地把邁克·彼得森當做了嫌疑人。

這一結果讓人意外,因為在外人的眼中,彼得森夫婦恩愛有加,如果真的是邁克·彼得森乾的,總得有動機不是?那麼動機是什麼呢?現在沒人清楚,目前最重要的是確定凱薩琳的死因。

凱薩琳的屍檢報告讓事情更加撲朔迷離:報告中凱薩琳的死因是失血過多,但同時報告中指出凱薩琳身體多個部位存在不同種類的外傷,其中一部分傷痕是無法通過單純「跌下樓梯」造成的。

於是警方正式立案,而邁克·彼得森家作為案發地再一次接受了警方的搜查。這一查不要緊,警方發現了了不得的東西:在邁克·彼得森的電腦中,警方發現他收藏了不少光溜溜的男性照片,還有他與不少男性之間「濃情蜜意」的郵件。

一直困擾檢方的作案動機似乎又眉目了,他們給出了一個推論:案發那天凱薩琳偶然發現了邁克電腦中的這些東西,她無法接受自己丈夫的背叛,而邁克惱羞成怒之下打死了凱薩琳。但這也僅僅是一個沒有事實證據的推論,顯然是沒法拿到法庭上的。

而另一邊邁克·彼得森的態度就顯得有意思了:他一開始就向律師隱藏了自己是雙性戀的事實,在檢方發現這個情況之後他辯稱凱薩琳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性向而且也表示理解。

這就讓事情陷入了僵局,兩邊的說法完全相反,但又都沒有證據,畢竟現在唯一能證明這件事的凱薩琳如果開口的話,這部劇就不是懸疑劇而是恐怖片了。檢方似乎認定了邁克·彼得森就是兇手這件事,雖然事情陷入僵局,但他們仍舊不斷尋找邁克跟其他男人發生關係的證據,另一方面則還原現場,確定行兇的兇器。

凱薩琳的親生女兒

不過整體來講,邁克明確性向這件事對他的不利影響更大一些,因為一直以來的隱瞞,這導致他陷入了家人的信任危機,其中凱薩琳的親生女兒更是因此選擇離開。邁克·彼得森的霉還沒倒完,他律師團隊的下一步騷操作直接差點兒讓他萬劫不復。

邁克的兩位養女

邁克·彼得森一共有兩子三女五個孩子,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位凱薩琳親生女兒之外,還有他跟前妻的兩個兒子以及當年領養的兩個女兒。為了展現邁克·彼得森的善良,爭取民意,於是律師團隊安排了一次媒體採訪,讓那兩位領養的女兒夸一誇他。

這一夸不要緊,夸出事兒來了……原來她們親生父母家跟邁克·彼得森當年是鄰居,她們的父親服役的時候身亡,而她們的母親則在第二天被發現死在了家裡樓梯下,前一天最後一個見到她的人,正是邁克·彼得森。

如果美叔不說,你肯定會覺得這也太扯了吧,編劇也太敢編了,但這一段兒是真實發生在現實中的:同樣的男人,同樣都是獨處,同樣的死亡方式。你要說這裡面沒有貓膩,那簡直就是瞧不起別人的智商了。

結果邁克·彼得森拿出了一份當年的屍檢報告,報告上對於死者的死因認定是:由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的腦出血。簡單來說就是死者在樓梯上的時候突發腦出血,死亡後從樓梯上跌落。但是檢方顯然不會被一份多年前的報告給忽悠住,於是他們決定重新開棺驗屍。

另一方面,關於兇器的認定看起來也已經明確了:根據凱薩琳家人提供的信息以及SBI(州調查局)相關工作人員的報告,作案兇器最終被認定是一根空心吹火棍。警方再一次搜查邁克·彼得森家中,卻一無所獲。

第3集的劇情在這裡就結束了,警方能夠找到吹火棍並最終認為兇器嗎?對邁克領養女兒生母重新開棺驗屍的結果會是什麼?這些都需要等後續劇集揭曉了。不過按照8集體量來看,事情顯然沒有看起來這麼簡單,更不會這麼輕易就結束。

