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在陝西立了個碑,竟成世界四大碑刻之一,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2023-07-27     書法網

原標題:外國人在陝西立了個碑,竟成世界四大碑刻之一,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外國人在陝西立了個碑,竟成世界四大碑刻之一,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在陝西西安的碑林博物館內,陳列著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碑刻,如《石台孝經》《多寶塔碑》《曹全碑》等,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一級文物,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在它們之中,有一件與眾不同,它是由外國人所立,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非常高,它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世界考古史上有「四大石碑」之說,它們分別是1799年發現於埃及的《羅塞塔碑》,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發現於約旦境內的《摩押碑》,現藏於巴黎羅浮宮;發現於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授時碑》,現藏於墨西哥國立博物館;第四件就是出土於西安周至縣大秦寺的《景教碑》,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景教碑》螭首龜趺,通高236厘米、寬86厘米、厚25厘米,立於唐建中二年(781年),此碑以漢文、敘利亞文兩種語言寫就,全文1695字,碑額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九個大字,漢文以楷書寫就,記述了羅馬人阿羅本將景教從波斯地區傳入長安,並受到唐太宗和房玄齡親自接見的事。它也因此有「絲綢之路第一碑」之稱。

《景教碑》在會昌五年(845年)時,為躲避武宗滅佛,被埋於地下,直到明天啟三年(1623年)時才又重見天日,1907年,移藏西安碑林。此碑見證了大唐時期文化開放、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李世民允許阿羅本開壇講法,並暫住長安大秦寺。阿羅本一行人受中土禮儀影響,遂立此碑,由僧人景凈撰文、呂秀岩書丹。

此碑文歷史文獻價值極高,特別是用儒釋道典故解釋景教教義,更是獨出心裁。另一方面,此碑書法價值也不容小覷,清代書法家孫承澤評價它:「秀岩書《景教流行中國碑》,書法秀逸道勁,唐石之最佳者。」哪怕與《多寶塔》《玄秘塔》《九成宮》相比,也不遑多讓。

晚唐書法受柳公權影響,呈現出由中唐時的「豐腴華貴」向「瘦勁硬朗」的轉變。《景教碑》書寫者呂秀岩風格就屬於後者。此碑筆畫細勁,露鋒切筆,行筆中鋒,楷書中略帶行書筆意,爽利乾脆中有飄逸靈巧的美感。以橫畫為例,行筆中略帶弧度,並非橫平豎直,且重橫畫頭尾的提按,這種「拱橋」式的處理,使得筆畫極具力量感。

此碑筆畫的牽絲映帶,能看出呂秀岩受「二王」筆法影響,筆速快、字與字連貫性強。它結字寬博,以橫取勢,橫向的筆畫有所拉長,而縱向的筆畫偏短,穩重質樸。間架疏密有致,疏者如「舒」「張」等字,密者如「親」「能」等字。再通過「簽」「啟」「紫」等字,還能看出《景教碑》結字有上大下小、左放右收、欹正多姿的特點。整碑章法嚴謹峻拔。

「書貴瘦硬方通神」一言在《景教碑》中有極好的體現,學唐楷的朋友也可以臨摹此碑。

大家對這件文物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858372e4c63dcb7a5e9424ff8353b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