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賽道跑出來的兩個方向,不談概念,只談落地

2023-09-26     凱恩斯

原標題:​ChatGPT賽道跑出來的兩個方向,不談概念,只談落地

今天ChatGPT與AIGC方向大漲,海天瑞聲,萬興科技漲停、崑崙萬維、科大訊飛、神州泰岳等紛紛沖高,板塊機會再現。

這兩天陸陸續續有一些關於大模型的消息出來,比如昨晚OpenAI官方宣布ChatGPT將推出新的語音和圖像功能。公告稱,公司正在開始推出ChatGPT的新語音和圖像功能。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更直觀的接口類型,允許用戶進行語音對話或向ChatGPT展示用戶在談論的內容。

據官方介紹,語音和圖像為用戶提供了在生活中使用ChatGPT的更多方式。這種多模態理解力以及語音與圖像處理能力讓AI在各個行業的應用範圍擴得更大了,當然背後的是多模態輸出模式會進一步推高算力需求。帶動底層算力等基礎設施需求,更有望帶動智能終端人機互動模式等方面的變革。這一點大家也能想像的到其實。

還有昨天阿里雲舉辦通義千問開源發布會,正式發布通義千問140億參數模型Qwen-14B及對話模型Qwen-14B-Chat,開源、免費。據介紹,Qwen-14B在眾多同尺寸20B以內開源模型中突出重圍,在MMLU、C-Eval、GSM8K、MATH、GaoKao-Bench等12個權威測評集上都取得了最優成績,超越所有測評中的SOTA大模型。

前天百川智能發布Baichuan2-53B閉源大模型,全面升級了Baichuan1-53B的各項能力。據介紹,Baichuan2-53B的數學和邏輯推理能力顯著提升,並通過高質量數據體系和搜索增強大幅降低了模型幻覺,是目前國內幻覺問題最低的大模型。

算力一直是大模型發展的支持,這兩天很多大模型的消息讓市場更關注算力方向,還有光模塊,之前孟晚舟提到的全面智能化戰略,還有台積電、博通等開發新的產品,也有望增加光模塊的用量,也是增加了市場對光模塊的關注度。

AIGC為什麼是主要的連接與輸出方向

去年元宇宙,今年大模型ChatGPT,這些都是這兩年科技領域比較火的熱點,元宇宙曾經被炒得不可一世,現在好像又沒有那麼火了,之前參與的希壤,瑤台,元璟,百度阿里騰訊這些好像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產品落地,什麼原因?我們覺得還是門檻太高,很難馬上賺錢。

但是AIGC技術不一樣,好像這個技術有些實質性的研究進展,誰也沒有想到,在元宇宙、web3等概念大火的去年,AI憑藉「創作」強勢崛起了,並且帶來了人們看得見的東西。

除了強化一些基建能力,AIGC還可以塑造出靈活有血有肉的虛擬形象,從而滲入元宇宙社交環節,強化用戶的參與、互動感。算是我們體會比較深的一種接近元宇宙的技術了,現在很多網站進行了疊代,大多數都選擇了AIGC新的交互模式,有數字人的入口,有gpt的交互和互動。AIGC已然成為了元宇宙領域的連接和輸出技術。

國內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都注意到了AIGC這一未來的產業富礦,不過繞不開的一家公司就是百度。

百度CEO李彥宏之前強調過AIGC的重要性,他認為,AIGC不僅能夠提升內容生產小籠包,還能創造出有獨特價值的獨立視角的內容。百度AI可以在十分鐘內復原了《富春山居圖》的殘卷,其背後依賴的深度學習模型,即是百度的當家模型——文心大模型。文心大模型可以為多種AIGC應用提供支持。百度的AI助理,根本上其實算是多種AIGC應用的集合,包括文本生成、圖片生成,圖片轉換視頻等多種功能,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其直接面向用戶與內容創作者,也就是說,AIGC技術的C端應用化正在實現。

這幾年,崑崙萬維更是發力元宇宙社交等領域,進軍AIGC,崑崙天工選擇開源,與百度一樣,崑崙萬維堅信開源能夠給AIGC帶來更長效的發展力,並致力於降低AIGC技術的使用門檻,讓AI能夠幫助更多內容創作者。產品上2021年4月研發出了百億參數的中文GPT-3模型。值得關注的是,在很多人忽略的音樂領域,崑崙萬維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於2022年1月啟動的SkyMusic已經可以實現生成商用級別的音樂。

今年六月,美圖一口氣發布了7款AIGC工具,包括AI視覺創作工具WHEE、口播視頻工具開拍、桌面端AI視頻編輯工具WinkStudio、美圖設計室2.0、數字人生成工具DreamAvatar、美圖AI助手RoboNeo、美圖視覺大模型MiracleVision(奇想智能)。

發展到現在,很多設計工具都可以重新被AI定義。AIGC能做到的是讓很多想法落地,同時開可以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把TO C變成TO B,還是美圖,在用這個技術之前,美圖是一個做ToC的企業,但後來,美圖可以往ToB市場上轉變,因為美圖發布的7個產品絕大部分是針對B端的場景,當時美圖已經在C端的做的很大了,沒什麼下潛的空間了,但存量市場已經挖掘差不多,用戶增長基本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但ToB一直沒有機會開發,利用AIGC技術,可以將之前在C端的積累應用到B端,有望找到增量的機會。比較由C端轉向B端,影像方面的技術底層是共通的,以前C端用戶會用摳圖功能去摳出人物,換上好看的背景,而這些功能應用到B端的場景有很多。

遊戲行業也是用這個技術比較多的,三七互娛在財報中說過,近年通過決策式AI、生成式AI進行技術疊代優化,打造一整套嵌入AI與大數據技術的數智化產品矩陣。另外,遊戲工業化AI+應用也是個嘗試,將AIGC技術融入自研的美術設計中台「圖靈」之中,賦能輔助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設計資產的生成、儲備與管理。

AIGC技術為什麼受歡迎?

另一個問題,AIGC技術為什麼受歡迎?因為能落地能賺錢,之前大家關心投資對象的產品,現在大家更關心產品什麼時候能賺錢?元宇宙的很多技術還處於早期階段的技術收益高風險也高,距離落地也比較遠,相比之下大家更願意去找那些已經可以落地賺錢的技術了,不論是對資本,還是對廠商,大家都雖然也關注元宇宙,但他們發現現階段似乎並不能為其賺錢。但有些技術可以做到了。

現在已經有一些做的比較成熟的AI應用類廠商,特別是AIGC類應用,比如Stable diffusion,還是midjourney,這些算是比較成熟的生成圖片式AI廠商。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50172f6f3b9d505d90e2a87f063d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