聊完劇情咱們再來聊一聊這部美劇的其他方面。

現實中的邁克·彼得森

前面說過幾次,《階梯之間》是根據2001年發生在杜罕市的真實案件改編,案件從2001年案發,直到2017年才最終落幕,整整持續了16年。這中間經歷了各種狀況,而直到最後這起案件也沒有確定凱薩琳到底是怎麼死的,最後的結果是邁克以接受奧爾福德式認罪協議(Alford Plea)告終。

而所謂的「奧爾福德式認罪協議」是一種非常奇葩的認罪協議,嫌疑人在協議中接受法院對自己的判罰,但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說白了就是一種「和稀泥」的協議,大家都不想僵持下去了,但又因為面子過不去,所以就搞出來這麼個東西。

紀錄片封面

關於這起耗時數年最後「不了了之」的案件,早在案件剛發生不久就已經有一支發過紀錄片團隊全程跟拍,並且在2004年讓這支紀錄片首次登上熒幕,此時距離案件首次審完不到一年。2018年的時候,網飛綜合了當年的紀錄片,並加入了自2011年案件出現新變化直到2017年案件完結的新內容,重新上線了這部名叫《樓梯懸案》(The Staircase)的紀錄片。

劇中凱薩琳的兩位姐妹

但有意思的是,由於某些不能劇透的原因(相關角色在前3集裡已經出現),這部紀錄片有著明顯的傾向性:並未真實的呈現辯訴雙方的真實交鋒過程、在紀錄片中刻意忽略掉不少邁克周圍親屬(比如他親姐姐)和朋友對其的負面評價並且有醜化受害人家屬(凱薩琳的姐妹)的嫌疑。

所以,才有了《階梯之間》這部美劇。《階梯之間》從2019年就開始籌拍,最初的消息是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出演主角邁克·彼得森,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改成了「臉叔」科林·費爾斯(Colin Firth),而且還用了這麼久才開播。

不過從目前已經播出的3集內容來看,劇集並未像紀錄片那樣迴避彼得森家庭中的一些問題,而是以一個客觀(最起碼看起來很客觀)的視角對此案進行展示。不過由於劇集全部使用的是真實的人名和地名,所以美叔猜測最終案件的結果不會有什麼變化。

我們說回劇集,到目前為止美叔覺得這部劇做得最好的地方除了演員演技之外(這個都不用多介紹,大家去看卡司名單就行了),就是這部劇的剪輯,或者說敘事方式。《階梯之間》使用了一種刑偵劇的敘事方式,將很多伏筆隱藏在了鏡頭之中。

被認定為兇器的吹火棍

其實也不能說是隱藏,人家就明明白白地用鏡頭告訴你,只不過多數觀眾需要劇情直接說出來的時候才會明白某些鏡頭的含義。最明顯的例子,前面劇情介紹的時候說過,兇器最終被認定是一根吹火棍,而在認定兇器之前,劇集就有過一次提示。

由於凱薩琳的去世,原本應該其樂融融的聖誕節變得死氣沉沉,在凱薩琳姐姐凱蒂絲·贊普里尼(Candace Zamperini)家裡,她讓自己的丈夫把壁爐里的火弄得旺一些,然後她丈夫就過去用吹火棍挑了一下木柴,還吹了一下。隨後鏡頭切換的彼得森一家,同樣是弄壁爐里的木柴,卻是陶德(Todd,彼得森的兒子)用腳去弄。這一段鏡頭其實就是在暗示「消失的吹火棍」,也是在暗示「可能的作案兇器」。

類似的鏡頭在劇集中多次出現,而且根據美叔的猜測,這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鏡頭,應該會跟這部美劇(而非現實)中後面凱薩琳的死因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總體來說,這部根據當年轟動一時的懸案改編的美劇是一部品質相當不錯的劇集,哪怕你對當年的「小說家殺妻案」有著比較深的了解,這部劇集也有著全新的角度能夠讓你眼前一亮。如果你對當年的案件不了解,那麼這劇你看得就會更加過癮。

(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ebe6179bdc4d9863e2bdcd5c63f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