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生存節目的國綜冒險,素人綜藝《我可以47》能否撐得起?

2023-10-30     娛樂獨角獸

原標題:競技生存節目的國綜冒險,素人綜藝《我可以47》能否撐得起?

作者| 赤木瓶子

編輯| 無花果

「這肌肉、這快溢出螢幕的荷爾蒙,導演你是懂觀眾愛看什麼的。」

感受過《封神》質子團的「肌肉盛宴」,《種地吧》里淳樸勞作的少年曬得發紫的後脖頸,是時候來一檔更加徹頭徹尾的視覺洗禮了。

這樣一檔節目的確來了。10月下旬,騰訊自製國內首檔熱血競技生存節目《我可以47》播出。骨朵數據顯示,上映9天,節目歷史最高熱度57.28,位居網絡綜藝月榜top5。節目邀請一眾「素人」冠軍入駐無限方舟,甄子丹擔任方舟艦長,在21天的時間裡,嘉賓們需要經歷七輪源於現實生活中的極端困境的演練,組建強者隊伍並登上冠軍獎台。

據導演嚴敏透露,《我可以47》起源於2019年就曾籌備的《使命勇者47》。節目不僅有實力派藝人甄子丹助陣,並邀請到一眾實力派素人嘉賓,還邀請了《流浪地球》美術指導郜昂首次作為綜藝的藝術指導,負責打造方舟中各種場景奇觀。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國內此前也曾有過體能競技類綜藝問世,只是如今看來,談及有「星味」的綜藝,更多觀眾能想到的是《真正的男子漢》。談及素人綜藝類型,觀眾能想到的是如《智勇大闖關》類節目。在《我可以47》播出前,體能挑戰類綜藝所承載的市場信任度無疑是有限、甚至充滿艱難的。如今,節目已經播出兩期,導演想傳遞的方舟世界觀也緩緩鋪陳,相較於打響內娛素人競技綜藝的頭槍,更重要的意義是,節目能否讓行業看到競技生存綜藝在內娛的「B面」。

又「素」又有實力,方舟版「魷魚遊戲」?

沒有最強,只有更強。這是看完兩期節目後,娛樂獨角獸最大的感受之一。當一群強者聚集在一起,想要輕易看到「上限」是件很難的事情,在強健且有視覺衝擊力的體魄下,驚人的意志品格能夠帶來的感染力更強。

節目首期進行「卷王之王」挑戰,旨在為47名選手排位。隊員們需在垂直高度8米、轉速最高20米/分鐘的攀爬帶上持續攀登,失力落水即為淘汰。精彩的強者眾生相也就此展開:中國攀岩聯賽年度冠軍瞿海濱突破自我攀爬舒適區,在已經拿到第一名成績的基礎上,愣是堅持到30分30秒才下來。沒有攀岩經驗的原武警獵豹突擊隊戰士張鑫棟,靠著意志硬是撐到了12分鐘,位列全場第二。游泳冠軍張雨涵眼看著小臂已經脫力了,卻憑藉驚人的意志猛地抬頭繼續戰鬥,並最終拿到全場第七名的成績。

節目第二期「巨人的棋局」開始前,每支隊伍需要通過進行一些挑戰,以獲得選擇對手的權利。接下來,映入觀眾眼帘的是不斷被刷新的強者紀錄:女子臥推最高紀錄從20kg連續50個,到臥推20kg連續100個,再到臥推20kg120個……沒有臥推經驗的張雨涵,即便在挑戰前還需要隊友臨場指導,臥推需要收起肩胛骨,提起胸肌等技巧,臨了上場,直接臥推超過了40次,著實令人慨嘆意志的力量,撐得起肌耐力、爆發力,更跨過了熟悉領域的恐懼。

在節目奇觀式的關卡擠壓下,嘉賓們的驚人意志以一種毫不過分渲染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來。娛樂獨角獸在看完後,仿佛自己也運動了一般分泌出愉悅且激動的多巴胺。

在和業內人士交流的過程里,有人表示節目品質優良,只是不知如何安利給朋友,而這似乎也是節目製作上遇到的啟動困境。新的綜藝、素人綜藝,這些標籤撞上如今走保險謹慎投資風格的市場,形成了「格外艱難」四個大字。

