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稱他「水星」下凡,卻投靠魏忠賢遭人唾罵,靠書法讓日本折服

2023-07-15     書法網

原標題:世人稱他「水星」下凡,卻投靠魏忠賢遭人唾罵,靠書法讓日本折服

世人稱他「水星」下凡,卻投靠魏忠賢遭人唾罵,靠書法讓日本折服

書法史上有很多名家因為做了「為人不齒」的事,被刻意遺忘。比如唐代書法家蘇靈芝,他為安祿山撰寫記功石碑,結果後人雖然學他的字,但都不願提起,蘇軾、黃庭堅就對此絕口不提;明末大書法家張瑞圖也是如此,因與「九千歲」魏忠賢有瓜葛,而遭世人唾罵。

張瑞圖,字長公、無畫,號二水,明隆慶四年(1570年)生於福建晉江一戶貧困農家。他自幼聰穎過人,且勤奮有加,即使夜晚,他也去村邊白毫庵佛前的長明燈下苦讀,幾年下來他熟讀詩書典籍,還練就了一筆好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張瑞圖高中探花,自此開啟從政生涯。

但不幸的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張瑞圖的才華讓他無法避免黨爭。天啟年間,他已經是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了,此時的朝堂上,「東林黨」和「閹黨」正斗得不可開交。為了避亂,張瑞圖回老家休養,但他最終還是妥協了,閹黨成員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寫碑文時找到了張瑞圖,他沒有拒絕,祠宇中隨處可見他的大字,當崇禎登基時,為了逃避清算,張瑞圖選擇裝瘋賣傻。

關於張瑞圖,還有「水星字辟祝融火」的傳說,這是因為他的號是「二水」,曾經有人在家中懸掛張瑞圖的字,結果整座街坊失火,唯獨這一家保全,因此有了張是「水星轉世」的傳說,但這種巧合之事,不宜過分相信。

張瑞圖與米萬鍾、邢侗、董其昌並稱為「晚明四大家」,他的字在當時就已經傳入朝鮮、日本等國,尤其受到島國人推崇,稱讚他的字「氣脈一貫,獨自風格」,並與王鐸書法形成了盛行日本的「明清調」,時至今日,日本各地都還珍藏著張瑞圖當年的作品。

張瑞圖受王陽明「心學」和禪宗思想影響,這對他的書法創作產生了很大作用。一般評價張瑞圖,都會說「他獨特的學書路徑和奇特書風,突破了以『二王』為核心的帖學道統束縛」。張瑞圖書法以「狂怪奇崛」著稱,這源自其思想之狂,他曾在殿試上寫出「古之用人者初不設君子與小人,其分別起於仲尼」;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他嗜酒如命。

張瑞圖早期的行草書中規中矩,方圓皆有和中側鋒並用還能看出受宋克、祝枝山、王陽明影響。這一點在他所寫的捺畫中可以看出,行草書中捺筆波折明顯,是受隸書和章 草影響,這樣的處理有宋克珠玉在前,張瑞圖便繼承了下來。

到了創作的中晚期,張瑞圖寫字形成側鋒方筆的特點,這正是對「二王」、趙孟頫以圓筆為主的一種反叛。行筆迅疾,方筆直折,少有轉筆和提按動作;結字方硬、尖利、直挺,而略呈扁勢。章法上壓縮上下字之間的空間,形成上下緊湊、左右疏曠的特點。寫擘窠大字時,張瑞圖也是這麼處理。

作為明末書壇的一朵奇葩,張瑞圖以其深厚的功底與學養、大膽的創新,形成了不同於趙孟頫、董其昌風格的書法新風尚,他的歷史價值是不可取代和忽視的。

大家對張瑞圖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3255e242387501745e5abab8e8b6ee8.html