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1失蹤!廈門一女子帶2歲孩子挖花蛤不慎落海!消防回應:大人已身亡,孩子仍未找到

2023-04-19   小魚網

原標題:1死1失蹤!廈門一女子帶2歲孩子挖花蛤不慎落海!消防回應:大人已身亡,孩子仍未找到

///

24年足尖旋轉

廈門95後女孩跳上春晚舞台

#子非魚·人物訪談

天氣一熱

大家總喜歡往海邊跑

趁著退潮時

來到海邊裸露出的大片礁石、灘涂邊

趕小海、挖花蛤

但看似很有樂趣的事

其實存在著不少安全隱患

4月17日

廈門一女子帶孩子

去海邊挖花蛤不慎落海

致1死1失蹤

01.

廈門女子帶2歲小孩挖花蛤

致1死1失蹤

據百姓關注報道

2023年4月17日17時許

福建廈門一名女子

帶著小孩在挖花蛤時不慎落海

截圖自百姓關注

事發地點在海中央一處挖花蛤的高地上

當地村民表示

從岸邊到高地僅有一條小路

一旦海水漲潮

小路就會被淹沒

離開這條路就會被陷進去

如果不能及時上岸

那就沒辦法回去了

截圖自百姓關注

18日15時許

當地消防工作人員回應稱

大人被找到

經確認,人已死亡

孩子仍未找到

失蹤的孩子恐怕凶多吉少

據當地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

這名女子出事後曾給丈夫打電話

說自己陷入淤泥里了

小孩可能就2歲多

因為推的是嬰兒車

還放在了岸上

也有不少目擊者稱

這兩天在杏林橋頭這邊

看到好多搜救人員

沒想到一次挖花蛤

卻變成一場了悲劇

令人惋惜

其實在海邊發生危險

時有發生

有網友表示:「我也跟媽媽挖海螺,太專注了水漲很高都不知道...」

「在深圳 海邊,一點點潮水上來踩泥里我都上不了「」

「不要覺得海邊浪花很淺,礁石很多,其實漲潮非常快,而且暗流和海溝你看不見。」

「海灘淤泥吸力非常非常大,成年男人雙腳陷進去都很難脫離...」

還有網友認為,「不要被大海看起來很緩慢的漲退潮所迷惑,潮水一旦漲起來很迅速,是不會給人任何退路的,大自然的動作不在任何人的掌控範圍。」

其實

在海邊溺亡的事故

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每年夏天都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

02.

海邊溺亡事故頻發

海邊安全隱患要注意

最近廈門天氣轉熱,相信大家都會抑制不住內心往海邊跑,但小魚君還是建議大家別往海邊危險處去遊玩,到海邊遊玩一定要在安全區域的範圍內。

配圖 圖文無關

如若出門趕海,一定要關注當地的潮汐表,注意趕海的時間,趕海地點是否危險。小魚君建議趕海的時間一般要提前1到2個小時在最低潮的時間,假如最低是5點,那麼要在3點或者3:30分時就到趕海地點,因海水已經開始退潮了,要隨著退潮的海水一起去撿海鮮。

趕海的地點:其實只要退大潮,哪片海灘都能撿到東西,但一定要避開危險區域。

廈門曙光救援隊、110水上救援志願服務隊,為大家歸納出廈門7個危險水域提醒大家加強安全意識!

1

海滄大道海角9號一帶海域:臨近航道船艇多

2

馬鑾灣海域:舊漁具易「纏身」

3

翔安濱海大道沿線:沙地淤泥多

4

「一國兩制」標語牌附近海域:海床深水流湍急

5

曾厝垵海域:沙土鬆軟易陷落

6

廈大白城海域:地形特殊暗流漩渦多

7

鼓浪嶼海域:礁石上打卡被困情況多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夏天海邊遊玩還要特別注意,著名的海灘隱形殺手——離岸流!

廈門椰風寨海濱浴場、青島第一海水浴場是離岸流的高發地。

相信有不少人跟小魚君一樣,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其實,斷層海潮的專業術語叫離岸流根據巴西與澳洲長期的研究顯示:在海邊,大約有90%的溺水是因為離岸流而發生的。

配圖 圖文無關

如果想去海邊玩水的話,提醒大家一定要去有救生員駐點、合法開放戲水的區域!因為不管是平水如鏡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在岸邊都會形成「離岸流」

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而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

配圖 圖文無關

而且有一些離岸流表面上看起來幾乎沒什麼浪,同周邊的白浪和浪涌相比,它們較安靜,這很容易騙過人們。

遇到離岸流,如何自救?

1

遇到離岸流強勁時不要選擇與大自然對抗,不要嘗試逆流游回岸邊,而是保持鎮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

2

不慌張不掙扎要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游離,脫離『離岸流』後,再轉向游回岸邊。

3

若遇到 困在離岸流的遇難者,儘可能給予幫助漂浮的器具,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救援!

希望大家去海邊遊玩

一起要提高警惕

別拿生命開玩笑

快告訴身邊的人

這些有關海邊的安全知識

避免意外發生

┃圖文編輯:可樂

┃圖文來源:百姓關注、半島網、海峽網、廈門曙光救援隊、網絡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號:daydayxiaoyu

點擊查看廈門六區積分入學實施細則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