節目總導演嚴敏曾在節目看片會上透露,「在跟客戶交流的時候,經常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解釋』,沒辦法用PPT跟人解釋,也沒辦法用嘴去解釋。當客戶十分耐心地聽講一個小時後,會詢問是否能剪個片子出來,更直觀地感受, 也更方便去傳播。這是一條非常21條軍規的邏輯悖論,所以試錯實在是太難了。」

經過節目首期「卷王之王」的排位賽挑戰後,組成戰隊的選手們來到首輪團隊競技賽「巨人的棋局」。先不說正式競賽環節的場景布置,巨大的沉重的象棋實打實的「巨人的棋局」,場地中的每名選手代表一枚棋子,被吃掉就要立刻出局,有如驚險刺激的魷魚遊戲。

除了緩緩鋪墊的宏大的方舟敘事外,節目中精彩的「臥底」橋段設定也頗具故事性。比如在開賽前兩天,選手們只知道自己需要進行的挑戰和中國象棋有關,但大部分選手對下象棋只是略知皮毛,無法自信對弈。這時,節目組安排了「臥底」,並且很沉浸地在團隊組建環節結束後,就悄悄潛入。直到有選手發現這位生面孔,節目才緩緩鋪陳出這位「臥底」的支線敘事,誰看了不直呼一聲精彩。

節目顯然想要通過電影感帶給觀眾更沉浸的參與感,無論是末日方舟世界觀設定、場景布置,還是作為體育行業各個不同細分領域的選手們的生活日常等等。目前節目播出兩期,每期正片時常約2-3小時,因此正式局對決剛進行完兩組,也有觀眾在視頻評論區焦急地反饋,等不及看競賽全程了,希望備賽日常可以放到加更中。

素人競技,國綜能否撐得起?

談及體能競技綜藝,一方面,很容易讓國內觀眾想到《智勇大沖關》《男生女生向前沖》等合家歡式闖關節目。另一方面,《體能之巔》《海妖的呼喚:火之島生存戰》等過往天花板級綜藝的率先打樣,也將觀眾的期待值拉高。

節目製片人白洪羽曾回憶,在第一次拿到方案的時候,最打動自己的一句話是嚴敏對項目核心表達的提煉:「真正的強者從來不試圖壓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壓倒。」在溢出螢幕的荷爾蒙之下,白洪羽當時能感受到的是不屈的意志和強者的尊嚴,中國式強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素人綜藝,選節目的可看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嘉賓的實力,而《我可以47》的陣容無可指摘,來節目前,嘉賓們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式強者。冠軍(洲際比賽以上)只是准入門檻之一,選角基本標準還要有「某一單項的世界紀錄」以及「專業認證」等。

因此,節目裡不僅有柔術、擊劍、單板滑雪、跆拳道、自由式、綜合格鬥、花樣游泳、力量舉、滑板速降、攀岩等專業運動領域內的冠軍,還有多位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有世界雜技三大金獎大滿貫得主,有退役消防員、退役特種兵等,他們都是在各自領域被認證過的最高能力者。

競技類綜藝也將成為各大視頻平台相繼布局的領域。節目監製邱越曾提到,從《我可以47》開始,騰訊綜藝才算是比較有意識地去嘗試競技節目賽道,注重審美的顛覆和身體的健康、體能的訓練,特別是精英階層生活上的一些追求,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社會情緒的變化而變化的。我覺得它可能未來會有一個遠期或者長線的發展,也能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領域。

放眼望去,節目中除了街舞冠軍贊多的現有職業是藝人,也有不少已經是有一定名氣的運動博主了。比如職業健美選手「狗大糰子」沈雅潔、中國斗腕運動員魏思澄、「沒錯是珍妮呀」珍妮等等,他們在社交平台已經擁有一定粉絲基數,這也側面反映了近年來關注競技體育項目、健美項目的受眾正逐漸增加。

而如線上健身、線下city walk、露營、徒步等契合時代情緒的生活方式不斷交互,正成為主流審美的過程中,對於硬核競技類內容的需求缺口將持續產生,而《我可以47》只是一個好的開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7ef81a0699467b0a15098a5700df6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